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灵魂,有人希望孩子读衡水中学,考好的大学,你认为呢?

爱上糊糊


如果学校真的能实现素质教育,还真有资格讨论衡水中学。

教育的本质确实是传承塑造灵魂,塑造就是修正,需要强迫需要惩罚,同时附以道理传授和领悟。但是当今教育环境下,谁敢强迫惩罚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学业上能达到优秀的层次也是难能可贵的了,毕竟现在市场和家长的关注点就是这儿。

关注就会扩大,所以对于衡水教育模式就引起了质疑。岂能求全责备?

虽然我也不怎么赞同衡水模式,但是素质教育真的受阻重重。

至少衡水的学生的努力、奋进、承受压力能力非常强,尤其是那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韧劲。


剑胆香魂


我以前是衡水中学教育方式的反对者,现在我家孩子要高考,我的观点转变了,衡水中学教育模式,看是无情,其实有情,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也都是些孩子,难,有信仰,有奋斗精神,所以克服困难,用青春热血战斗在高考前线,为胜利付出自己所有的潜力,不留遗憾,往往这样的孩子未来是青春靓丽,心胸开阔 ,国之栋梁。那我家孩子为例 ,理想是物理学家,现在学物竞,不是我逼他的,是自己热爱,真是努力呀,我都很惭愧没有孩子那么向上,心里健康积极向上。说实在的,我国是金字塔结构,高考是选拔,是淘汰赛,这就是现实,再个教育不要杞人忧天,高中生干什么就是高考,大学了可以接触社会搞些爱好,也可以谈情说爱,三年就是一腔热血撒在这里,成为国之栋梁,为国为民效力,这是最正的教育。衡中唯一不好的是拉高了河北的分数线,进清华北大要过700分,几乎每科满分。想想有多难吧。这点我很有意见,高考公平正义,政策应该拉平点吧。


用户61506283956


首先,我认为这两点不矛盾。

在衡水中学就读一样能塑造灵魂,而且比其他学校塑造的更好。

现在的衡水中学,不是大家想象的样子。现在各种类型的素质教育培养内容非常多,每周四下午第四节高一学生都参加选修社团,一共有一百多个社团,社团选修的积分计入学生档案。

学校各种类型的德育活动,体验活动也非常多,高一的80华里远足非常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师路斑斓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有的人认为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学,然后考上一个好大学,这就是给了孩子一个好教育,诚然,现在在中国一个好大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要为了上一个好大学,而牺牲孩子的童年或者以孩子个人成长为代价,我愿让他上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但让他成为一个,有自己价值观念的人。

衡水教育模式无非就是牺牲孩子的一切时间,然后还要告诉孩子,这是你应该做的,这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以一个好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你的结束。这种类似洗脑一般的教育,让你觉得最终你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一下衡水模式衡水中学倡导在吃饭的时候也要看书,或者说在排队打饭的时候也要看书,排队打饭的时候看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吃饭的时候看书,是不是有一些奇怪呢?大家可以试着想一想一个正常的人在吃饭的时候怎么可能边吃饭边看书呢?又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给孩子一个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生活,然后让他为社会有所贡献。我想问一下,在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当中有几个学生是有家国情怀的?又有多少学生是抱着一种改变家庭贫穷状态的心态去上学的?

我们不是说上一个好大学,就是为了改变家国而牺牲自己的生活,这两者中是有一个平衡的。但是显然衡水中学更倾向后者。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在学校认真的学习每一项技能,即使他学不好,我也不会责怪他,更不会将他送到衡水中学。如果他能够考上一所重点大学,那更好,如果他考不上的话,我也不会强求他,而是要求他考上一所普通的本科大学,然后在本科的学习当中能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然后考不考研究生取决于他。如果他认为自身还不够优秀,那么他一定会去考取研究生。在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他能够找到他自身的价值。最终他能够有自己的价值观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不危害社会,能够为他人传递正能量。懂得教育的意义,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而不是强求某个人去接受所谓的知识。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成长,为这样即使他不上重点大学,这也够了。

