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三晉英才”座談會召開 程田青參會並做優秀代表發言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訊 5月7日,長治市“三晉英才”座談會隆重召開。中德集團董事長程田青與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25位“三晉英才”優秀代表一起參加了會議。

長治市“三晉英才”座談會召開 程田青參會並做優秀代表發言

會上,大家圍繞高層次人才引育、人才效能發揮、人才發展環境營造等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積極為長治市發展建言獻策。程田青結合自身企業實際作了題為“用‘兩選三新’之策建民企人才‘高塔’的大會發言。他說,長治市有523人入選全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中德集團作為民營企業,共有16人入選“三晉英才”支持計劃,用省級榮譽激勵民營企業人才,這樣是前所未有的,是真真切切地把民營企業當成了“自己人”。

人才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惠寧強調:“‘三晉英才’支持計劃,要構建‘塔尖’亮、‘塔身’壯、‘塔基’牢的完備人才梯隊”,這對我們構建企業的人才梯隊有指導意義。民營企業也需要專家引領的“塔尖”、骨幹帶動的“塔身”、技師匯聚的“塔基”。中德集團從成立之初就堅持“內培外引”的人才戰略,注重人才“高塔”一磚一瓦的建設。

一、“內培外引”的人才戰略

1、在“內培”方面

中德集團把“五多”中的“多學習”放在首位。每月6日、16日、26日早晨7點進行學習會,18年來雷打不動。中德還是長治較早建立“職工大學”的企業,將員工職業化程度提升放在首位,花費重金引進諮詢公司,培養專業化人才。

2、在“外引”方面

中德創新思路,多渠道、多方式用才引才。在創業之初,聘上海專家做顧問,定期指導,一樣可以發揮作用;現在,中德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目的就是作為人才和貿易的“橋頭堡”,吸引人才;花重金去省外聘任專家和骨幹,除了高薪之外,給他們購車購房,安排子女就學問題,照顧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感情留人。現在,中德每年還要花費將近100萬,通過獵頭公司挖省外高端人才,輸入外部血液補充企業競爭實力。

二、“兩選三新”的企業人才理念

進入經濟發展新時代,中德集團又提出了“兩選三新”的企業經營方針。“兩選三新”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選人才”,“四個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抓住人才,誰就能抓住市場,誰能抓住人才,誰就能抓住發展。堅持“五正確”的用人機制,大膽啟用年輕人,把中層培養成“四能”幹部,把高層培養成“四個家”,堅持“核心技術營銷”,用“人才+核心技術”推動企業發展,辦成“四有”企業。

三、公司在人才上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中德集團積極與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北京大學等展開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將科研專家帶入企業,專家隊伍的引領保持了企業技術的領先地位,形成了閃亮的“塔尖”。

依託集團“省級研發技術中心”和“中德—北汽汽車輕量化研究院”兩大研發機構,培養自己的科技人才隊伍,目前公司擁有研發技術工程師60名,取得專利技術近百項,眾多中青年科研和管理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中堅力量,構築了企業發展的強壯“塔身”。

目前中德集團基層員工隊伍中,本科以上學歷佔到40%,技校以上學歷佔到80%,全部人員都經過至少一項專業技術培訓,他們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企業牢固的人才“塔基”。

四、營商環境和人才政策

長治人才的引進,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和人才政策。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長治市委市政府敢作為、敢擔當、真抓實幹。支持人才引進,市委市政府想得細、做得實、名利雙“授”,在“三晉英才”計劃啟動前,長治市就出臺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人才安居工作實施辦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配套30條》等人才政策,已經讓民營企業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更讓民營企業吸引、培育人才錦上添花。

最後,程田青說,他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統籌規劃的人才戰略下,企業人才隊伍的“高塔”,塔基將越來越穩,塔身將越來越狀,塔尖將越來越亮。讓我們以“三晉人才”為契機,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匯聚起民營企業發展的創新動力,為推動長治經濟發展、建設美麗幸福長治而不懈努力奮鬥。

會上,市領導為市“三晉英才”代表頒發獎金。(武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