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規劃"長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現在有多少家長,一邊說著,對待孩子要放養,要給他們快樂的人生,不要逼迫他學自己不想學的東西。然後一邊又催促著孩子趕緊完成作業,努力一把再把成績提高一些。似乎,學習成績上抓著養,其他事情上"放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想法,這些人裡,包括我的老公。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01)

在小茜寶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始終不能統一想法。小茜寶在6歲的時候被送過去跳舞,上了初中後,小傢伙開始叫苦連天,說學習太忙,都沒有玩兒的時間,還非得去跳舞。小茜寶的爸爸覺得既然不想學,那就不學了吧,我沒有答應。小茜寶曾經是因為看到我跳舞所以才選擇去學習,我看得到她的天賦,如今卻因為如此簡單的理由就想放棄,不可以。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最終,在我的說服下,老公跟我站在一個陣線上。如今小茜寶已經16歲,她在舞蹈大賽的領獎臺上說:"能站在這裡,我要謝謝媽媽的狠心、媽媽的堅持,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那一刻,我們夫妻都熱淚盈眶,孩子真的長大了。

02)

而對於"規劃"這個教育,我可能受到黃磊老師的啟發更多。在15年的時候,就看到黃磊老師發微博,多多正在創作自己的劇本。黃磊老師是多麼沉穩的一個人,但是在看到如此優秀的女兒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得瑟了一下。但真的是多多天生就如此優秀嗎?不是,她的家庭給了她很大的影響。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父母都是演員,帶著多多看過不下500部話劇。在這麼多話劇中,能保證多多每一部都是主動去看的嗎?並不一定。在父母的影響下,她愛上了話劇,父母也給予她支持,帶她看、讓她自己創作、演出。並且,她的第一次登臺表演,就完全不輸給多年的老演員。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不只是話劇,多多8歲便開始嘗試翻譯英文小說,10歲就能給動畫片配音。如此優秀的女兒,誰都想有,但在我們看到她展現出來的優秀的時候,有誰想過黃磊夫婦給予這個女兒怎樣的教育?規劃,是少不了的。有了夢想後,就去一步一步實現,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顯得特別踏實,所以才有先他人一步的成就。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03)

還記得在看《嚮往的生活》時,呂思清被黃磊邀請過來,而王迅得知後,推掉其他的事情,在節目組又逗留了一晚,就為見一眼呂思清。而王迅之所以這樣執著,其實是因為他人生的一個未完成的夢想——小提琴。當年因為自己嫌累,所以放棄了小提琴,如今回憶起來,才覺得自己對小提琴如此熱愛,很是後悔當初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沒有逼自己一把。可見,在"小提琴"這條道路上,王迅的父母並沒有將此納入他的規劃,或者說也沒有任何規劃的意思,只是隨便學著玩玩。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我當初堅持讓小茜寶學舞蹈,其實就是害怕在未來的某一天,小茜寶用羨慕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舞蹈演員,然後對我說:"媽媽,你當初怎麼沒有逼我一下,沒有替我規劃一下呢?"

說了這麼多,那我們就來談談,該如何規劃,什麼時候規劃。

規劃分三步走

1、考慮孩子的興趣與特長

孩子太小的時候,什麼都是新鮮的,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在6歲之前,其實倒真的可以讓孩子好好享受童年該有的樂趣,而過了6歲,父母就該為孩子的未來開始規劃了。可以先讓孩子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跳舞、畫畫、甚至編程等等。在學習後,孩子真正喜歡的、擅長的方面,也開始展露。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經濟條件支持孩子學這麼多,那麼可以讓孩子在書的海洋裡穿梭,找出他最感興趣的那一塊。雖然是家長替孩子規劃,但是千萬不能是為了父母的心願而去替孩子選擇,又或者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操控"著孩子。否則,這樣的孩子會成為"巨嬰"。若是真正想替孩子規劃,一定要找出他的興趣和特長。

2、根據孩子成長的實際情況,對規劃進行調整

成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的路途,也會出現很多父母始料不及的變化。比如,若是父母給孩子定一個"清華"的目標,但是孩子的能力就只有那麼多,太難夠得著,反而會讓孩子喪失信心。所以,家長的規劃中,一定要切合實際,並根據孩子當時的情況逐步調整。只有有了成就感,人才會有繼續努力的目標。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在執行規劃的過程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堅持下來,父母在一旁的開導、陪伴也很重要。

3、規劃一定要符合家庭經濟條件

有些家長為了培養孩子,也是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比如自身經濟條件也就一般,卻還是去購買昂貴的學區房、選擇各種興趣班、去國際學校等等。誰都想贏在起跑線上,但是超出了一個家庭的承受範圍,這也只是讓孩子"負重而行",父母累,孩子其實也很累。

孩子應該放養?那是你不知道,被父母

"規劃"貌似很多人都不喜歡,孩子童年很短暫,但是他的一生卻很長。年少時候,有著怎麼樣的目標與規劃,通常而言,他就有怎麼樣的人生。只有孩子未來一生快樂,才會真正的幸福,這這就源於家長對孩子人生正確的"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