综上所述,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如何让他考上中山大学,而是让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三观正,有理想,不盲从,能更清楚的认清世界,有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了。


北半球书评


衡水中学模式是应试教育,掐尖教育的至极。不能称之为教育,只能叫考试评价极端训练模式。这是我们当下的一种扭曲的模式,大学需要分数,好大学需要高分,北清更是需要高分。就这么简单。衡水模式只能叫榨油式机械训练式做题学习模式,和真正的科学的全面人格思维思想教育,挨不上边。😄😄😄哈哈!真正的教育是两个面,四维,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知识。我们的衡水学习模式是一种畸形模式。是一种忽略德体美劳的畸形片面考试压缩教学,教育都不是。人格的分裂和内化,人的思想的形成,不是考试能测试出来的。考试能考的就是已知片面知识,对于什么创新思维,创新思想,兴趣爱好,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只能是毒害,没有其他的!😄😄😄哈哈!


谷清奇绝


我深入衡水中学调查了6年,衡水中学把高考做到了极致!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这没有错!尤其是对穷人家的孩子,这是鲤鱼跳龙门的一条捷径!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与城市中家庭富裕的孩子同台竞争的一个平台!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个人认为干什么就得像干什么的!就像熊出没里熊就该有个熊样!你在该学习的年龄选择玩耍!将来是要付出代价的!多少人踏上工作岗位后,谁还能专门的去学习?所看过的书还不都是中学和大学时期的那点家底!

衡水中学真正厉害的是什么!据我了解,一个是他把升学率做出来了!一年近200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好学生就聚集到一起容易出成绩!现在普通的学生到了衡水中学,高考普遍提升50分的成绩!不能说人家掐尖!衡水中学没有发展壮大之前,河北有多少清华北大的学生?也就是说你是清华北大的苗子,放到其他中学不见得能培养出来!多少分数不够的扒门子找关系去上衡水中学,2018年光条子生就近2000人,人情社会,你说不要谁谁不高兴!

再一个我头条号里有一条视频,一个刚大学毕业的老师就能三年带出12个清华北大毕业生!看评论也有人说学生好!闭着眼就能带出来!其实真正这个刚毕业的老师没有经验,除了认真付出、尽心尽责外,她懂什么?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她背后有强大的备课组,备课组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到衡水中学包括衡水第一中学,你看吧,所有的班主任都是很年轻,因为所有针对学生的管理,课上怎么讲?怎么复习,快班怎么讲?慢班怎么讲?都是按照备课组的规划来进行!

另外我也打算孩子高中送到衡水中学去,尽家长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没有错!包括现在淘宝、天猫、京东都是把一个行业做到极致才能出成绩!


学校这点事儿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灵魂,有人希望孩子读衡水中学,考好的大学。这两者并没有冲突,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

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灵魂,这是从思想品德方面来培养学生,也就是说要育人,提升人格修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希望孩子读衡水中学,考好的大学,这是从能力和前程方面去努力。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以后有能力去发展,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愿望。

塑造灵魂和考取好大学,可以统一,可以一起完成。我认为也应该双管齐下,全面发展。这两者不冲突,都可以兼得。


故事书生讲故事


教育应该让人找到幸福的方法

在当代教育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银子,学校的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是学生快乐少了,幸福体验也少了,只是多了更对期望,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家对教育谩骂人最多。

其实,教育从来没有这多关注,因为所有的人和社会都把教育当做一种收获,如何让孩子出人头地,或者成为一个怎样接班人的问题。

其实,首先孩子是一个人,作为人最重要是什么?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还有就是作为社会人的规则。更现实一点,教育最初功能是教人获得生活的技能,如何去参与将来社会生活一些劳动和相处技能。如果教育还有功能,那就是应该让人学会有趣,能够找到一种人生的幸福。

一直在思考,我们教育目标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方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重要是作为一个人,应该体验到幸福,只有幸福孩子才会感恩和懂得珍惜。但是,我们教育却本末倒置了,一直在模仿工厂那种程式化那种节奏,出现过很多教育方法和所谓名校。

