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儀徵自古是淮鹽出江口,由於長江岸線的變化,運河與長江的交匯點也會改變,宋代的運河到明代時已經退為市河,明初重新整理宋蓮花堰為裡河,並在裡河終點天池與江水交接處修建五壩,從此,修建了五壩的天池擔當了漕糧與淮鹽出入江河的中轉樞紐。雖然明中期開挖了閘河(外河),漕船改走閘河,但裡河天池五壩淮鹽中轉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直到咸豐初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儀徵鹽運停止,熱鬧了472年的儀徵天池五壩才歸於沉寂。

五壩中的一壩和二壩,是隔開裡河與玉帶河的,由於戰後天池被放棄,玉帶河淤淺,周邊民居蠶食河道逐漸增多,兩個壩已看不出遺蹟;五壩中的三壩、四壩和五壩,明初是隔開江汊的,但明中期修建閘河後,江汊已不通水,逐漸淤淺,居民蠶食,亦已看不出遺蹟。所以筆者雖對五壩多次實地探訪,但沒有結果。

筆者另闢蹊徑,定位有關橋樑確認一壩和二壩的位置;藉助老地圖查閱南門附近舊河道,確認三壩、四壩和五壩。

從《嘉靖兩淮鹽法志》的“儀真批驗所圖”可知,批驗鹽引所(鹽所)位於一個島上,四面環水。東面是天池,南北各是一條運鹽河,西側標註為潮河,其實就是連接到大碼頭的玉帶河。南北運鹽河與玉帶河連接處,各有一座壩,當為一壩和二壩,連接兩壩之間的道路,謂之“抬鹽官路”,玉帶河上的“過鹽閘”,當為清江石閘。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嘉靖兩淮鹽法志》儀真批驗所圖】

從《隆慶儀真縣誌》的“國朝水利圖”可知,一壩和二壩,位於南門外玉帶河東側、天池西側;三壩、四壩、五壩位於天池南側,一壩二壩連接道路(抬鹽官路)以東、羅泗閘路以西。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隆慶儀真縣誌》國朝水利圖】

從《嘉慶兩淮鹽法志》的“儀徵天池圖”可知,批驗鹽引所(鹽所)東角門北部的運鹽河上,有仁壽橋;東角門南部的運鹽河上,有永濟橋。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嘉慶兩淮鹽法志》儀徵天池圖】

從1994年版《儀徵市志》的“民國城廂圖”,可以較為準確地定位馬驛街、清江閘、一壩、仁壽橋、廣輿橋、二壩;而三壩、四壩及五壩的位置,則可根據圖中舊河道和現有道路確定。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1994年版《儀徵市志》民國城廂圖(局部)】

筆者多次在南門走訪,尤其是2018年9月8日,經家住馬驛巷13號、72歲的趙安慶老先生指認,基本確定仁壽橋的位置,在活塞環廠生活區南側。今天國慶路沿街有一家“仁壽橋棋牌室”,離原址不遠。由於仁壽橋與一壩在同一條東西向運鹽河上,對照民國地圖,可基本確定仁壽橋以西一壩的位置。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仁壽橋棋牌室】

廣輿橋與二壩的位置,可從民國地圖上確認。永濟橋的位置,則是根據訪問老南門居民基本認定的。

鹽所的位置因一壩、二壩的確定而確定,大致位於今總工會及西北。

從民國城廂圖舊河道及現有道路分析,可基本確定三壩、四壩和五壩位置。

大運河入江口儀徵五壩

【裡河天池五壩位置圖】

綜上所述,今天的國慶路(總工會向南)與揚子路(工人文化宮、揚建校、老活塞環廠)組成的L型區域,即為明清時期五壩範圍。

五壩是建造在大運河入江口的航運設施,始建於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倡建者為致仕兵部尚書單安仁。

明朝初創,百廢待興,地處運河入江口的儀真,迎來了建設高潮。有兩部重頭戲:封閉城池、整治運河。

儀徵的城池是北宋乾德二年(964)修建的,託宋太祖的福,這一年儀徵從迎鑾鎮升格為建安軍,修築了一千一百六十丈(週迴凡五里三十步)的城牆,四個城門。

北宋時的儀徵是漕運重地,宋仁宗天聖時“歲漕米至八百萬”,由於運河在南門(今鼓樓)外,城外很快繁華起來,漕臺、官倉、商鋪和大量民居都在城外(居城南者十倍城中),這樣的佈局在其後的宋金戰爭中損失嚴重,所以到了相對平靜的南宋嘉定年間,幾任知州都深感必須擴大城池,將南門外的運河和居民區保護起來,於是陸續向上級打報告請修東西翼城。

