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技術”等等新名詞層出不窮,為什麼新技術有的一時風頭無二,有的曇花一現呢?

也許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Hype Cycle)能夠解答這個疑惑,Gartner曲線是由全球最權威的技術諮詢機構Gartner公司提出的。

Gartner Group公司(中文名稱:高德納)成立於1979年,總部地點在美國康涅狄克州斯坦福。

其研究範圍覆蓋全部IT產業,就IT的研究、發展、評估、應用、市場等領域,

為客戶提供客觀、公正的論證報告及市場調研報告,為決策者在投資風險和管理、營銷策略、發展方向等問題上提供重要諮詢建議。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Gartner曲線又稱技術循環曲線,光環曲線,炒作週期,指的是企業用來主估新科技的可見度,

利用時間軸與市面上的可見度(媒體曝光度)決定要不要採用新科技的一種工具。

Gartner曲線是從2000多種技術篩選出來的。

人們可以根據Gartner曲線,瞭解一項技術在某一個時間段所處在的階段,評估到底要不要採用這樣一項新技術,

或者據此評估在哪個時段做投資才是最有價值的。

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認為,技術跟我們人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週期。

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將一項技術從胚胎萌芽,到茁壯成長劃分為5個不同的時期。

在這張座標圖中,y軸是某項IT技術領域的市場預期,x軸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時期 Innovation Trigger:技術萌芽期

一項新技術從0到1,從無到有,開始這項技術多為一個虛有的概念,出現了尚未成熟的方案或者作品,但是有人看到了商機,搶先涉足,爭吃第一隻螃蟹。

投資處於技術萌芽期的技術領域是少數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所為,它們更願意青睞那些正處於研究階段的實驗性成果,當然這樣做是很有風險的。

第二個時期 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期望膨脹期

經媒體的大肆宣傳,越來越多的資本家湧入,一下子把這項技術推向風口浪尖,媒體宣傳+資本炒作產生共振。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並且開始相信這項技術,予以很高的期望值,這時的估值也會在非理性中達到頂峰。

在期望膨脹期,基於資本市場的“從眾效應”規律,能夠進入這一階段的技術領域,那該恭喜它們了,abcd……輪融資接踵而來,公司的實力就看誰的字母歌唱的長了。

如果你這個coder剛好扣住這個技術領域,那麼你只管跟你的老闆要求漲工資就好了,最後就跟他說一句:“漲嗎?還有好幾個offer等我回信兒呢~~”。

第三個時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泡沫低谷期

方案設想終歸是要落地的,當這項技術投入生產之後,發現並不是那麼完美,各方面的技術還不成熟,應用難以落地,發展步履艱辛。

資本家開始懷疑技術的可行性,接著大量的資本被撤離出去,發展步履更加艱辛!

很多技術在這個階段就曇花一現般地消失了。

有Money不等於有Return,技術有前景不代表一定能掙錢,一些投資者在跟風投資的途中,忽略了盈利模式、外部環境以及人的種種因素,泡沫終將破滅。

第四個時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市場復甦期

慢慢的,新技術開始找到它的突破點,原先未曾預測到的領域開始被發現,產品技術逐漸應用落地,但這時仍然處於較大虧損階段。

小魚死掉了,大魚活了下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經歷殺戮的市場變得冷酷、理智與成熟,資本重整、模式調整、市場整合,一切按照市場運行規律重新調整。

第五個時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生產成熟期

產品技術進入到成熟階段,並應用到實際場景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技術紅利,至此,這項技術才真正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當產品進入大規模生產並穩定地進入銷售市場,標準化日已形成,產品成本逐步降低,利潤漸漸有了空間,此時按照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已經步入成熟期。

對比以下年度的Gartner曲線,你發現了什麼技術在未來幾年更有前景了嗎?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1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2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3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4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5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6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7

技術的生命週期-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2018

詞彙表:

predictive analytics

speech recognition 語音識別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s 生物識別

mobile ota payment 移動支付

virtual worlds 虛擬世界

hosted virtual desktops 託管主機

home health monitoring 家庭健康監控

text analytics 文本分析

in-memory analytics 內存分析

gesture control 姿勢控制

mesh networds: Sensor 網狀網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機機通信

Cloud Computing

Audio Mining/Speech Analytics 語音挖掘

NFC Payment

In-Memory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ugmented Reality 增強現實

Social Analytics 社交分析

Complex-Event Processing 複雜事件處理

3D printing 3D 打印

Wireless Power 無線電力

Hybrid Cloud Computing 混合雲計算

Gamification 遊戲化

Crowdsource 眾包

Human Augmentation 人體增強

IOT Platform IOT平臺

smart robots 智能機器人

volumetic display 三維顯示

human augmentation 人體增強

quantum computing 眾包計算

people-literate technology 人文技術

digital security 數字安全

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s 虛擬個人助理

smartdust 智慧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