譬如问题说的衡水中学,他们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大面积升学率意义在哪儿?还有牺牲一切只为了几门功课,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会能够一生受用方法,能够终身学习才是人最重要的。当我走进很多所谓名校时候,发现这些学校居然还没有开齐课程,不知道是如何落实国家教育目标的。

其实,我不反对名校,真正名校里面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人性闪光点才是学生成长的核心。譬如湖北华师一,之所以让大家投入那么多羡慕的眼光,在于他们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在于他们很多个性化,在于晚自习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掌控能力,即使后来高考没有进入名校,但有了学校兴趣和方法,一定会在以后生活中收获阳光。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那些高强度私立学校,简单地重复性训练,只是为了大面积考试成绩好看,忘却教育本质在于让学生去发现自己人生道路,这种教育价值究竟能有多大用处。

一个孩子,首先是一个人,有一种体育爱好,然后能够学会跟生活和周围环境相处,然后能通过学校掌握一些学习能力,能够终身去学习,去发现,获得一种人生幸福感。

最近几年了,选择放弃生命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教育没有给他们找到幸福方法,我们教育往往是在扼杀快乐和幸福,教会孩子去说假话和作弊,去一窝蜂地去占C位!

当一个原来能够开怀大笑孩子在我们管教下忘记怎样笑,当原来能够发表自己观点孩子只能用那些看似规范语言来搪塞问题,难道我们不感觉到一种悲哀么?!

2019年3月18日于宜昌吾同斋





宋朝茶楼一伙计


教育,本身的作用就是提高我们本身的素质,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

可在现代社会,这个作用已经被社会生存法则所掩盖的差不多了吧!在动物世界,动物们为了争夺食物而互相竞争,因为没有食物就没有资格活下去。现在的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人们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学习,生活,生老病死,再说直白一点就是为了钱,动物们为了事物和交配权竞争,人类是为了钱和交配权竞争,不同的是人类有道德和法律两个框框来约束。

有多少人想着自己的孩子以后会要抢占更多的资源,赚更多的钱,所以,他们不会理会孩子们的素质有多高,而是尽量的让他们学到更多的赚钱手段,上名校,为了找好工作,多赚钱啊!怎么上名校,去衡中啊!就这样,衡中火了!

衡中火了后,别的学校也感到了压力,好学生都去衡中了,这可不行,衡中的模式嘛,好弄,所以,大家都玩衡中模式了。


云霄天羽


这样的说法对衡水中学和其他学校都不太公平:考好大学与塑造灵魂并不矛盾,不能离开基础空谈理想,也不能为了考好大学忽视了人的发展,何况,考好大学也是为了进一步接受教育,塑造灵魂。不管是塑造灵魂还是考好大学,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只是二者在做法上有所侧重。

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圆了学生的好大学梦,也留下了诸多争议

衡水中学在国内饱受争议,就如很多网友所说,他把应试教育做到了一个极致,这样的结果是帮助更多学生考上了大学或者考上更好的大学;但是因为他对优质生源的集中,管理的高强度化,导致其在高考上的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中学。其他中学为了竞争和发展,也不得不采用高强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中学的教育就走了样,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素质发展对个人来说更重要,但离不开更高更好的大学平台

从人的长远发现来说,必然是个人的素质比高考分数更重要。但是在目前的选拔机制下,高考的分数决定了人生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发展。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差距,决定了大多数人都把目标锁定在一流高校。在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考高分,进名校成了高中生的首要目标。高考人数多,名校录取人数少,竞争就必然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就必然出现更重视或者只重视成绩的情况。

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平衡还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

塑造领魂与考好大学,可以视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谈人生谈理想,首先得解决生活吃饭的问题,考上好大学往往意味着在就业和未来生活发展方面更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人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发展其他方面。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底层的人来说,急需改变的是生活现状,而考好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这一点的方式。所以个人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有所侧重,不光是某个学校的问题。他们也只是实行了某部分人的需求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