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編者按】李瑞清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不能避開的人物之一,不僅僅因為他是呂鳳子、張大千、張丹書、汪採白等著名大家的老師,更因為他在任清朝兩江師範學堂監督之時,大力改革教育,特別是美術教育,開現了代美術教育的先河。

李瑞清是現代正規美術教育的奠基人、開拓者和第一功臣。他第一個在高等學府中建立圖畫手工課,並聘請國內名家及外籍教師教授繪畫基礎和西畫,培養美術師資,開現代美術教育之先河。他本人也親授書法和繪畫。呂鳳子、張大千、張丹書、汪採白等名家都出人他的門下,潘天壽的成功也因他的繪畫作品之啟導。吳昌碩題李瑞清《古柏怪石圖》雲:“程材中樑棟,歷劫猶崎嶔。邈矣倚天筆,愴然流水音——清道人畫古柏怪石,筆端有真氣,浩蕩如其人也,道人易名文潔,今觀其遺墨,超軼遒上,瓊出塵埃之表,且以韻勝,以骨勝,其襟包所蘊蓄可知矣。”(原畫現藏南京博物院。陳按:“道人易名文潔”應為“道人諡號文潔”。)清末民初,李瑞清也是很有特色的大畫家。然而,曲高和寡,很多人看不懂李瑞清的畫,甚至有人不知道他是個畫家。大家只知道李瑞清是個大書法家,但在各版本的書法史上,李瑞清雖佔重要位置,而其書法成就卻遭到很多研究家的詆譭,這批人都沒見過李瑞清的書法精品。

對李瑞清的介紹也多有誤,故有必要對李瑞清其人做一簡單介紹。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其人格魅力也是其後的高級官員們所不及的。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像


李瑞清,字仲麟(1867-1920),生於清同治六年七月初九日,卒於民國九年八月初一日。其祖籍江西臨川縣,少時隨父李必昌、母陳氏在湖南武陵(其父任長沙司馬攝武陵縣令),讀秦漢文,讀《說文》、《三禮》、《公羊何氏注》等。因其從祖李宗翰是著名書法家和收藏家,家中所藏古代字畫、金石拓本、古籍等頗豐。李瑞清少時便對書畫產生濃厚興趣。“每夜秉燭倚幾,按圖而問”,但當時,他更多的是“習訓詁,鑽研六書”,讀經史,準備考進士。

當地(湖南武陵)一位曾任浙江、廣東縣令的餘祚馨對李瑞清十分賞識,堅認其將來必成大才,於是便以愛女妻之,可惜受聘後不久便死去。餘祚馨又以六女梅仙妻之,在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二人結婚。既婚,僅兩年餘,又以難產死。餘祚馨不顧他人反對,仍堅持以七女妻之,旋又死。李瑞清這時方二十出頭,進士未第,連喪三妻,悲痛之極,誓不再娶。因三女名中皆有一“梅”字,故李瑞清號“梅痴”“梅庵”“梅花庵主”。在《清道人遺集》中,李瑞清《春日元配餘梅仙墓下作》有云:

駕言出南郭,零涕陟重岡。

岡上有孤墳,荊棘互低昂。

……

夙夕誓同穴,永永毋相忘。

……

人居一世間,奄忽若朝霞。

……

顥顥曛霧合,萋萋野草長。

一死不復生,存者徒哀傷。

引領情無極,感慟沾衣裳。

可見他的悲傷。後來,他把三姊妹合葬在一起,名為“梅庵”,並寫了《梅庵悼文》。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如今的梅庵

李瑞清後來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時,即在校園內著名的六朝松旁建“梅庵”為他的工作室,實際上也是還念他深愛的三姊妹。現在,兩江師範學堂舊址東南大學內的六朝松仍屹立於原址,但李瑞清的“梅庵”已不存。現在的新梅庵是後建的。

1891年,李瑞清25歲,在湖南考中舉人,而且中副榜第一。有人說他是江西籍,在湖南考舉是“冒籍”。但李瑞清父親在湖南任官達30年,岳父也是湖南人,這種考試本應有效,然而李瑞清不屑地說“是區區何足爭議。”遂於光緒十九年(1893)回原籍江西重考,又考中舉人。光緒二十年,李瑞清與曾熙一起從長沙去北京,參加會試,二人皆中進士,李因不善院體書法,留殿試。光緒二十一年,參加乙未科殿試,獲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此據李瑞清胞侄——後過繼為兒子李健之女李家松從《江西選拔卷科》中知。我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據“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李瑞清為第二甲第十五名)。不幸的是,李瑞清的母親與此時去世,他回家料理喪事。其後六年,李瑞清隨父親來往於滇(雲南)、湘(長沙)間,自謂:“漂泊年來慣,真同水上鳧。”1901年,李瑞清受雲南總督之聘於書院主講《大學》。期間,獻治國興邦大計,惜為被採納。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兩江師範學堂全圖

1900年,李瑞清39歲,改官道員,分江蘇省試用,攝江寧提學使。兩江總督原為劉坤一,劉坤一於光緒二十八年卒後,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代,劉坤一和張之洞兩人都是主張變法,多次上書要求育才興學,設文武學堂,而且,“首師範,次小學,次文普通中學,次武普通中學,次文高等……次農學,次工學,次勸成學堂,次仕學院”。《清史列傳》卷五十九記光緒二十七年(1901),“坤一偕湖廣總督張之洞三疏奏請變法:一、育才興學之大端,宜參考古今會通文武者四:日設文武學堂……”“疏上,命政務處複議施行。”即於1901年開始在現在的南京興辦“三江師範學堂”,張之洞接任後,正式招生。1905年,周馥接任兩江總督,因省界及經費問題改校名為“兩江師範學堂”,委任江寧提學使李瑞清為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手書兩江師範學堂校牌

