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被项羽3万军队消灭?

国史春秋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其中大部分都不满意项羽的分封,但由于畏惧项羽的强横,纷纷敢怒不敢言。汉中王刘邦、齐相田荣不但敢怒敢言,还敢扯起大旗反抗项羽,最终刘邦联合众多诸侯发动了彭城之战,意图一举歼项羽。此战项羽两面作战,以精骑三万奔袭千里攻击联军,刘邦全军覆没,仅以身免。彭城之战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刘邦进驻汉中后,人心思归,刘邦也想学秦始皇再次统一天下。萧何引荐韩信做汉军大将军,韩信讲了五条理由坚定了刘邦的反楚决心。韩信的五条理由是:一、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二、项羽的仁是妇人之仁;三、项羽不居关中且诛义帝,诸侯不服;四、项羽残暴虐民,失天下民心;五、汉军人心思东归而秦人附汉。


刘邦认同了韩信对大局的评判,任韩信为汉军大将军,引兵北上击三秦。所谓三秦是指项羽分封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人本是秦军大将,在巨鹿之战后率秦军投降项羽,行至新安时二十万秦军将士遭到楚军坑杀。项羽烧掠咸阳后封三人为王,但是秦人痛恨他们卖军求荣,故不依附于三秦王,秦人心仪汉王刘邦。

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北上偷袭雍王章邯,将章邯围困在废丘城。章邯战败后塞王司马欣、翟王王翳不战而降汉王刘邦,这样汉王刘邦拥有秦国故土,有了实力与项羽争夺天下。汉军东出函谷关,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皆降汉国,凡引军一万以上来降者,汉王刘邦都封他们为万户侯。汉王国设置了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渭南郡、河上郡、中地郡、河南郡七个郡,汉王刘邦在秦地安抚百姓完毕后,下领废除秦朝社稷,建立汉朝社稷!



田荣、彭越因没有随项羽进入关中,故没有封王,二人对此十分怀恨。齐国被项羽一分为三,分别封给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济北王田安。田荣是齐国的实权人物,他赶走齐王田都,攻灭胶东王田市,立自己的侄儿为齐国;田荣又封彭越为齐国大将军,彭越引军攻灭济北王田安,这样田荣重新统一了齐国,公然叛楚。于是楚军主力北上击齐,汉军趁机东进伐楚!


汉王刘邦发布伐楚檄文,以项羽诛杀楚怀王为由联合五个诸侯出兵击楚。伐楚檄文的内容是: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刘邦的伐楚联军有汉军、西魏军、赵军、韩军、塞王军、翟王军,六军合计56万之众。由于楚军主力在齐国平定齐乱,所以联军轻易进入楚国都城彭城,并在外面布置了三道防线,以备楚军主力回援。诸侯联军人数虽众,但大部分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打胜仗时可以摇旗呐喊,打败仗时则会夺路而逃。

刘邦进了彭城后,住进楚王宫中,怀抱美人,口饮美酒,对项羽的防备十分松懈。上行下效,刘邦在楚宫中享受生活,联军士卒则在楚国劫掠,都认为项羽千里回援,联军以逸待劳可以一战灭楚。项羽虽然残暴,却不失为了一代名将,他令楚军步卒继续平定齐人叛乱,自己亲率三万精锐骑兵火速南下击汉联军。

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市,从徐州至临淄总里程约为420公里,也就是840里路程,骑兵日夜不停的急行军,每天可走200里。项羽的骑兵不要辎重,只带干粮,一人三马,马息人不息,只用了四天就从齐国走到了彭城!汉联军迷糊糊之时遭到楚军铁骑猛攻,众军不战自溃,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溃散之时相互践踏,死者无数;汉联军的尸体导致睢水为之不流!



彭城之战后,刘邦只身逃命,父亲与妻子都被楚军掠走,在逃跑路上多次推儿子与女儿下车。据说刘邦被楚军围困之时,突然飞沙走石,打散了楚军阵型,刘邦才得以侥幸逃过一命。刘邦一路西逃,至下邑时遇到吕后的哥哥吕泽,当时吕泽还有数千军队。刘邦在下邑收拢败兵,退守荥阳。


诸侯皆叛汉归楚,刘邦令人策反九江王英布,英布在南面叛楚,楚军南下平叛,才给了刘邦喘息之机。彭城之战后,刘邦认为诸侯不可靠,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战胜项羽,依靠诸侯是行不通的。于是刘邦领一军在荥阳与项羽对峙,韩信领一军东出北上灭韩、魏、赵、齐、燕,最终刘邦与韩信合兵一处,与仅存的几位诸侯联军四十万在垓下击杀项羽。