南宋嘉定九年(1216),知州豐有俊開始東翼城施工,僅完成九十二丈八尺;十一年(1218)知州袁申儒全面開工,次年西翼城一百四十八丈完工,東翼城一百九十四丈的工程量剛完成十分之四,袁申儒突然調走;繼任知州吳機於十三年(1221)完成東翼城;寶慶元年(1225)知州上官奐酉在東翼城跨運河處修建了水門。

東西翼城完工後,運河末端變成了城內河,安全性大大提高。東、西翼城均南抵潮河,因潮河之南盡為“沮洳之地(江灘沼澤)”,所以東、西翼城並未建築城牆連接。

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明太祖派趙得勝取真州,十七年(1357),元守臣投降,太祖任命周之貴為真州知州,洪武元年(1368),繼任知州營世寶、同知戈文德“合兩翼城增築之”,並重修四門樓櫓,至此,儀徵城池實現了閉合。原來北宋城池的南門(寧江門),已遠離長江,變成了市中心,成化二十三年(1487)在原址上建成了鼓樓。

運河是儀徵繁華的根脈,明初儀真建設高潮的另一項工程,就是整治運河。

古代儀徵城市發展的總基調,就是長江不斷南退、江岸不斷漲灘、城區不斷南擴,運口不斷延伸。北宋初,運河在真州城南門外;南宋宣和三年(1121)時,真州運河“南岸有洩水斗門八座,去江不滿一里” (《宋史•河渠志》);然而到明初時,江邊長出了黃泥灘,南宋嘉泰元年(1201)知州張頠所建臨江的潮閘,此時已經到了南門內(唐公橋在南門內,潮閘故處),離黃泥灘江口已有一公里距離。總之,宋代的運河入江口,明初已經不太好用了。

明朝收復了闊別漢家455年的燕雲十六州,面對北元反攻勢力,設置了長城九邊,實施開中法以確保北疆軍糧供應,漕運是為剛需。針對元朝海運和內河運口別移的弊端,退休後定居儀真的原兵部尚書單安仁,於洪武十三年(1380)向朝廷提出了整治儀真運河的建議:

“大江入黃泥灘口,過儀真縣南壩,入運河。自南壩至朴樹灣,約三十里,宜浚,以通往來舟楫。其湖廣、江西等處運糧船,可由大江黃泥灘口入運河;其兩淮鹽運船,可由揚子橋過縣南壩,入黃泥灘出江;其浙江等處運糧船,可從下江入深港,過揚子橋至運河;凡運磚木之船,皆自瓜洲過堰,不相混雜。如是,則官船無風水之虞,民船無停滯之患。”

單安仁的建議獲得了朝廷批准,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浚河工程開始實施,自揚子橋至黃泥灘,凡九千四百三十六丈。大江經黃泥灘與雞心洲所夾的十字河(玉帶河),到達宋蓮花堰(天池)和宋運河(市河)。

洪武十六年(1383),在宋運河張頠石閘故址重修腰閘、潮閘,在玉帶河上新建清江石閘,這就形成了漕船從南門入城、經宋故道(市河)到東門水門出城、進入儀揚運河的通道;同時,將南門外蓮花堰(天池)的通江孔道築五座土壩隔開,使漕船翻壩入天池,從南門外繞城到東門外進入儀揚運河,形成第二條通道(五壩)。

單安仁為再造明清運河入江口作出了突出貢獻,保證了漕運和鹽運的暢通,也為儀真帶來了472年的繁華,儀徵人民不應該忘記他。單安仁與儀徵的交集詳見筆者《名人在儀徵之單安仁》。

由於南宋後期戰爭頻繁,元代多走海運,加之漲灘,所以宋故道(市河通道)已經淺澀,雖然洪武十六年(1383)重修了三座石閘,永樂十五年(1417)工部札令縣丞陳孚先還進行了重修,但市河航道已不能承擔漕運大任,重頭戲落在了五壩通道上。

五壩通道選取的是原本與大江連為一體的蓮花堰(天池),水寬且深,“凡荊湖、江浙諸路官民舟及漕餉進京者,悉抵壩下。遇水涸閉閘,則舟於壩上轆轤過之,僉伕役四百五十人。又三歲一挑,港夫凡九千二百餘人”。明吳與弼《泊儀真壩下》詩:

