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趁年轻拼搏撒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人,也有孝顺的,也有不孝顺的人,有的人没办法才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要不要父母送进养老院这事孝不孝顺,谁也不好说,也说不准,因为都不是当事人,父母老了,作为子女,哪怕条件再差,自己勤奋点,养父母到老是没有问题的,就如同我们小时候一样,父母有什么好东西,好吃的,第一时间会想到留给我们玩,给我们吃,在家里走到哪里都带着我们,像有条件的家庭,为何不把小孩送到托儿所呢?而是自己带呢?就是因为爱,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发生什么事,要懂得这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要等到后悔了,才想起父母的爱与恩。


开着爱情摩托


我觉得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2015年,我父亲脑溢血后,因为家里不具备照顾的条件,我们怀着愧疚自责的心情跑遍了本市所有较好的养老院,原以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凄凄惨惨的,可经过实地考察后,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这些养老院窗明几净,分区管理明晰,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还有合唱,绘画,书法,电子琴,广场舞等各种兴趣班,琴房里的电子琴免费使用,每个月还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仪式,有的养老院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给老人种花草果菜,老人们其乐融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每天也有人推出院外晒太阳。)而且养老院的费用也不低,在我们三线城市,公立的,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每月费用大约要8000元左右。做子女的,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愿意出资送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是孝顺是这么呢?不评论他人情况,但就我自己的父母而言,我宁愿自己亲自照顾,家里经济若是因为我没有出去工作而少了一份收入,我也认了,因为我个人觉得父母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恩和爱,我自己实在没办法让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甚至记不清人和事了,还让他们在外,我不敢确保外人会比我对他们更好,久病床前都不一定有孝子,何况收钱办事的人……我想想都觉得那样我父母得多可怜,我害怕别人欺负他们,如同幼小的孩子要是被无良保姆欺负是不懂得表达的,我不可能让我父母有这样被人欺负的几率出现,赚钱方式很多,不能出去打工,我就做自由职业者,总有办法的,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让父母在最需要我照顾的岁月而抛下他们,我做不到。如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找个好点的养老院是关健,医养结合的更好。我妈妈85岁混合痴呆症断后,我把她送进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养老院条件很好,进去2个月,眼睛变灵动了,也会笑了,脸色红润,能自己吃饭,能走动,能自己去大小便,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进去时好太多了。以前她也不愿进养老院的,现在却很习惯。作为子女,在老人去养老院后多关心,安排好一日三餐,多去看望,与护工搞好关系等等一定要做好,私下适当给护工点钱,送菜送零食时 也给护工一起分享,大家增加感情。



柴志剪辑



孝顺的孩子即便把父母送进敬老院,他也会孝顺,不孝顺的孩子,即便让母亲住在自己家,他也不一定孝顺。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不能以老人是否在自己身边来衡量他是否孝顺,因为,有的人真的是身不由已!不去搬砖没法养活家人,去搬砖又照顾不了老人,真的很难两全!再说,现在敬老院设施齐全,又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在那儿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照料,只要孩子经常去看看,也未偿不可。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母亲年事已高,全身瘫痪,刚开始,他们商量着轮流伺候,过了两年,弟兄两个都吃不消了!因为还要工作,还要照顾老人,有时,人在岗位,心在家里,自己也五十多岁的人了,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最后,他们商量着把老人送到了老年公寓,他白天上班,下了班就去陪老人,风雨无阻,从未见断。有一次,我问他:“你怎么一天都不落下,也可以隔几天去呀!”他果断地说:“那怎么行!每到那个点都已成了母亲最大的期盼,我怎能让她失望,再说了,若是哪天没去,她突然走了,我会后悔一辈子的!”母亲最后便秘,无力排下来,他好多次都用手给去掏,就这样,连续几年,直到母亲安祥地离开,他也瘦了十多斤。

因此,是让老人在家里,子女给予照顾,还是去敬老院,应因人而异,希望大家不要道德绑架,谁的父母谁能不疼?无论在哪里,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


春花秋月4780


我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去做手术前只是跟妈妈轻描淡写说了一下,怕她担心,出院回家后发现妈妈瘦了一圈,邻居们告诉我,我走以后,妈妈每天以泪洗面,没有好好吃过一次饭!做事的时候也是会流泪,不知我到底是什么病,每天煎熬!

试问你生病了,儿子会这么痛心吗?当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但真正把我们惦记在心的只有妈妈!当我们生病了老了,如果妈在,她是不会把我们送去外面的,生死都要跟孩子一起的,正如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所以,我不会把老妈送去外面的,养老院,就是一个弃老的合法场所,再怎么难我都要自己带着我妈妈!