大秦铁鹰剑士


彭城之战是项羽自巨鹿之战后的又一代表之作,也是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典范。此战刘邦数十万大军对项羽三万军队打垮,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项羽军队作战勇猛、战略得当之外,刘邦军队结构复杂、统属不一也是个重要因素。

【注:此时采用秦纪年法,以十月为初始】

彭城之战始末,项羽又一次以少胜多

在项羽西入关中灭秦之后,他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之后各地诸侯各自归国,项羽也返回西楚做起了霸王。

△秦末十八路诸侯

然而很快,天下便再度陷入大乱,田荣先后杀死或赶走项羽分封的济北王田安、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一统三齐之地,公开对抗西楚;陈馀则从田荣手中借兵,赶走了项羽分封的赵王张耳,重新以赵歇为赵王,自己则被封为代王,赵地同样站在了西楚的对立面;燕王臧荼则杀了辽东王韩广,侵吞其地。

△诸侯之间相互攻伐

面对齐地的背叛,项羽大怒之下亲自率兵讨伐,刘邦则趁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重新进入关中,并先后击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一统三秦之地,建都栎阳。之后,刘邦又先后击败河南王申阳、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和韩王郑昌(韩成被项羽所杀)。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趁着项羽主力被田横牵制在齐地的机会,率领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五诸侯的军队共计56万,突然攻入西楚境内,直取西楚都城彭城。

△彭城之战局势

面对刘邦的突然犯境,项羽选择了优先平定齐地叛乱,之后在乘胜迎击刘邦,却不想刘邦进军速度极快,一路势如破竹,彭城迅速告破。攻破彭城后,刘邦命令吕泽、彭越、樊哙分别驻守各地,掩护彭城安全,而他自己则安心在楚宫住下,将项羽从咸阳带回的美女和金银财宝统统搂了过来,每天开酒会,玩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刘邦布置的防线

得知彭城被攻破的消息后,项羽大惊,不过他认为刘邦的56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加上齐地并未彻底平定,于是留下众将继续讨伐田横,自己则亲率3万精锐骑兵回救彭城。项羽在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利用夜色掩护绕道彭城以西,次日拂晓突然自西向东对刘邦发动猛攻。

面对突然出现在背后的项羽军队,汉军防备不及,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乱成一团、迅速溃败,仅彭城一战,汉军就因自相践踏和楚军斩杀损失了10余万人。大败之后刘邦西逃,项羽则紧追不舍,双方在谷水、泗水之地再次大战,刘邦的军队再次一触即溃,被楚军斩杀、落水淹死的又是十余万。

△项羽回军路线(绿色)

刘邦原本想要继续向南退入吕梁山进行抵抗,但因项羽追击甚急不能立足,被击毙数万之后逃至睢水,汉军于此再度被斩杀和溺死十余万。刘邦逃亡之际令人往沛县寻找家人,但因项羽追击甚急,只找到了一双儿女,而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则全部被项羽擒获。

最终,刘邦偷偷抄小路跑到下邑的吕泽军中,与吕泽一起向西撤退,并沿途收拢败军,而萧何也带领关中援军赶来增援,刘邦一直撤退到荥阳南部的京邑、索邑附近才稳住阵脚。彭城之战至此结束,汉军56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刘邦溃败路线

彭城之战刘邦为何战败,项羽为何取胜

关于这场大战,《史记》当中记载较为详细,几乎完全复原了整个大战过程,纵观整个战争始末,我认为刘邦之所以战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刘邦军队构成复杂。刘邦虽然号称56万大军(数字有可能为虚),但并非全为本部人马,而是来自于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五诸侯的军队,这里面除了常山王张耳之外,其余四人之前均是刘邦的敌人,均是战败之后被迫跟随刘邦作战,其手下军队的忠诚度如何可想而知,在刘邦战败之后,很多人直接就倒向了项羽。因此,在刘邦本部战败之后,其他各支部队几乎瞬间溃散而逃,所谓的56万大军即使不是乌合之众,也差不多了。

△刘邦军队太过庞杂

2、项羽战略得当。刘邦在彭城外围的防线,主要针对的就是项羽从齐地返回的路线,项羽在击败樊哙驻守的防线后,获取了刘邦军的消息后,果断绕道刘邦防线背后,从而发动了突然袭击。对于项羽军突然出现在背后,彭城外围汉军显然准备不足,瞬间就被击溃,然后陷入了混乱之中。项羽作战虽然注重一个“勇”字,但并非没有头脑,他的这次奇袭显然极为成功,刘邦军队虽众,但在猝不及防之下,加上军队成分复杂,很快便陷入了溃败之中。