壩上停篙轉柁樓,江邊解纜別真州。

滿懷秋思無心寫,獨看岷峨萬古流。

運河除了行漕,還要行鹽。天池五壩通道非常繁忙,宋代漕船是不過壩的,建倉、轉搬,運糧來,運鹽走;明代是直達,漕船過壩費時費力費錢,損耗巨大。鹽船雖不過壩,但要在天池掣摯,停船卸貨也很忙碌。所以成化十年(1474),巡河工部郎中郭升開挖了“外河”,建四閘、行漕船(詳見筆者《探訪儀徵古蹟之外河四閘》)。五壩通道專行鹽艘,並有了“裡河”的名字,而宋故道只剩下了市河功能。

乾隆四十年(1775)後,外河逐漸淤淺,漕運轉往瓜洲,但鹽運仍在儀徵天池掣摯,直到太平天國戰爭方才停止。

為確保五壩天池水位,成化二十三年(1487),南京工部分司主事夏英將東門浮橋改建成東關閘。顧炎武《郡國利病書》收錄翰林院檢討莊昶《東關閘記》記述:“儀真,京師喉襟之地,轉輸漕運之所必由,朝貢商賈之所必涉。有京師,不能無儀真也。然儀真五壩,又非取給於東關不可。五壩盈,則蓄東關以待其涸;五壩涸,則洩東關以濟其急。有五壩,又不能無東關也。是五壩者,用於儀真;東關者,用於五壩也。公之汲汲於此,豈為儀真計哉?京師計也,天下計也。公之用心朝廷,可謂至矣。”

東關石閘歷代皆有維修,清代巡鹽御史曹寅有《重修東關石閘記》,東關石閘是裡河五壩的配套設施,不在外河四閘之列(詳見筆者《探訪儀徵古蹟之東門外文山祠、東關閘》)。

由於五壩承擔了運河入江口主要工作量,所以圍繞著五壩天池,官署、廟宇、民居、人口密集,明清兩代,儀徵城南續寫著兩宋的繁華。真州八景之一的“天池玩月”,就是這裡的景緻,康熙年間的鹽政曹寅,在其衙署天池使院留下了大量詩文。

這裡簡述一下設在一壩與二壩之間的兩個重要的衙門:使院和鹽所,這兩個衙門是建在一起的。

使院又稱鹽漕察院,是兩淮巡鹽監察御史(簡稱鹽政)的衙署。

巡鹽監察御史原本是臨時性的職務,巡視到儀真時就暫住在鹽所裡。明正統年間,巡鹽監察御史逐漸成為常設官職,暫借鹽所辦公已經不便,於是就地新建鹽政衙署——鹽漕察院,有房屋七十八楹,御史朱冠還在察院內修建了一座“誓亭”,寫了“毋為身謀,毋徇商情,毋來黜罰,以遺士君子之羞”等誓詞。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御書“豸繡松廳”四字額,賜兩淮巡鹽御史羅瞻,懸於大堂之上。對察院衙署,嘉靖、萬曆、康熙等朝都曾修繕。康熙末年,察院失火,雖尋復建,但雍正十年(1732),鹽政高斌始移署揚州。

巡鹽御史移署揚州後,每年新綱開所、開江,還要來儀徵臨蒞主持儀式,所以儀徵察院衙署仍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還有重修記載。

鹽所的全稱是淮南批驗鹽引所。

鹽所在元代大德年間就已經在真州設置,明、清皆隨,設大使一員。“大使之職,掌驗掣鹽引之政令,辨引符,訪矯偽,權鈞石,榷餘剩,守其儲積,以給藩府留都百官之供億焉。 雍正六年(1728),明確所大使為正八品,每年額支俸銀四十兩,雍正十二年(1734),題定養廉銀七百兩。

鹽所具體負責驗掣的流程:

1、鹽船入裡河經東關石閘進入天池後,在天池木關外等候;

