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禹:瞄准薄弱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4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出席并演讲。他表示,要着力解决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且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着力点。

王忠禹:瞄准薄弱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会议主题,我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着力解决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国际形势、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着力解决。

一是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管控能力是衡量企业集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国资国企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通过行政划拨、合并、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组建了许多特大型企业集团。民营企业的并购投资和兼并重组也十分活跃,形成了许多跨行业、跨区域、多层级、多业务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但这些集团的管控能力却并没有同步提升,存在着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合并后的重组整合力度不够,使得管理层级多、链条长、内耗严重,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表现在总部和下属公司之间的功能定位不清,权利边界模糊,职能交叉。

二是管理流程有待进一步理顺。组织与流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早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能化、科层制管理的弊端,美国便兴起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变革热潮。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组织与流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即使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许多先进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机构臃肿、推诿扯皮、沟通不畅、流程冗长、内耗严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是管理信息有待进一步通畅。信息化是企业改善管理、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的重要举措。经过长期的努力,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不断提高。但企业内部“信息孤岛”还广泛存在,企业管理信息分散,流通不畅,导致管理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大大降低。在当前大数据应用的时代,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企业各类数据信息的高度集成、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探索依靠数据来决策、依靠数据来管理的新方式。

四是管理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基,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好。当前,有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已经自动化、智能化了,因此基础管理工作便不再那么重要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能够根据指令自动完成任务,但是它们仍然需要输入程序。编程的工作便是基础性工作,编程的水平就是基础管理的水平。近年来发生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等,可以说许多都是企业基础管理松懈、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造成的。

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着力点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改变经济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新时代呼唤新管理。同时,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条件。我们从理念到思维、从组织到流程、从方式到手段、从领导到员工都要变革创新。当前,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全面”就是要综合系统地加强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借鉴西方已经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过去十多年,我们抓住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诞生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同时也引领了互联网企业管理的潮流。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向产业领域渗透,传统企业将面临一次凤凰涅槃般的升级换代,诞生于工业革命的传统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需要对企业管理进行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造,重新认识企业中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技术与管理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着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二是要在“适应”上下功夫。管理是企业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当前,企业管理至少要适应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适应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这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大背景,企业要围绕这条主线开展管理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第二个是要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要将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转变为主要依靠数据、信息和知识,使数据资源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内生性要素。第三个是要主动适应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当前,80后、90后已经成为企业员工主体。他们普遍知识水平高,生活条件较好,且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许多企业中大学毕业生当工人、当操作人员已经很普遍。这就对企业领导提出了新要求。领导的观念和思想如何跟上时代变化?如何领导和管理这些员工?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当前企业领导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是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效率与质量是企业管理永远追求的目标。今天,精益管理走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精益管理思想结合,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管理,使管理的颗粒度、准确性、时效性、前瞻性有了显著提升。

四是要在“提升”上下功夫。创新无止境。中广核集团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时,“一砖一瓦”全套引进法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30多年的持续创新,他们实现了后来居上,核电机组走进了欧洲,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能力进入世界前列。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尤其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更是如此。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持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