△项羽

3、刘邦准备不足。刘邦攻下彭城之后,虽然在彭城周围布下了层层防御,但他显然没有料到项羽会留下大军在齐地,却仅率领三万骑兵回援,如果项羽率领全部主力返回,那么行军速度显然不会这么快,而且大军回援声势浩大,也就不会起到奇袭的作用了。可以说,从项羽率军回援,到攻破樊哙驻守的防线,再到彭城击败刘邦,这一连串的攻击极为迅速,刘邦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正因为准备不足,导致军队溃败之后,未能做出反应。

△项羽根本不给刘邦喘息之机

4、项羽的持续追击。彭城下战胜汉军之后,项羽并未给刘邦重新收拢残军的喘息之机,一路追杀之下,溃败的汉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力,更无士气可言,这种情况下就算兵力再充足,也根本无法与气势汹汹的追兵相对抗,项羽的追击几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在不断的追击下,刘邦根本无法稳住阵脚,只能选择一路西逃、收拢残军,直到京邑、索邑附近才终于击败了追杀千里的项羽,重新稳住阵脚。

综上所述,彭城之战的结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此消彼长之下,军队的数量已经无法充分反映出两军的战力,刘邦的56万大军就像是一片大布,而项羽的3万大军就像是一把尖刀,尖刀猛刺之下,布岂有不破碎之礼?


香茗史馆


彭城之战刘邦以56万败于项羽3万 不在于刘邦太无能也不在于项羽如何英勇

要想全面了解彭城之战,先来看整体时间表:

汉元年:

4月,诸侯从咸阳撤军,各自回自己的封地;

5月,田荣击败田都,田都都奔西楚国;

6月,田荣击杀天市,田荣自称齐王;

7月,田荣击杀田安,一统齐国;项羽处死汉王成;

8月,刘邦在废丘包围章邯,灭塞国司马欣、翟国董翳;项羽立郑昌为韩王;


汉2月:

10月,刘邦离开章邯死守的废丘,到陕;陈余击败张耳,立赵王歇;张耳率领部下到陕投靠刘邦;项羽杀死楚义帝;

11月,刘邦灭项羽所立的韩王郑昌,立韩王信为韩王,灭申阳的河南国;西汉夺取章邯的陇西;

12月,赵王歇立陈余为代王;

正月,项羽击败田荣,田荣逃走到平原被杀;西汉夺取章邯的北地;

2月,项羽立田假为齐王;

3月,田横击败田假,战败投靠西楚的田假被项羽处死;魏豹的魏国、司马卯的殷国被刘邦所灭;

4月,刘邦攻打到彭城,项羽回军击败,即彭城之战;田横立田广为齐王;魏豹、韩王信的魏、韩二国跟随刘邦进攻彭城;

5月,刘邦败走到荥阳;

6月,刘邦回到栎阳,立刘盈为太子,又回到荥阳坚守;章邯死守的废丘被灌水攻破,被杀。


从上面可以得到一些基本事实:

1、彭城之战时章邯还没有战败,刘邦军大部分还继续围困废丘,并没有跟随刘邦东出作战;

2、因为彭城之战,项羽不得不默认田广为齐王,直到田广被韩信击败;

3、在当时刘邦所灭或臣服的诸侯有: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曹豹、殷王司马卯等6人。但因为韩王郑昌被废后,刘邦立韩王信为韩王取代,这才有《史记》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的“五诸侯”说法。

《高祖本纪》: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

《项羽本纪》: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由此可知,彭城之战,刘邦的56万兵马,基本上都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魏王曹豹、殷王司马卯等五诸侯兵马。刘邦的兵马分为4个部分:

1、围困章邯的雍丘;

2、防守巴蜀和刚夺取的关中地;

3、由郦商率领攻打章邯的陇西和北地;

4、少量兵跟随刘邦东出攻打,参与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刘邦失败的原因:

1、56万大军大部分都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魏王曹豹、殷王司马卯等五诸侯兵。作为败军之卒基本上毫无战心,更无战斗力,不会为了刘邦搏杀。

虽然刘邦带了很多精锐战将出战: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夏侯婴、樊哙、灌婴、吕泽、靳歙等。但军无战心,只有少量愿意作战的汉兵,挡不住大部分不愿意为刘邦送命的诸侯的溃败。

