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中老年人的4個養生誤區,養生不成反傷身!

文│阿鵬少爺

人步入老年後,生理和心理都會有所改變,病痛和不適會經常找上門,所以老年人最應該關注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常識”看似幫助老年人養生,其實是誤區,甚至謠言。養生本沒有錯,但是如果人們不擦亮雙眼,對所謂的養生方法不加以辨別,一味從眾,盲目跟風,就可能會給身體帶來種種危害。值得注意的是,下面幾個最坑老人的誤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最坑中老年人的4個養生誤區,養生不成反傷身!

誤區一: 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補鈣應該補得越多才越好。

事實上,如果你攝入的鈣質遠超過了身體的需要的話,那麼這些鈣質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會引發疾病。

誤區二:多吃補品身體好。

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通過保健品來養生,並且過度相信大補的中藥材如人參、黃芪等。實際上,不論哪種保健品都容易出現成分不明、藥不對症、應用過量等弊端。相比之下,食補從日常食物而來,雖見效緩慢,但作用溫和。對於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來說,只需合理安排三餐,食物新鮮、多樣、均衡即可。

誤區三:認為天然的是最好的。

許多中老年人認為,天然的、不經人工加工的食物是最有營養的。其實並不全是這樣比如天然蘆薈中含有某種成分能引起人體腹瀉;黃花菜如果不經過人工處理,其中含有的秋水仙鹼或會毒害人體腸胃道,嚴重威脅健康。

誤區四:飯後百步走。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人把這句古話當作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從醫學觀點來看,飯後,特別是吃飽飯時,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鍊。

最坑中老年人的4個養生誤區,養生不成反傷身!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比較容易出現虛證,適當進補可減緩生理功能下降,推遲衰老進程。但中醫認為,虛則補之,虛還分氣虛、血虛、五臟虛症。有些人沒有氣虛,吃了補品,反而會出現興奮、煩躁,失眠、頭痛、腹脹、血壓升高等症狀,補了反而傷身。對於一般人來說,平衡的膳食足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所以,好好吃飯,不偏食不挑食,也是一種養生的態度。

關注“阿鵬少爺”,每天學一點中醫養生知識,給您的身體做個檢查,帶給您一生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