2、運商到南掣廳(淮南監掣同知署,官署在南門倉巷)報到,領取底馬編號,鹽船憑南掣廳手續被放入木關,停泊到儀徵批驗鹽引所東角門外的天池碼頭。

3、腳伕將鹽包抬進鹽所,進所東角門,擺馬過掣,納銀。

4、掣驗完畢,腳伕將鹽包抬出鹽所西角門,經一壩(向北,後河)或二壩(向南,前河)裝上駁船出江。

鹽所在所內的工作完成後,還要跟蹤進垣、解捆、打包、駁運、江掣等環節,工作量很大。詳見筆者《大運河儀徵入江口鹽運線路考(1381-1853)》 一文。

以下為五壩地區市井資料。

官署

鹽漕察院,在縣南一里,一壩、二壩間。

批驗鹽引所,在縣南一里,一壩、二壩間。洪武十六年建。

清江閘官廳,一在縣東南二里,一壩。一在馬驛街茶引所後。

搜鹽廳,在二壩,每年冬月,糧艘回空,鹽院檄地方官,搜私鹽之夾帶者。

壩官廳,一在縣南二里,三壩東;一在壩西,對峙。壩官各一人,吏一人,閘夫、壩夫。

醫學,在三壩西。

巡檢司,洪武十六年設在大碼頭晏公廟東北汊河口,後移五壩。

遞運所,洪武十六年設在在水驛東,後移五壩。

預備倉,洪武二十三年建東西南北四倉,南倉在五壩東。

守備,專管陸路二十二汛,儀徵縣屬。五壩汛,營房二間。

祠寺

四聖廟,在二壩側,亦水神。

應公生祠,在二壩石灰嘴,諸商為鹺臺應公建。

碧霞元君廟,俗名奶奶廟。有四,又增建七,其一在三壩大椿橋。

三壇廟,在三壩南,外河之濱,以祀水神。

城隍行宮,有五,其一在三壩大田。

三壇廟,在三壩南,外河之濱,以祀水神。

青蓮庵,在三壩大田。

金剛社,在三壩大田。

青蓮庵,在四壩。

大悲庵,有二:一在四壩岡後,一在舊港西。

惠澤龍王廟,在五壩。

火星廟,一在天池北岸,一在五壩街後。

峨嵋院,即普賢庵,在五壩河。施朝幹詩:

流水不可住,孤雲行未還。

峨嵋院中月,已照江南山。

理自獨遊悟,心隨清夜閒。

他時結茅屋,相對一開顏。

文尼道院,在五壩街。

普賢庵,在五壩。

紫霞庵,在五壩下街,通閘口。

津樑

仁壽橋,在南門外濠。仁壽坊。

廣輿橋,在二壩西,通子鹽駁船。

永濟橋,在鹽所南,通四壩、五壩。

飛虹橋,在三壩東。

金佩橋,在三壩。

五壩港,在縣運河,有壩座。壩下各有港,以通江。

園林

江上別墅,朱永年讀書處,在三壩河南。永年自題詩:

著書不出戶,物外寡逢迎。

一徑野花落,滿池芳草生。

隔林喧鳥語,上壟看人行。

寂寞恣高臥,村墟日掩荊。

湯顯祖《夜醉留別永年》詩:

荊溪不羨桃花源,便自真州可避喧。

落落書生滿靈氣,霏霏神令吐清言。

差牽墨綬迎中貴,直謝朱門賦小園。

江北蒲茸堪攬結,淮南桂樹莫攀援。

驅車厭上三條陌,送酒懸知五柳門。

定是子云誰好事,惟因宋玉可招魂。

當階正是翻紅藥,對榻還須滿綠樽。

姑射好容如雪皎,廣陵才氣似濤奔。

通今總問周朝禮,博古仍消漢隴冤。

羨子香臺能拂麈,愁餘積水未翔鯤。

求羊第合陪高隱,牧馬無因諷至尊。

會是金羈數來往,年年春草遲王孫。

祗樹園,在四壩。

坊巷

城南諸坊,近城曰南門外坊、二壩坊、三壩坊、四壩坊、五壩坊,三里曰羅江橋坊。西南曰馬驛街坊,二里曰蕭公廟坊,三里曰黃泥灘坊,七里曰一戧港坊,八里曰北新洲坊。

胭粉地租,出自二壩、三壩、蕭公廟、馬驛街等地蕩租也。

朱永年宅,在三壩。朱令光山時,以不屈陶真人,拂袖而歸,隱居、著書以終。

進士坊、司馬坊,俱三壩南,為侍郎黃瓚立。

曹家巷,在三壩,北通堰。

冷家巷、司家巷,俱在三壩,法雲寺街南。

姚家巷,在三壩東,通遞運所。

草巷,在三壩東。

水巷,在三壩南。

唐巷,在三壩河東。

左家巷,在三壩,食鹽街。

草巷,在四壩,通天池。

光啟坊,在四壩西,為舉人張桓立。

烈婦坊,在四壩河濱。康熙中,旌表賀林氏,貢生張兆瑛等立碑河上。

劉侍御學詩宅,在廠西,尋遷四壩。按,劉侍御宅,子孫仍世居其中,歷數百年不遷。

貢英坊、進士坊,在五壩東,俱知府柳琰立。

尚賓坊,在五壩,為舉人巫儼立。

世美坊,在五壩,為舉人潘容立。

包家巷,在五壩東,通羅泗后街。

粗碗巷,在五壩,通下街閘河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