刘邦大部分西汉军没有参与彭城之战,保留了刘邦的实力,这是为什么刘邦能够死守荥阳的根本所在。

2、项羽的奇袭,突然出现在彭城西方,断绝刘邦军归路和支援,让本来涣散的五诸侯军更丧失士气。《项羽本纪》:

“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

项羽军突然出现在后方,断绝归路。项羽军是誓死夺回彭城,刘邦军想的怎么跑回西方。无心作战下出战失败,导致军溃,士卒纷纷南走逃跑。

3、项羽3万人很少吗?刘邦军是56万。《史记 留侯世家》记录刘邦攻打五关入关前是2万人但号称5万人。

刘邦的56万军,包括:刘邦西汉军、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魏王曹豹、殷王司马卯、被刘邦所立的韩王信军等七部分,平均每部分就是8万人。

刘邦在入关灭秦前是2万人,即便夺取了大部分关中地区,由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二部也都是关中兵,刘邦也难以再从关中抽调太多的兵马,还要留下一部分围困章邯、一部分夺取章邯的陇西等地。因此估算,刘邦西汉军最多就是6万人。

项羽以3万精锐,对战有战斗力的6万人,不算悬殊对比。其他五十万军里,都是观望而已。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彭城大战,项羽以3万王牌军千里奔袭,夜破联军56万。

刘邦妻子老父尽被俘虏,若不将儿女推下车,也会被楚军所擒。

彭城之战,楚方以3万王牌军对峙汉方56万杂牌军。于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趁项羽平定齐军田荣叛乱之机,统帅56万联军浩浩荡荡杀到西楚霸王的老家,彭城。此时;汉王与诸侯联军在攻入彭城之后,整日花天酒地,沉于酒色,手下的各路联军也放松了警惕性。而项羽却千里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飞驰到了彭城,待前锋军勘察敌情之后,果断摸到了联军的薄弱环节,找到了联军的命门。萧县;一个作为袭击的突破口。而又恰到好处地选择了联军戒备比较松懈的黎明时刻。

黎明时分;彭城之内联军早已人疲马乏,楚军分兵三路,充分地发挥骑兵速度快、突击能力强的优势,进行快速地迂回包抄,实现对敌军的分割包围并全力猛攻汉方联军左右翼和联军后翼。就这样;联军做梦也没有料到,楚军会如此兵贵神速地从天而降。以至于汉军既无防备,又缺乏统一的指挥管理。此时;联军狂欢之后处于沉睡时,突闻杀声四起,呜嗷乱叫,火光冲天,彭城内外杀声震天。

此刻;汉王早已惊慌失措,自乱阵脚。完全不具备一个统帅应有的冷静,作为统帅联军的主帅,此时的他,需要冷静地分析敌军偷袭的意图和找出敌军主力真正的进攻方向。而不是不顾联军,抛下妻儿,落荒而逃。如此;岂能不惨败于楚军的强攻之下。联军最终大败于西楚大军,以至于诸侯联军死伤不计其数,史书上称之为;睢水为之不流。

在说;汉王东征的旗开得胜,是在没有同项王所统帅的楚军正面交战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这种旗开得胜不能说是对楚军作战的真正胜利。而汉军在彭城的失败却是名副其实的惨败,汉王军队损失殆尽,刘邦本人也只带着数十名骑兵匆忙逃脱。

汉王刘邦的56万诸侯杂牌军在楚霸王项羽的三万王牌军面前尚未展开交战就已惨败,溃不成军,死伤十余万人,剩余各路乌合之众也都哭爹喊娘溃散而逃了。

汉王刘邦统帅的各路联军在兵力上近20比1的优势却惨遭失败。究其原因;无非是这56万大军是临时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属于杂牌军而非正规军。而西楚霸王的3万人马却是属于正经八百的王牌军,连年跟随项羽四处征战,训练有素,集团战斗力极强。楚军统帅项羽又勇猛无比,独具超人的军事天才和胆略。天才统帅率领着作战力强悍的正规军,和汉王统帅的各路杂牌联军交战,何止是以一当十。

汉军彭城惨败的事实表明,在楚汉战争的初始阶段,从军事实力上看,楚军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项羽主要依仗于他的起家部队,那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江东八千子弟兵。而对于汉王来说,确实是处于敌强我弱的阶段。

可想而知!彭城一战,刘邦败得极其惨烈。


站在女性的观点追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种历史解读情怀。


每天和你分享有价值的历史观点!请你留步给予关注,点赞,点评,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动力!爱你们……😘😘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


此战堪称军事奇迹。

摧枯拉朽是有多猛?以3万守城之军应对56万部队尚且是个天大的麻烦,更何况项羽是直接以三万人推进攻击,“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半天结束战斗,这就是令人大跌眼镜的彭城之战,很奇怪么?知道真相的刘邦,眼泪掉下来。

刘邦哪儿来那么大自信?

