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丁玲(1904年一1986年)原名將偉,字冰之,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了無法取代的貢獻。正如毛澤東同志對她的評價∶"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能夠得到毛澤東這麼高的評價,放眼中國當代文壇,也只有一個丁玲。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女性,大家知道她又有著怎樣的柔情呢?。丁玲少年時曾就讀於桃源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後轉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就讀。1922年丁玲在上海平民女子學校學習,在這裡,她接受到了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1923年,經瞿秋白的介紹,進入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同年轉赴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在北大學習的時候,她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夢珂》。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1924年,20歲的丁玲受朋友之邀,去參加一場聯誼舞會。那天,她留著齊耳的短髮,穿著平時最愛穿的白色裙子,淺色短袖,白色高跟鞋,顯得格外的美麗凍人。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了青年編輯胡也頻,胡也頻對年青貌美的丁玲一見鍾情。但丁玲還沉寂在剛剛失去弟弟的痛苦之中,對胡也頻並不動心,當胡也頻得知丁玲失弟之痛後,為了表達對丁玲的愛暮之情,就用紙盒裝滿攻瑰,寫上紙條∶"你的一個新弟弟所獻"。使丁玲為之動容。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不久,為生活所迫的丁玲離開了北平,返回了湖南老家。當胡也頻聞訊後,按捺不住對丁玲的想念之情。第二天,便向朋友借錢,坐上了南下的火車,追到了湖南。當他風塵僕僕的出現在丁玲的面前時,丁玲被他的舉動所震憾,看著眼前這個單純,執著與熱情的大男孩,心中範起陣陣漣漪,心裡默默的接受了他的愛。從此,兩顆年輕熾熱的心走到了一起。在胡也頻的勸說下,丁玲與胡也頻返回了北平。並於1925年秋天,在北平香山結婚。婚後的他們靠著自己微薄的稿費渡日,生活雖艱難,但卻充滿了溫暖。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在這期間,丁玲創作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這在當時的文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隨後又完成出版了短篇小說《在黑暗中》,從而墊定了丁玲在文壇的地位。1928年,應好友沈從文的邀請,胡也頻與丁玲奔赴上海,一起創辦了紅黑出版社,編輯出版文藝期刊《紅黑》並在該刊發表詩和小說,但紅黑出版社不久就倒閉了。為了還債,胡也頻離開上海赴山東省立高中教書。兩顆相愛的心從此就要分離,丁玲怎能捨得,因忍受不了相思的煎熬,在胡也頻離開不到一月後,丁玲也來到了濟南,來到了自已愛人的身邊。後因胡也頻鼓動進步學生進行革命而遭到了山東政府通輯,在中共組織的掩護下,他與丁玲又回到了上海,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在這一年,他們倆有了自己的兒子蔣祖林。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1931年,胡也頻因出席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2月7日,與"左聯"會員柔石,殷夫,馮鏗,李偉森同被殺害於上海。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從此天各一方,只留下了傷心欲絕的丁玲和一個孤苦的孩子,兩個牽了手的手再也下能一起走,只有陰陽相隔的幽幽思念。正如丁玲所說∶"我這一生最紀念的就是胡也頻"。雖然之後丁玲又經歷了幾段感情,但在她的心中,胡也頻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丁玲∶他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