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编者按】谢无量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在书坛独树一帜。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他的“字结体”随性而起,听人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之“孩儿体”,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年),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后易名沉,号无量,别署啬庵。幼承庭训,习古文辞、诗赋,后入南洋公学深造,和李叔同同窗,与马一浮为莫逆之交。参与支持孙中山革命,担任秘书工作。一生曾任教十个大学,在文化教育事业上鞠躬尽瘁,著作等身,涉及多个领域,名重今世。诗文书法尤有建树,所书楹联条幅、册页扇箑,多不加盖印章,风格沉雄俊逸、潇散稚拙。于右任曾赞:“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沈尹默则云:“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谢无量书风乃无意之得,寄情六朝风韵,完全是自然天成。吴丈蜀在《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做出了综合评述:“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工夫。从行笔来看,受锺繇、二王及《张黑女墓志》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尽管他师承这些碑帖,但决不做他们的奴隶,而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创造出自己的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确立了自己的流派。显然,谢氏是书法界中的革新派,是书法创新的先驱。他的字在结体上是听任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决不是有意为之。”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常用印章

谢无量学识渊博,在长期书写中,其书法形成自家体势,全无刻意经营,显得轻松、随意和自然。书法学习方式也多半是读帖,真正对临很少,碑帖并取,锋芒内韬。字里行间耐人回味的韵致依赖于自身学养和天分,其用笔安详自然,不计工拙,结体稚拙天真、清新古朴,错落有致,章法散淡,意趣横生,行墨凝重舒展,透露出浓郁的书卷气。谢无量常与人言“我书自出机杼,非得古人点画”。谢书用笔简约率意,提按弱化,有时并不合法度,流露出自然率真、不假雕饰之美,从形式上来说,看不出某家某派的痕迹。因为无意于法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任笔为体的地方,看起来简单,真正学起来很难,或者说,谢书本身是不可学的,其中所透露出的风神,只能心领神会,不能单纯地从字形和笔画等外在形态上刻意模仿。他的书法已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学养作为底质,所谓“功夫在书外”。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书法扇面作品

如果要尝试对“功夫在书外”加以解读的话,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士人的底色。谢无量始终是以知识分子的身份介入到政治中来,并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操守以及性情展开他的政治生涯,说到底只是一介书生,始终有书生意气的一面,即使置身暗潮涌动的政治舞台,也不时会有性情耿介的冲动之举。中国知识分子有“士”的传统,以经邦济世为人生理想。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正因为传统文人始终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经世抱负,作为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文人只能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注重人品、学识、格调、境界的全面修炼,以此四者,缺一不可。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返璞归真的“孩儿体”书法

二、学人的素养。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实质这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技巧束缚,二是最终超越技巧,谢属于后者。谢无量毕生推崇林泉高士隐逸之风,流露出对魏晋六朝的倾慕,这决定了他的人生态度,自然也决定了个人书法的面目。谢无量书法所呈现出的意境之美可以让人真正领略到学识修养对于书法的重要作用。从技巧上来说,他的字并不是“理想”范本,只能意会,不能照搬照学,不刻意于技巧,遂能游离于技巧之外。而他本人以超人的颖悟能力弥补了这一不足,有造化之功。从气息上来说,贴近晋人。谢无量一些行草书札非常潇洒,注重用笔,抑扬顿挫,而他的自作诗稿,更是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偶尔有一些手札,则流露出率真自然、复归平淡的韵味,在章法上借鉴杨风子、董香光一路,简约空灵、自然疏雅,一时有一时之态。所谓“境生象外”,境离不开“象”,但又不等于“象”。首先在技巧上可以驾驭,其次以个人思想为主导,在规律中创造,才有境界的升华。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写给友人的书信

三、智者的思想。思想引领风格。书法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写字时小心翼翼,努力表现出一种所谓的风格,作品与作品之间就会给人以割裂之感。一旦个人具备了创作的成熟系统,其艺术思想便不一样,无论风格和创作方法怎么变,都不会有脱节之感。现在很多书家做不到这一点,不同书体之间很容易出现割裂,风格变化稍大一点,就有所顾忌。当然,若说任何一个书家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思想无疑不妥,只是多数人思想不成体系。对于书家而言,一以贯之的思想就像串起一串珍珠的线,没有这根思想的线,灵感的珍珠就会散落一地,成不了项链。反过来看,如果做到融会贯通,就能“知一理而解万象”。攻书如攻禅,在悟不在力,书家在创作中的妙悟,源于自身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否定自我,一如老子所云“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对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事件永远新鲜,一生中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否定”就是推陈出新,就是内在合理性不断产生的过程。对书法史来说,也存在不断否定的问题,没有永恒的法,各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方法,不断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就是把陈旧的、不合时宜的部分加以否定的过程。个人与书法史在相互否定中产生碰撞。每个走向成功的书家都有赖于各自的生存与成长环境,关键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并能把持住。如是,个人对自然的、社会的适应性就成为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书家必须敏锐地把握时代潮流。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书法作品

书法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精神传承,有不可言说的部分。分析谢无量的书法,最怕就是“贴标签”,然而现在最喜欢这样做,虽名之曰“定位”,本质乃惯性思维下的“发帽子”做派,弊多利少。谢无量书法被冠之以“孩儿体”,盲目狭隘的归类遮蔽了艺术真谛。人们忘记所讨论的是书法,并不是数学。讨论者喜欢得出一个充分完整的定论,好像一定要给出历史答案。书法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思考应该是开放性的。如果把贴标签的方法用在谢无量身上,归为“文人书法”或“学者书法”之类,难免促狭。一旦陷于固定思维模式,就很难甄别、把握他的创作中的丰富意蕴。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所言:“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第327期】稚子或大儒:谢无量书法漫议

谢无量书法作品

当今书坛学谢无量书风,得皮毛易,获神髓难,拉胳臂扯腿,张牙舞爪,滥用飞白,实质上是形式的异化,不耐看,经不住推敲,原因在于谢书中静穆之气难以匹敌,这是人生的积淀,可遇而不可求。一般人理解起来,常将静与死板等同起来,实质上有霄壤之别。静需慢,慢工出细活。就书体而言,正书显静,行草书显快,但太快了不能入味,惊蛇走虺的草书固然声势骇人,但面对一件篇不盈尺,风格静穆高古的手札,以虔诚之心观摩,则心中的感觉截然不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欲无嗔、平静安详的灵魂。老子《道德经》云“静为躁君”,真正持久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静的,动是爆发力,转瞬即逝,静才是永久的。书法总的来说,形式应该是静的。静则古,静则守势,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才是真正的学书之道。(作者系广东书法院副院长,本文原载《中国书画》第12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