“一个打七个怕不怕?”

“不怕,就怕七个打一个!”梁朝伟如是说。

而我要说的是“何况十八个”,项羽麾下是猛,但还没猛到一个打一群的程度。

刘邦最大的倚仗就是这五十六万部队,从部队数量上来看,无论如何,项羽也无法直接抗衡,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刘邦忽略的两方面:

56万部队的统帅;

56万部队的构成;

刘邦不是韩信,而此刻的韩信还在废丘死磕章邯,刘邦领着一盘散沙式的部队,各怀鬼胎的领军人物,这个组合本身就是短板。

“(田)荣遂并三齐之地”,“使(彭越)下济阴以击楚”攻其必救,项羽伐齐兵陷山东,刘邦决定趁着彭城空虚,一举攻下,然后消灭项羽楚军,顺便把老父、老婆孩子接来,但是他虽想到了项羽的彪悍,却没料到楚军能彪悍到这种程度,敢直接对战他引以为傲的数十万大军,二没想到项羽的出击方向,三没想到自己人数占优但根本谈不上配合,就更别提凝聚力了。总结一下就是,盲目自信,过分轻敌。

““汉王以部五诸侯兵,遂入彭城。”抢下彭城都做了些什么呢?

“四月,汉皆以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抢了资源抢财宝,抢了财宝抢美人,见天的把酒言欢,歌舞升平,领导们都这样,士兵又怎样呢,您想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军心早已涣散,从统帅到士卒都是觉得人多势众,项羽不敢来攻,况且还有防御措施呢。

孤军深入的项羽楚地尽失,老巢也被刘邦掏了,而前线部队也不能轻易撤回,所以决定两线作战,自己带3万人收复失地,他们经由萧县攻“联军”所不备,走位走位~直取彭城,联军阵脚大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击,所以就造成了以下严重后果:

“汉军皆走,相随入榖、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

“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

就两三句话的事儿,20-30万人就没了,帅不知将,将不知兵,等回过神来想抵抗的时候,大军已经业已溃散,这种状态下,谁来了也都无法指挥,别说有效的反击,连有条不紊的撤退都做不到,至少刘邦做不到------

大家都知道,刘邦和朱棣同属“风系法师”,就在刘邦要死不死之际,一时间飞沙走石、楼倒屋塌,龙卷神风最终护得白蛇克星周全,“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这个“遁”字用的极秒,暗合风遁之意。

史书上小小一段话,不下于一部战争灾难片,总结一下就是,56万大军,除了不该死的没死以外,其余全死了。而本来被里外三层团团包围后没法活命的汉王借风遁绝尘而去,刚才还如狼似虎的楚军根本无法追击,大风卷起来的泥沙、吹断的大树、厕所的石头、碎成渣的房屋建筑材料,犹如精确制导,玩儿了命的照楚军招呼,楚军勇猛,但毕竟也是人,于是乎大乱,溃散。

每当看到这段,常为刘邦惋惜,如果刘邦人借风力直接冲向项羽与其单挑,说不定项羽还真活不到转天,霸王大老天大?想想都开心。

看了如上情况种种,刘邦失败的原因无非七点:

联军沉迷享受、轻敌大意、没有有效设防;

楚军战力本就高于联军太多;

楚军老巢被占,补给断绝,只能背水一战,不成功便只能杀身成仁。

楚军占据地利优势,自家老巢,善于发现对方防御弱点;

出其不意,令联军措不及防;

联军军心本就涣散,强军冲击之下,号令已不具意义,指挥系统完全瘫痪。

刘邦,不善将兵善将将。

尤其最后一点,刘邦自己也有二十万精锐,联军不好支使,自己人也调不动么,只要能有一将带领一军稍事抵抗拖延些许时间,那么千里奔袭的楚军,很大概率会被屠戮殆尽,全军覆没,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终究还是要看谁来把握,大家评论区猜猜,此战如果是韩信领军,项羽会不会死?


