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吳鶴臣眾籌百萬事件:作惡真的有代價嗎?

德雲社吳鶴臣眾籌百萬事件:作惡真的有代價嗎?

01

這幾天,很多人在關注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百萬眾籌事件。

遭遇重疾,然後通過募捐的方式尋求社會的幫助,在當下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情況。

在面對網絡上和朋友圈裡的各種眾籌活動時,單純善良的人們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不是生活所迫,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向別人求助的。

但是,事情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單純。

一來,腦出血這樣的病治療費一般只需要幾萬到幾十萬,但直接眾籌百萬讓人懷疑這是在治病救人,還是發家致富。

二來,其家庭的狀況也並沒有到非募捐不可的狀況。

家裡有房2套,有車1輛,有可供報銷的醫保,還有家底豐厚的德雲社的幫襯,這些都足以讓他們一家度過難關。

但是,家屬的回應讓人目瞪口呆:

這些都不能動,因為房還要住,車還要用。

02

這不禁讓人想起曾經轟動全國的羅爾事件。

小女兒得了白血病急需錢,身為父親的羅爾擁有3套房2輛車,但他救女兒的方式不是變賣家產,而是向公眾募捐。

用他的話說,房子不能動,要留給兒子。

生死關頭,不明真相的愛心公眾們想的是不能讓這一家人家破人亡,而當事人家屬想的卻是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想讓社會替自己的不幸買單。

電影《綠皮書》裡,託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知道,這個世界很複雜。”

確實,這個世界有時候複雜的讓人心碎。

03

吳鶴臣百萬眾籌事件的真相被曝光後,有一位網友說了這樣一句話:

“車賣不得, 命丟不得, 臉要不得。”

人一旦沒有了底線,不在乎寡廉鮮恥之後會怎樣呢?

現實告訴我們,他們很可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這個回報可能是一些不義之財,就像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些事例那樣;

這個回報也可能是一些虛假的名聲,就像演員翟天臨博士的學術不端事例那樣;

這個回報可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資歷,就像那些花巨資“買進”斯坦福大學的學生那樣;

這個回報也可能只是一次小小的便宜,就像那些在高鐵上將別人座位佔為己有的座霸們那樣。

這樣的回報確實可以讓人獲得一時的爽與滿足的感覺,但它同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04

這個代價可能是現實層面的。

通過弄虛作假,偷奸耍滑獲取私利的人最怕的是時間,因為一個人可以說一次慌,也可以說一百次慌,但不可能說一輩子慌。

假的事情總是有破綻的,一旦這個破綻被人發現,就是這個人前途的終結之時。

從去年到現在,那些人設崩塌,突然“死亡”的人們數不勝數。

這個代價也可能是精神層面的。

簡單來說,通過不當的手段得利的人可能一輩子會活在不安之中。

或許很多人會對這點嗤之以鼻,這也叫代價嗎?

人們總覺得,只有外在的懲罰才是代價,精神上的不安則是無足輕重的。

其實並非如此。

05

小說《追風箏的人》中,主人公阿米爾是阿富汗一個富裕的家庭裡的少爺,他有一個從小長到大的玩伴和“僕人”哈桑。

哈桑忠實,正直,一心守護著阿米爾。

在一次風箏比賽中,哈桑為了捍衛阿米爾的榮譽而被壞人凌辱,目睹此景的阿米爾因為懦弱而選擇了逃避。

事後,由於無法再天天面對哈桑,阿米爾向父親誣陷哈桑偷了自己的生日禮物, 導致了哈桑的離開。

之後,因為戰爭,阿米爾和父親離開了阿富汗,而忠誠的哈桑因為保護阿米爾的家而被暴徒射殺,從此阿米爾一直生活在內心的不安之中。

關於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是,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

06

帶著不安和愧疚去生活,和帶著自豪與價值感去生活,體驗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前者的內心是空洞的,而後者則可以有尊嚴地活著。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安迪冒著被獄警從屋頂推下的風險為獄友們爭取到了一次喝啤酒的機會。

之後,當眾人開心地喝著啤酒時,安迪獨自一個靠在牆上,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瑞德說,我想他之所以這麼做,只是想找到一點做人的感覺。

所謂做人的感覺,就是有尊嚴地活著。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有尊嚴的?

它不是看你外在得到了什麼,堆砌了多少名和利,而是看一個人有沒有良知,守得住底線,更重要的是擁有給予的能力。

07

前幾日看到一個很小的新聞。

蚌埠一個小學生,路過一輛轎車旁的時候發現地上有一個錢包。

他先是敲打車窗,結果發現車內沒有人,於是他就是趴在車頭寫作業,一邊寫一邊等失主。

半個小時候,車主趕來,看到拾金不昧的小學生,車主兩次拿錢感謝,都被這個孩子拒絕了。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在做人這件事上,很多成年人的內心遠沒有這位孩子更富足,同樣,也沒有這位小學生更有尊嚴。

這個世界確實是複雜的,對的路看起來也總是曲折的。

但是,對的路不管有多曲折,它永遠是在正確的方向上。

顯然,那些有底線,有良知,能給予能力的人,才有機會走上這樣一條路,才有機會過上更有價值的人生。


留言互動區

你怎樣看待這次眾籌事件?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