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營銷者‘熟人’社交利用完,如何去選擇更多獲客渠道引流

社交電商營銷者‘熟人’社交利用完,如何去選擇更多獲客渠道引流

做社交電商、拼團電商的營銷者剛起步時,基本都是藉助“熟人”社交,先成功聚攏一小批用戶,獲得初步認可後,再去考慮擴張自己的客戶或者是團隊。

還有一部分人呢,借力社交電商平臺的福利、利益刺激,前期團隊人數增長迅猛,然後突然就遇到瓶頸期,怎麼推廣、怎麼宣傳都沒有之前的增長效果了,無比抓狂。

你是否也這樣過呢?

加入社交電商、拼團電商的人,除了購買商品有折扣,能省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藉助社交模式去賺取更多的錢。而你想獲得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有源源不斷地客戶加入。只有你的客戶數量增多,你的銷售額才能增長,甚至是翻倍增長。


那麼當我們‘熟人’社交利用完後,如何去選擇獲客渠道,獲取大量用戶資源呢?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只有

高效才能更快的搶佔更多用戶,選擇渠道不是盲選,不是胡亂的去推廣、胡亂的去加人、胡亂的去地推,而是要找到精準的渠道,適合你的渠道,然後快速獲取用戶。

我們要先掌握一個邏輯:

那就是我現在是什麼樣的身份——做著什麼樣的社交電商平臺——營銷推廣著什麼樣的產品——這些產品適合什麼樣的人——這些人在哪裡。

這個邏輯你理解清楚,你就會知道如何去選擇客戶渠道了。

舉例說明這個邏輯:

我是一名‘愛美的’職場女性,加入某女性社交電商平臺做副業賺錢,營銷推廣美妝類產品,這些產品適合年輕職場女性,尤其是愛美的人士,這些人除了我的交友圈,可能還在一些白領群、豆瓣小組、小紅書、女性社區等渠道。

1.清楚自己的身份並與你的推廣產品定位結合

做適合自己的產品推廣才是最明確的選擇,一個是可以增加說服力、信任感,另一個是你擅長的才是你最自信的,也是你能長久做下去的保證。


2.精準目標用戶畫像

精準你營銷推廣的目標用戶,能夠讓你更快速的找到你的用戶在哪裡,也就是獲客渠道。如:

你是個全職媽媽,做母嬰社交電商平臺,營銷推廣母嬰類產品,那麼你的目標用戶是媽媽,那再根據你的擅長和優勢選擇更精準的目標用戶畫像,如:0-3歲的寶媽、浙江省。

你是個做餐飲的朋友,做生鮮類社交電商,營銷推廣水果、肉禽、海鮮產品,那麼你的目標用戶是愛好做美食的人,那再根據你的擅長和優勢選擇更近準的目標用戶畫像,如:煙臺市,愛吃美食、愛做美食的家庭,月收入平均4000左右,省錢買好貨,願意分享的人。

用筆寫一下來跟著我構建一下你的目標用戶畫像吧。


3.他們在哪,並選擇適合自己的獲客渠道

  • 清楚的認識到你的目標用戶畫像了,那就需要你腦暴一下,他們在哪裡,都藏在哪些渠道中?

線上比較火的渠道有:

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百家號、大魚號、企鵝號、簡書等;

短視頻平臺-抖音、西瓜視頻、快手等、VUE Vlog;

社區平臺-小紅書、知乎、豆瓣、貼吧、閒魚、媽媽幫、釣魚人、烘焙幫等;

合作-大咖、老師、紅人等。

線下渠道有:

小區、超市、社區、校園、閱覽室、商場、門店、公園、書館、咖啡廳等等。

  • 盲目的選擇渠道只是在浪費時間,精準才能讓你更高效的引流。

根據之前的例子,“你是個全職媽媽,做母嬰社交電商平臺,營銷推廣母嬰類產品,那麼你的目標用戶是媽媽,那再根據你的擅長和優勢選擇更精準的目標用戶畫像,如:0-3歲的寶媽、浙江省”。我們來繼續拓展,適合這位全職媽媽的獲客渠道有哪些?

有:線上-朋友圈、微信群、今日頭條、媽媽類社區、同城社區、微博;線下-小區公園、小區閱讀室這就是適合她的渠道。

之前的那位餐飲老闆適合的獲客渠道有哪些呢?

有:線上-朋友圈、美食類群、餐飲群、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美食類社區、同城烘焙社區、大咖合作等;線下-自己的餐飲店、商場、小區、城市合夥人等。

找到適合自己的獲客渠道後,選擇1-2個主渠道,進行獲客,不管是你用內容的方式、視頻的方式,還是活動的方式,快速獲取用戶,還是打造出你個人品牌or影響力持續的獲客。

總之,你要去選擇能給你產生價值的精準用戶渠道,才能在把用戶轉化成客戶的時候更加高效,也才能給你帶來更多附加價值。


好了,掌握好獲客邏輯,就能讓你清晰、快速地找到更多精準的獲客渠道,把適合你的目標用戶進行引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