古今通史


毫无疑问,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男人之一,他的领兵作战无人能敌。出道的时候仅23岁。在垓下之战之前,项羽还从未有过败绩。他大大小小指挥了几十场战役,在面对数倍,乃是十几倍的敌人的情况下,都能大败敌军。可见项羽有多厉害!

在讨伐秦国的道路上,项羽曾亲率5万楚军,于巨鹿和秦军主力四十万进行决战!而他面对的敌将也是两位秦国名将——章邯和王离。

就如此兵力对比,想必大多数的名将都打不过这场仗吧?但是项羽能!他与秦军死磕到底,采用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打发,发了疯的楚军是无人能敌的。最终他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歼灭了王离的20万大军,并且俘虏了章邯的另外二十万大军。最终他获得了胜利。

而巨鹿之战,项羽虎威名扬天下!更让他出名的是,在对待秦军战俘的时候,他将20万秦军全部活埋了!而在这之后,秦军见到项羽,就是闻虎色变,一味的逃跑,也不敢归降项羽。而在这一仗之后,项羽更是像开了挂一样,征战南北,无所不能。

而在彭城之战中,项羽更是把自己的强大光环发挥到了极致!以手下仅仅3万人马,对抗汉军56万,却杀得汉军是哭爹喊娘的,好不疯狂。

而这一战中,我们却并没看到汉军战神韩信的身影。那么韩信去哪了呢?

其实韩信那时是去攻打废丘的降军了。守卫废丘的正是被项羽打败了的秦将章邯。六月,韩信放水淹没废丘城,将废丘收回汉室。

料想,如果韩信当时在彭城,以他的统兵能力,肯定不至于让汉军败得那么惨。也许他还能击败项羽,毕竟当时汉军是楚军的20倍!

韩信即使军事能力不如项羽,但在兵力有优势的情况下,对付项羽还是很有一套的。由垓下之战证明,一旦韩信的兵是项羽的两倍以上,韩信还是能打赢的。


詮释-Eternal


彭城之战兵力悬殊,项羽以1:19的兵力打得刘邦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成为以少胜多战役中的经典范例。那么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为什么被项羽3万军队消灭呢?

汉二年4月,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地,大后方彭城空虚之机,借义帝楚怀王被项羽所杀为由,纠集各路联军56万人。

浩浩荡荡杀向彭城,守城楚兵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汉军,只好弃城而逃。

项羽回攻,以3万精兵打得刘邦56万大军抱头鼠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收复家园,楚军士气高昂。

帐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彭城是楚军都城,如今自己家园被汉军占领,霸王岂能让刘邦得逞,楚军又怎会让汉军舒服。

得到军情后,项羽军士个个义愤填膺,誓杀汉军片甲不留,一定要收复家园,报仇雪恨!

项羽便把攻齐的指挥权交给部下钟离眛,他自己精心挑选了3万精锐骑兵,昼夜奔走。

这些骑兵心中满是激愤之情,谁都不想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他们对刘邦的汉军充满仇恨。

这群虎狼之师,本来就在项羽的训练下,个个英勇善战,跟随项羽身经百战,练得一身绝技,现在为报家国恨,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更是势不可当!

楚军心中充满激愤,所向披靡,拂晓开战,楚军将士骑着高头大马,手舞刀戈,以一当十,杀向汉军。

汉军成群结队前面奔跑逃命,楚军一两骑后面挥刀追赶,就像牧民追赶着一群牛羊,一路杀将过去,又杀将过来,汉军尸体横七竖八,躺满了整个彭城。

只半天功夫就攻入彭城,中午时分已消灭汉军十多万人,汉军死的死,伤的伤,互相踩踏,尸体与尸体重叠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山。

刘邦军队溃败,项羽军队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汉军纷纷跳入睢水河中。

连河流都被汉军尸首堵住,水无法下流,汉军十万余人瞬间都见了阎罗王。那真是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56万大军倾刻间,失去一半,其余兵士丢盔弃甲,只顾逃命,互相踩踏,死伤无数,一败涂地。

刘邦命不该绝,借着一场飓风带来的沙尘暴,突围出来,才捡回一条命。

刘邦彭城一战,败得毫无还手之力,败在楚军为收复家园士气高昂!

