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淘房】新房难求的武昌,这个区域大把新盘没人买?

最近发现,新房难求的大武昌居然存在一个真空区域:下二桥后武汉大道以东,从杨园到杨春湖,南至东湖沿岸的欢乐谷

,在售和年内将开盘的楼盘6、7个,价格也是普通人能够到的20000档,居然在购房群体中关注度和讨论度很低。我反而认为,论房产的居住价值和保值增值的资产价值,这里都是武昌改善性住房的优选。

作为汉口土著,不太能get其中的鄙视逻辑。汉口二环内,我们都觉得是好地段。为什么一江之隔,一二环之间的杨园余家头大把配套完善的新房你们看不上?你们大武昌不是缺新房吗?

每次向购房者推介杨园、余家头、仁和路,以及青山江边和建设x路沿线的楼盘,都能感受到对方的迟疑。可能内心在骂娘:虽然我购买力没有超强,好歹也是手握两三百万现金的人,不至于搬去这些刁角吧。

毕竟在老武汉的思维定势里,长江南岸都是大武昌板块,核心地段都是武昌区的,坏货地段都是青山区的。至于洪山区,恐怕很少人知道,徐东板块的大部分土地,行政区划归洪山区管辖。

说到武昌区,大家第一反应是均价35000元以上的楚河汉街,或者30000元的百瑞景,但是说到洪山区最著名的居住区,一个活在武汉买房鄙视链低端的白沙洲,另一个是曾经活在鄙视链低端,现在让贤的南湖。

什么你说青山?这辈子除了去武汉站,去青山的次数不超过5次。更莫提去青山买房。

为什么武汉大道为界,西面是高大上东面就是土里土气咧?多去了这个区域几次,我觉得城市界面差要最先背锅。

【黄峰淘房】新房难求的武昌,这个区域大把新盘没人买?

下了长江二桥从杨园方向往里走,第一感觉就是老旧、乱。沿街的商品房都是一二十年前建的,外墙已经泛黄斑驳,中间还穿插着二三十年前的老宿舍楼。沿街门面是副食店,牛肉面,而不是高度商业化的中百罗森和大米先生。往背街走,还有不少私房。再往长江方向走,五九铁路阻断了你接触长江的企图,更没有汉口那么开敞的江滩公园。

这个区域的乱,与土地的复杂身世有关。

江南片一环到三环之间,分属武昌、洪山、青山三个区,而且洪山区的形状像抱抱枕,把另外两个区抱在怀里,形成了大量插花地带和接壤地带,三不管的区域多,城市管理难度大。

【黄峰淘房】新房难求的武昌,这个区域大把新盘没人买?

这里作为武汉1.0版本的工业区,集中了大量央企,铁道等企事业单位,各占山头,地方政府想在此统一规划,协调难度极大。

更根本的原因是,在成熟发展了三四十年的老城区做旧城改造,拆迁征收土地的成本很高,难度大。

所以,大武昌最开始的发展方向是往南扩展。南面有光谷鲁巷,有南湖,白沙洲,这里以前是大片的荒地或飞机场,平地起高,新地的开发成本低,周期短。

如今,鲁巷已自成一体人口高度饱和,南湖土地已经开发殆尽,白沙洲三环外的青菱乡一线临江发展空间有限,最终大武昌的新房供应需要回过头来啃硬骨,重整北部。

从微观上,西起杨园东至武汉站,北到临江大道南至欢乐大道的区域,其实有双重规划利好加持。

杨园一带有地理优势,前往武昌腹地和汉口核心只用十分钟车程。五九铁路北环线确定拆除后,武昌青山大量临江断头路会打通,沿江景观将显著提升,棚户区改造可提上日程。以前二线临江的老校区也会变成一线江景房。比较江对岸是武汉房价最高的二七滨江商务区,打造长江主轴,武昌江边总得有些高大上的建筑相呼应吧!

东头的杨春湖,作为城市副中心定位,会参照上海虹桥发展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根据全市定位,杨春湖将建设成为全国高铁网络的核心枢纽、中部地区知名的企业总部基地和武汉重要的高端商务商贸中心,从团结大道到信和西路的141303平米大地块交给华侨城综合开发,也是看中了他操盘城市级地标项目的经验,借力再造一个核心区域。

武汉楼市潜在的区域鄙视链,很容易影响判断,让我们对潜在价值视而不见。

【黄峰淘房】新房难求的武昌,这个区域大把新盘没人买?

退一万步说,即使最终武昌滨江商务区和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未成形,也不影响整个区域现有的居住价值。

杨园的华润橡树湾和融侨城,仁和路的金地自在城和东湖城,青山的奥山世纪城等等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居住区,学校、医院、商业一应俱全。

从仁和路出发,坐地铁四号线到楚河汉街不过8站;

地铁5号线开通后,从青山到积玉桥也不过七八站。

二十分钟车程,房价单价低了15000元。

有幸看到这篇推文的武昌购房者,不妨换个开放的思路,重新审视武汉大道以东地区的价值。立此文为证,房子升值了,记得回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