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億煤炭巨頭債務衝擊:總負債700億已違約近180億 誰來拯救

永泰能源將成下一個中弘股份?並非危言聳聽。

永泰能源(1.910, -0.04, -2.05%)是煤炭板塊唯一民營上市公司,1998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公司2009年開始逐步出售油品及其他資產,通過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的方式,向煤炭行業轉型。公司“主打山西、接續陝蒙、後備新疆”的三地發展佈局已經初步形成。在能源產業,永泰能源曾經頂著許多耀眼光環,是山西最大的民營焦煤企業,也是中國頗具規模的民營火力發電企業。

永泰能源的母公司是永泰集團。永泰集團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綜合型的產業控股集團公司,目前控股三家上市公司永泰能源、海德股份(11.560, -0.09, -0.77%)及H股上市的廣泰國際控股,產業涉及能源、物流、投資、房地產、金融和醫藥等板塊。截至2017年末,永泰集團總資產1375.21億元,淨資產406.6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30.36億元,淨利潤6.78億元。

而它的實際控制人王廣西,也被稱為“傳奇煤老闆”,是一位“隱形富豪”。王廣西是煤炭圈子的大佬級人物,將永泰打造成了山西規模最大的民營煤炭企業之一。而王廣西本人是江蘇人。在2015年時,王廣西夫婦以370億元的財富,排在《胡潤百富榜》第37位。當時,他的財富比潘石屹、孫宏斌、曹德旺、任正非這些大名鼎鼎的企業家多多了。2017年胡潤富豪榜中,王廣西夫婦以220億元的財富位列131位。

今年以來,“傳奇煤老闆”流年不利,身陷債務危機爆雷不斷。年內多筆債券違約,最近又有10億債券到期還不上了。更要命的是公司遭遇股債雙殺,永泰能源股價如今只有1.47元,距離下一個中弘股份只有一步之遙。

民營煤炭巨頭永泰集團有限公司持續“爆雷”。12月10日傍晚,上海清算所披露稱,由上海銀行(11.600, -0.22, -1.86%)股份有限公司承銷的永泰集團2018 年第一 期超短期融資券應於2018年12月10日兌付。截至兌付日日終,發行人未能按照約定將“18 永泰集團 S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

“18 永泰集團 SCP001”為2018年3月14日發行的10億元270天期超短融券,本計息期債務融資工具利率為7.50%,應付本息金額為10.55億元。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永泰能源已違約(含實質違約)的債券總數達13只,金額約178億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永泰能源資產負債率為73.49%,總負債791.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424.5億元,其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只有14.89億元。從財務報表來看,永泰能源截至9月末資金缺口已超300億元。如果不能以“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繼續舉債,則僅流動負債,以永泰能源的正常經營收益也根本無力償。

斷臂求生

為妥善處理債務風險,2018年8月底,永泰集團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下稱“債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山西省及河南省等有關部門出席,70餘家金融債權機構參會。

山西千億煤炭巨頭債務衝擊:總負債700億已違約近180億 誰來拯救


債委會成立後,協調各金融機構債權人對永泰集團及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泰能源”)開展救助措施。

首先是確保實體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根據公告,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公司已運營電廠獲得政府竹茹3.5億元貸款支持,煤炭所在地方政府成立處理永泰能源債券違約領導小組,保證煤炭企業的持續、穩定生產。

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保持現有評級及資產質量分類不變。所有短期內到期債務,本金部分通過調整還款計劃、借新還舊、無還本續貸及展期等方式處理。同時,約定金融債券機構不得上浮利率加重企業負擔,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對逾期債務的罰息複利進行減免。

債委會還與相關債券金融機構協商,不對股權質押平倉風險搞“一刀切”,穩妥做好質押風險緩釋工作;不採取查封資產、凍結賬戶等保全措施,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根據公告,永泰能源目前已與2家訴訟糾紛金融機構達成和解。

此外,債委會還聘請第三方獨立中介機構進駐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工作。目前盡職調查現場工作已經結束,債委會正在梳理、彙總相關情況,盡調結果將為公司債務重組方案制定依據。

為了實現戰略重組,永泰能源控股股東永泰集團與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京能集團”)簽署《戰略重組合作意向協議》。根據公告,京能集團已組織內部人員對包括永泰能源在內的永泰集團主要業務板塊進行現場盡調,但截至目前,雙方尚未簽署正式合作協議。