二、用兵如神,项羽指挥得当。

项羽个人武功气拔山兮力盖世,能以一敌百,百战不殆。项羽用兵如神,指挥才能也首屈一指。

在彭城一战中,项羽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首先他以大部队继续在齐地攻伐迷惑汉军,而他却挑选精兵强将,建立一个三千人的骑兵队来与刘邦的步兵抗衡。

在刘邦以为项羽仍在攻齐,还没有从胜利中清醒过来,便昼夜奔袭,只两三天功夫奔波千里,就回到楚地。

他指挥部队绕到刘邦没设防的西面,出现在最不可能出现的萧县,出奇不意,攻其不备,偷袭汉军后翼。

接着在刘邦军队还在睡梦中便打响战斗,拂晓时分,军队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防备最为松懈,此时项羽军队有如神兵天将,猛然出现在彭城。

项羽身先士卒,一个人冲进汉军队伍中,左冲右突,手起刀落,无数人头落地,眨眼功夫,一气杀了上百人。

其他将士也毫无畏色,一个个奋勇当先,冲入汉军阵营猛砍猛杀,凡遇着刀剑者,没有一个生还者。

汉军有的连兵器还没拿到手,便一命呜呼,有的只顾逃命,被互相践踏而亡。

一时之间哭喊声震天,哀鸿遍野,刘邦几乎全军覆没。项羽一使迷惑手法,二用出奇制胜,刘邦败在项羽用兵如神,指挥得当。

三、轻视对手,刘邦盲目乐观。

刘邦借义帝楚怀王被项羽所杀为由,兴正义之师,联合不服项羽分封的各路诸侯。

这队伍声势浩大,一路威风凛凛,毫无阻力便占领了项羽的老巢,那感觉超级爽。

于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有点飘飘然了,以为攻下了彭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居然忘记对手是战神项羽,只顾眼前的享乐,大赏三军,让将士们大开Party,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抢珠宝,怀抱美女,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刘邦自己则住进霸王的宫中,天天美女美酒,忘记了还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项羽的存在,完全放松了警惕。

刘邦彭城之战的失败,还在于他太小看自己的对手项羽了,他败在他的轻敌,盲目乐观。

四、未作防患,谋士毫无预见。

彭城之战刘邦的顶级谋士张良、陈平等皆在,居然没有一个提醒刘邦,你的敌人项羽是强大的,不要盲目轻敌,他去攻打齐地,只是去“出差”,而不是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这些谋士也都没有发现项羽在使用迷惑法,一直自以为项羽是有勇无谋,没想到项羽来得这么快,出奇兵,攻其不备。

居然彭城的西部没有做任何防范措施,也没任何预见,这些谋士真可谓是集体智商不在线。

刘邦的这次失败,也源于谋士的不作为,毫无预见。

五、乌合之众,联军纪律松散。

虽说刘邦的军队有56万之众,真正的嫡系部队,只不过是20万左右,其他的几十万军队是五个诸侯的联合部队。

表面上听从刘邦的派遣,实际上却各怀鬼胎,一旦被打乱了,就无人听从指挥调谴,一打就散,一打就挎,这组织纪律十分松散,难以驾驭。

另外,五个诸侯在实际打仗时都各怀心事,只求分得一杯羹,如若遇上强敌,便会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甚至马上调转矛头倒戈,这种联军根本就没有战斗力,甚至容易成为竞争对手。

刘邦彭城之战失败,还在于联军组织松散,是一群乌合之众,各自为阵,只要一败,便溃不成军。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也给后世留下启示:永远不要轻视对手,任何时候都要防患于未然,做到知此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4帧半


以少胜多,英雄的指挥者

“彭城之战”

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争霸以来的一次大战。楚军在西楚霸王项羽的指挥下,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诸侯联军56万之众,歼灭汉军主力,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高祖刘邦遭到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在逃亡过程中,高祖不惜将自己的嫡长子刘盈和鲁元公主推下马车,方便自己逃跑,还好夏侯婴将其姐弟救起。此战高祖的父亲及吕后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

第一,当汉军诸侯联军主帅知道项羽军队精兵只有三万左右时,想着联军五十六万对三万,就开始骄傲自纵,轻敌并且没做好迎战部署;第二,汉军联军虽多,大部分是收集诸侯之兵,没有什么战斗力,尤其巨鹿之战,项羽带领的楚军威震天下,联军见到楚军来进攻时,便心存畏惧,自乱阵脚,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在当时,项羽勇猛天下皆知,军事才能很强,在这样的领导者带领下,楚军发挥出以一敌十的作战能力。

因此,汉军联军56万没能够打败项羽带领的3万楚军精锐。

但是,胜利之后,遗憾的是,项羽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刘邦,之后刘邦以关中汉中之资源,依靠优越的地理和物质资源,占据荥阳、成皋之地利,同时配合以项羽后方的汉将游击战大师彭越,不断袭扰,多线作战,终于汉高祖赢得天下。

