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人兒時的年味,至今記憶猶新!

時間過得好快呀!馬上就過年了。


現在的年,人們都說年味淡了。確實,現在的孩子們吃的也好,穿的也好,玩兒的也好。平常和過年沒什麼兩樣,現在的年沒人盼了。

回想起自己兒時的年,心中,好溫暖。

那時,總覺得時光過得好慢好慢,太陽好像定住了一樣。心中總有一個企盼,多會兒過年呀?日子過的這麼慢呀!

在掰著手指算的光陰裡,到了臘月二十三。進入臘月二十三,也就進入了新年倒計時。

記憶中,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那天,父親便騎上自行車,到離我們村六公里的鎮上,去趕年集。

父親走後,我和弟弟妹妹們,在家裡,就盼著父親早點兒回來。

父親在院門口,剛一露頭。我和弟弟妹妹,便連蹦帶跳地跑向父親。

弟弟說,爸,給我買炮竹了嗎?父親笑著說,買了買了。妹妹說,我的呢?父親便指著自行車把上,插的四朵紅紅綠綠的花說,這不是你的嗎?對了。尼龍袋裡有你們的新衣服。還有你和姐姐扎頭髮的綢子條。


永清人兒時的年味,至今記憶猶新!


當父親把裝著年貨的袋子,從車上放下來。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袋子,小弟,你的炮!小妹,拿著,咱們扎頭髮的綢子條。

小妹,把年畫拿屋裡去。小弟,把咱們的新衣服拿屋裡給咱媽看看去……

晚上,母親祭完灶。便把我們聚在一起,每人分幾塊兒,糖漿熬的白色糖瓜。

母親說,從今以後不許再說髒話啦!再說髒話。灶王爺會上天給你報告去。我們聽了以後還真的一句髒話都不敢說了。就要過年啦!有好吃的、好玩兒的、還有新衣服。我們高興的只有唱,新年到啦!新年好啊……

臘月二十四日接後的幾天裡,父親開始掃房。我和弟弟妹妹幫著母親。擦玻璃。一切拾掇妥當。大姐便把剪紙,八葫蘆葫對嘴和紅喜字,貼在的窗戶上。

永清人兒時的年味,至今記憶猶新!

臘月二十六分豬肉。那天中午,村裡的高音喇叭開始廣播:“社員們注意啦!到生產隊去分豬肉。”話音剛落,就見從各家各院裡,大人揹著筐,小孩兒拎著尼龍袋子前呼後擁,一窩蜂跑向生產隊。

生產隊院裡那個熱鬧啊!整扇、整扇的豬,在鉤子上掛著,有的則在大木板上放著;地上的塑料布上擺著一堆堆兒,豬頭、豬腿、豬耳朵、豬下水。生產隊長招呼著大家抓鬮。

1號,我抓著豬耳朵啦!2號,我抓著豬腿啦!張三高興的說。父親抓到了10號,是豬腦袋。呵!手氣夠硬的。是啊!一個豬腦袋燉一鍋肉呢,父親的手氣真好。等我們把豬腦袋裝進袋子裡,又按號領了一大塊豬肉。就歡天喜地地回了家。

傍晚,炊煙四起。整個村子裡便瀰漫著肉香味。那一年,我可真解了饞。


臘月二十八,媽媽蒸了饅頭和年糕。父親炸了一盆豆腐丸子。

臘月三十,年到了。

早晨,天還沒亮,母親便打開了燈。再一看,平時愛睡懶覺的弟妹們。都睜開了眼睛。“媽媽,我們起床床。”起吧!媽媽說。

我們每人,穿上自己的新衣服。那個高興勁兒甭提啦……

晚上,我們姐妹五個。一人分得五毛錢的壓歲錢。接著,父親便和弟弟到外面放炮。父親點著一個“二提腳”。那“二提腳"冒著煙,響著,就衝上了天空。哇,真好!太響啦。我和姐姐捂著耳朵,大聲喊叫著。

正放著炮,平時在一塊玩的小夥伴兒們,打著燈籠來了。看到小夥伴兒們,父親對我說:去拿燈籠。燈籠是父親自制的。燈籠的底座是一個圓形的木板,中間有一個釘子,再罩上一個玻璃罐。我把燈籠拿來,父親把紅蠟燭點著,插在釘子上。再把玻璃罩放好。一切完畢。走,帶你們逛街去。於是,在父親的帶領下,我和弟弟妹妹,打著燈籠和小夥伴兒們逛了南街逛北街。那時,滿街上都是人啊!炮竹聲此起彼伏。煙花陣陣。人們那時的高興勁兒啊。幸福感,快樂感。達到了極限。

永清人兒時的年味,至今記憶猶新!


除夕晚上12點,我們逛遍了整個村子,才回家。

回到家,母親已包完了餃子。母親要我們在天地之神位面前,每人磕個頭。算是一年來,對老天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的,賜福家裡五穀豐登的感謝和感恩了。嗑完頭,我們睡覺。

母親不睡,他要續香。一直到天亮。


大年初一。

天還沒亮,炮竹聲聲,已響遍整個村子。和別的村子連成一片。餃子還沒吃完,拜年的就上來了。堂屋裡,跪下一大片。拜年聲、祝福聲、歡笑聲充滿了整個屋子……

兒時的年味兒好濃啊! 至今記憶猶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