截至2018年12月4日,控股股東永泰集團持有永泰能源4.03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32.41%。該部分股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被輪候凍結,凍結比例100%。

神秘崩塌

自今年以來,民營企業融資風險暴露形式更為多元化,有的是因為母公司債務訴訟引發上市公司股權凍結,有的是因為債券投資人全部選擇回售,還有的是新債發行失敗。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最終都加快了民企“借新還舊”壓力的暴露,並最終走向違約。


太平洋證券研究認為,再融資壓力向違約風險的過過渡,多發於企業主動或被動加槓桿。主動加槓桿意味著企業在擴張投資過程中,不確定性逐步抬高,同時融資能力降低;被動加槓桿則是企業在經營虧損下,清償現金流過度依賴於“借新還舊”。

縱觀永泰能源經營變化情況,該公司並非長期處於風險高發區。2017年前永泰能源的盈利長期處於行業中等偏上水平,不過這一相對優勢在2016年開始逆轉。當行業景氣度隨著宏觀調控出現反轉,永泰能源盈利能力也持續下滑。

截至2017年末,永泰集團總資產達到1072億元,2011至2017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39%。其中,永泰能源無形資產為430億元,商譽46.7億元,名義負債率高達72.01%。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部分企業過去通過高負債進行快速擴張,但是到2018年後整體融資環境發生變化,過去的融資模式受限,導致企業的整體現金流處於緊張狀態,加速風險的爆發。

一般來說,若上市企業財務狀況保持健康,控股股東大概率不會選擇明顯過高的股權質押比例,因為這可能使得控制權旁落。光大證券分析認為,如果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過高,很可能是窮盡力其餘融資方式,凸顯其資金鍊較為緊張。

光大證券認為,由於永泰能源多隻債券涉及交叉違約條款,預計影響面會進一步擴大。

債務重組

最新消息,近期,永泰能源正全力處置債務問題,各地政府也出手紓困,從而保證了該公司生產經營正常運轉。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永泰集團電力板塊獲得真金白銀資助,礦業板塊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石化板塊力爭獲得稅收減免。

儘管徹底解決債務問題還有一定距離,但是企業駐地政府的支持給永泰能源帶來了信心和希望。永泰能源目前生產經營穩定、管理團隊及員工隊伍穩定、經營現金流穩定、金融債務穩定,如果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妥善化解債務問題,將會成為中國民營上市企業化解債務危機的範例。作為A股市場最大的民營能源上市公司,永泰能源有理由重新站立起來,重塑市場形象。

另外,永泰能源的債務重組工作也已經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公司正通過穩定企業生產經營、加快資產處置、積極參與永泰集團戰略重組等多種措施,在永泰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及監管部門的統一指導下,共同化解債務風險,從根本上保障債權人權益。

上海中和正道董事會主席、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周德文先生認為,

伴隨著全球經濟環境頻發震動,各種風險相互交織,均給我國民營企業帶來不同程度影響,當前許多民營企業包括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均存在風險意識不強,防範能力偏弱的現象。

永泰能源的問題來源於大規模擴張所需現金流的成本負擔以及資本運作能力的考驗,讓新業務短期內難以貢獻利潤,多元化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風險。發展過快,投資項目較多,造成負債規模較大,資產負債率較高,在當前市場融資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形勢下,給公司帶來了較大的融資壓力和流動性風險,因此爆發了債務危機。

目前永泰能源已經開始債務重組工作,並且正在有序推進中。永泰能源之所以能夠進行債務重組,一方面離不開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然而更重要的是永泰能源自身的造血功能尚在以及在債務危機爆發後公司實控人積極配合解決,這種不迴避不放棄積極應對的態度使得多方面都給與了他們最大的支持。在債委會及監管部門的統一指導下,共同化解債務風險,從根本上保障債權人權益,值得許多人借鑑。目前永泰能源業務及現金流都處於穩定狀態,並且團隊也沒有大的變動,相信債務重組順利推進,市場信心和公司業績都會逐漸恢復。

債務是阻礙企業重組重生的最大障礙,只有擺脫包袱的企業才有機會引流優勢資源!債務重組可以通過多種市場化手段優化公司債務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減輕財務負擔,提高經營業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使企業涅槃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