彭城之战是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典范。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突袭,于乱中取胜。


历史的吻痕


彭城之战发生于汉二年(前205)四月,是楚汉战争中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这场战役中,楚军在项羽的指挥下,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及诸侯联军共56万之众,基本歼灭刘邦主力,使得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最大的惨败,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萧何主导组织)将关中的老弱病残部队和原先不符合兵役年龄条件未曾载入名册的人全部发兵到荥阳——的重大危机之中。

项羽的胜利牵涉天时地利人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因素当然很多很多,但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项羽麾下的核心武装集团是以所谓江东八千子弟为代表和象征的楚军贵族武士面对秦政兵役制下的汉军士兵,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几千名或上万名(八千子弟并非实数)楚军贵族骑士像吃豆腐一样践踏蹂躏数十万汉军,仿佛欧洲军队在百倍于自己的印第安帝国武装面前所向披靡。

但是,贵族军队有着天然的弱点,就是经不起消耗战,兵源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因此在刘邦、韩信、萧何联手的最大限度动员、补充和替换士兵群体的后勤和迫使楚军分兵、消耗的战术,项羽注定要迎来垓下之围。


谈古论金


彭城之战刘邦确实败的很惨,这一次大战,也是刘邦打仗生涯中统领的军队最多的一次。大家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拥有56万大军的刘邦,竟然被项羽的3万人马打败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刘邦在得到韩信之后,韩信带领他杀出了关中角路于中原,这期间他们打的仗,基本上都是一路凯歌,没有遇到任何阻力。这就让刘邦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原来打仗也没有多难。说实话,就是刘邦大意了。



还有就是,之前项羽分封的一些诸侯王,见刘邦这么拉风,就先后投降了刘邦,关中的塞王司马欣,翟王懂羿,赵王张耳,魏王魏豹,韩王信,陈馀和彭越等人的都归顺了刘邦,正是他们的军队加起来共计56万。

这56万大军名义上是刘邦统领,但是,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政,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刘邦带着这么多人马,很是得意,他们趁着项羽不在彭城,就去洗劫项羽的都城去了,就这样这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开到了彭城。

那么项羽此刻去哪里了呢?

此刻的项羽一直陷入到了齐地不能自拔,要不韩信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战的时候,项羽也不会无动于衷。说实话那时候项羽就和齐国的田荣,田横兄弟二人打的不可开交了。

当项羽在齐地听说刘邦带着几十万联军攻打到了自己的老家,他受不了了。于是项羽连夜和部下商议,召开会议,组织了一支骑兵,大概3万余人。他们打算快速的返回彭城,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这一伙人打到彭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毕竟项羽的主力都不在彭城,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占据了彭城。彭城当时可是国际化大都市,他们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繁华所吸引。刘邦为了犒赏三军,允许让士兵可以抢美女,抢金钱,而且为了庆祝这次的胜利,他们晚上还大搞宴会。就连萧何,张良这种平时很谨慎的人,在那几天也大意了,他们每天喝的都是酩酊大醉。

项羽也就是在他们防备最松弛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来到彭城的,为了不至于打草惊蛇,项羽都是选择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他们来到彭城,突然发动猛烈的进攻。面对突如其来的几万勇猛的骑兵,刘邦根本来不及组织兵力。

刘邦的几十万大军,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项羽的骑兵打散了,刘邦指挥的联军在逃亡的时候,被自己人踩死的就不计其数。那时候整个泗水河里都填满了汉军的尸体,水根本流不动了。

这时候全军的统帅,刘邦也是只顾着自己逃命了,毕竟他根本没有遇到过这种突发的事件,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主帅刘邦都逃跑了,更何况其他诸侯王了。

这时候塞王司马欣,翟王懂羿,魏王魏豹,还有陈馀,这些墙头草一看还是项羽厉害,所以就又重新投靠了项羽。项羽这时候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也就没惩罚他们。选择了原谅他们,让他们继续和刘邦作对。

刘邦还算不错大难不死,捡回了一条命。但是,此次战役刘邦的部队基本上都阵亡了,这时候的他和光杆司令差不多了。

那么彭城大战的时候,军事天才韩信去哪里了?

韩信正和章邯在废丘城打仗呢,他们在这里足足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韩信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章邯给打败。也就是说彭城之战的时候,韩信根本没有在刘邦身边。若是韩信在的话,刘邦也不可能败的这么凄惨。

这就是为何刘邦的56万大军被项羽3万骑兵打败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