SZDYW熊出没


如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找个好点的、近点的养老院是关健,医养结合的更好。我妈妈85岁混合痴呆症断后,我把她送进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电梯房双人间,养老院条件很好,每层楼有护士台,有医生,每天小查房,每周大查房,房间里有一个护工一起住,照顾二个老人,进去2个月,眼睛变灵动了,也会笑了,脸色红润,能自己吃饭,能走动,能自己去大小便,除了记不住东西,其他都不错,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进去时好太多了。以前她也不愿进养老院的,现在却很习惯(我每次去问她开不开心,人舒服吗,她都说好,在胃口好时我让她吃,这样可保留些能量)。作为子女,在老人去养老院后多关心,安排好一日三餐,多去看望,与护工搞好关系等等一定要做好,私下适当给护工点钱,送菜送零食时 也给护工一起分享,大家增加感情。各位亲,对健康人来说养老院是不好,但对失能老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没有办法的事,每个人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的。照顾老人,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等你们养个失能老人5年再来说。等我老了失能时,不想拖累孩子,养老院是我最好选择,无关孩子孝顺不孝顺;等我老了失能时,我要住好点的养老院,我自己会存钱,如不够让孩子稍微贴一点,只要有事时能帮我解决问题就是孝顺,以后发展趋势就是养老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用太计较的。


花开909


不评论他人情况,但就我自己的父母而言,我宁愿自己亲自照顾,家里经济若是因为我没有出去工作而少了一份收入,我也认了,因为我个人觉得父母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恩和爱,我自己实在没办法让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甚至记不清人和事了,还让他们在外,我不敢确保外人会比我对他们更好,久病床前都不一定有孝子,何况收钱办事的人……我想想都觉得那样我父母得多可怜,我害怕别人欺负他们,如同幼小的孩子要是被无良保姆欺负是不懂得表达的,我不可能让我父母有这样被人欺负的几率出现,赚钱方式很多,不能出去打工,我就做自由职业者,总有办法的,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让父母在最需要我照顾的岁月而抛下他们,我做不到。


稻城往事


这个要看老人意愿,看看他是想跟儿女住还是想住养老院。

我身边有一大批想住养老院的叔叔阿姨,之前都是厂区家属院,在一起玩几十年了,慢慢工厂关门,工人下岗,家属院的房子或破旧或拆迁,跟着儿女住在各个小区,无聊啊,没人玩呀,他们约着再过几年一起住养老院去。

我建议是冬天住养老院,夏天回家住,冬天天冷都不愿出门,住养老院聚一起热闹。夏天天好了约着出门散散步也挺好。


素静淡雅


我觉得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2015年,我父亲脑溢血后,因为家里不具备照顾的条件,我们怀着愧疚自责的心情跑遍了本市所有较好的养老院,原以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凄凄惨惨的,可经过实地考察后,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这些养老院窗明几净,分区管理明晰,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还有合唱,绘画,书法,电子琴,广场舞等各种兴趣班,琴房里的电子琴免费使用,每个月还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仪式,有的养老院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给老人种花草果菜,老人们其乐融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每天也有人推出院外晒太阳。)而且养老院的费用也不低,在我们三线城市,公立的,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每月费用大约要8000元左右。做子女的,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愿意出资送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是孝顺是这么呢?


用户6497159063034


由于中国五千年来的家庭养老的文化!养儿防老是最基本的孝道文化,如果退回去十年,一般来说老人是不愿进养老院的,儿女也不愿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就是怕左龄右舍和社会说闲话!说不孝!而当时的养老院入住的老人,确实大多是“五保户老人和三无老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改变,而且养老院的建设和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医疗卫生齐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今天的社会儿女和老人,社会和人们对过入养老院养老的观点逐渐在变化!养老院养老已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当然,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和国外还存在许多的不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观念也有一定的差距,儿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思想观念要完全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改善!老人入住医养结合的大型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一定会最终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点赞👍!


老玩童老赵


这个问题目前在当下社会,还是应该有点纠结的。

二老都健在的话还好说,彼此互相照顾。一方先走一方还在的情况下,问题也来了。

父亲或母亲身体健康,能走能动,是皆大欢喜。但是年岁大了总有那么一天的。体弱了,多病了……,这时怎么办?

儿女们有钱了,请个保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问题是大多数家庭还是承担不了请保姆的开支费用的。

这时候,要照顾父亲或母亲,要么辞工陪她们,要么送养老院,要么不孝。这三种情况不用过多解释,送养老院是上策。

送养老院归送养老院,还得经常去看看。这点很重要。也是评判此时的你孝与不孝的重要参考。送养老院了,经常去看,就是孝。反之,那情况就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