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投资平台“倒闭潮”爆发的预警

近期,民乐县公安局陆续接到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关于网络投资平台(P2P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协查。综合协查案件分析,涉及全国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被查的网络投资平台200余家,涉及未兑付资金高达数百亿元,仅涉及民乐县投资人员就高达数千人,存在巨大的集访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办案民警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前期预防、介入和接待、答复报案群众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投资平台的特点

1、虚构背景:一般网络投资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增加投资者投资的信心,掩盖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事实,都会虚构国家相关部门。平台虚构背景一般打着政府部门支持或国资委、发改委注资、控股等旗号,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2、高利诱惑:综合全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投资平台情况来看,大部分网络投资平台承诺投资年化收益率在5%—15%之间,以高利为诱惑吸收群众投资。

3、虚拟运行:运行模式基本为P2P模式和虚拟理财产品为主,平台通过网络和手机APP线上运行,其本身运行模式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前期投资基本会实现平台承诺收益,后期因资金链突然断裂,大部分投资人会瞬间血本无归。

二、如何鉴别和防范非法网络投资公司

1、拒绝高利诱惑:多关注银行等国家控股金融机构的官方投资政策,对国家投融资政策的反应最为敏感,做出的相应政策也最为可信,明显高于银行正常投资年化收益率的投资项目多半为非法集资项目,风险高,隐患大。

2、没有保证的“保证”:即使是国家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投融资项目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凡是宣称具有如何深厚国家投资背景,资金如何安全可靠的非法网络投资平台,一般会在投资人保障宣传上下足功夫,夸大自己平台的安全性,其内在的实质是“绝对的保证,往往最没有任何保证”。一旦出现绝对安全、百分百保证等字眼的投资宣传时,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3、切不可投机取巧:部分投资人在投资时明知该投资平台存在风险隐患,但在高回报率的诱惑下,往往抱着盲目自信投机心态进行投资,相信好运属于自己,一两次火中取栗不会有太大的风险,结果深陷其中,导致血本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