李瑞清上任後,即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發現領取高薪的日本教習皆有名無實之徒,“所教非所習”,在日本就無名望,但合約中又規定“非期滿不得辭退”。於是李瑞清親到日本考察當時教育之實際,廣聘積學之士到中國,並聘總教習一名,以監督諸教師之勤惰,重新訂約,解聘無能無名之輩。結果“費減於前,收效尤著,先後畢業者兩千餘人,考最為各省冠”。其辦學之魄力和效果大為同僚所歎服,也為後任兩江總督所讚賞。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兩江師範學堂師生合影


兩江師範學堂初辦時,所有的學生勿論學工、學農、學商都要學圖畫手工。至1906年,李瑞清又程準學部(教育部)設立專門的圖畫手工科,以圖畫手工為專業。這是中國第一個美術教育專業,最早的美術教育機構。以圖畫為主科,包括中、西繪畫及用器畫、圖案畫等;手工則包括各種工藝美術。又以教育為總主科,音樂為副主科,再附以各種普通科。從開始辦學到辛亥革命,共辦兩班,每班學生三十餘人,皆三年半畢業,共畢業六七十人,分派到四川、山西、湖南、貴州、廣東、浙江、江蘇、安徽等地任當地美術教師,影響甚大。隨後,保定優級師範、浙江兩級師範、廣東優級師範等,都相繼開設圖畫手工科。李叔同(弘一大師)等從國外留學回國的畫家,也多在其中任教。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兩江師範學堂校園


1911年(宣統三年)6月,李瑞清赴京參加全國教育會議。回寧後,即遇8月19日革命起事,江蘇巡撫(主管一省或二三省軍政、刑獄的最高長官)程德全被舉為都督,宣佈江蘇獨立,成立軍政府。布政使(省最高行政機構長官,但不管軍事,相當現在的省長)范增祥攜印逃走,大小官吏亦紛紛逃散。獨李瑞清仍率諸生上課如常。兩江總督張人俊中保李瑞清授寧藩司(布政使又稱藩司),以補范增祥之布政使空缺。李瑞清既受命,刻一木印權用,為安軍民,急購米三十萬斛餉官軍,助城守,設平糶局,賑難民。當時提督張勳下令拘殺已剪辮髮之壯丁,李瑞清自出資百金遣送學子們回鄉,又致力保護已剪辮髮之壯丁,請得提督符令,晝夜遣出城外,為國家保存有為青年無數。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繪製的貓趣扇面


11月12日,南京城破,提督張勳與總督張人俊皆棄城逃遁。美、日等領事及一些外國傳教士李瑞清暫避於兵艦,並遣使迎迓,李瑞清嚴詞拒絕,說:“託庇外人吾所羞,吾義不欲生,使吾後世子孫出入此城無愧可矣。”又說:“棄城他去,如臣職何?託庇他族,如國體何?吾寧與闔城百姓同盡耳。”當革命軍到達之日,李瑞清身穿清朝官服,執著大印,端坐堂上,等待被誅殺。但革命軍素敬仰李瑞清,進城之日,高呼:“毋殺我李公。”新軍都督程德全數度挽留,希望他在新政府內做官,同樣遭到他嚴詞拒絕。並說“亡國俘虜,難與圖存”,“如必相脅迫,義不苟活,雖沸鼎在前,曲戟加頸,所不懼也。”臨去之日,召集在寧父老縉紳,移交藩庫內所存數十萬金,及兩江師範學生清冊,語之日:“餘不死,黃冠為道士矣。為之財,寧之財也,幸尚保之。”觀者皆淚下如雨。這時候,他自己已貧無一文了。

李瑞清知道自己離寧之後,一無房產田畝,二無積蓄,等待他的是貧困和飢餓。他當然本可以將他管轄的數十萬金的全部或一部分移為己用,過著終生富裕的生活,而不留給他的敵手。但他的人品和素質、他的高風亮節,決定他不能這樣做。這就是知識分子的人格,乃不分新舊。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書法作品


李瑞清兩袖清風,易服為道士,號“清道人”,以示不忘清王朝。移居上海,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以致他的侄女年方十八,因無錢就醫而死。他悲痛難忍,不得已賣書畫為生。但開始,他的書畫銷路並不好,乃至他的餓的發暈,幾次輟筆。但當袁世凱派人送給他一千二百兩銀子,要他復出時,他又堅決拒絕,並摔銀於地,表示鄙視。

他仍懷念清王朝,其作詩云:“百日攙搶論故國,十年血淚望君門”“草木有榮枯,臣心終不死。”他與詩人陳三立相鄰:“每乘月夕,相攜立橋畔,觀流水,話興亡之陳跡,撫喪亂之靡屆,悼人紀之壞散,落落弔影,仰天欷歔。”(陳三立《清道人遺集序》)

1915年後,他的書名大振,生活略有好轉。1917年張勳扶持溥儀復辟,授給他學部左侍郎之官位。他出於對清王朝的愚忠接受了。復辟失敗後,清道人內心憂憤,一病不起。但據他的學生薑丹書回憶:“民初,張勳挾溥儀圖復辟,榜道人為學部侍郎,峻拒不受。每語吾曹日:清政府腐敗至此,其亡也當然,吾第如女子嫁人,從一而終,豈反民國而猶欲做官者耶?汝等是國家培植之人,教育為國魂所寄,當忠於職守,以振興新國,毋以我為樣。”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繪製的扇面



李瑞清於1920年逝世於上海,享年僅五十四歲。諡文潔。喪事由老友曾熙及門弟子胡小石等料理。因其畢生業績在南京,於是還葬南京,墓在牛首山羅漢泉旁,墓地遍植梅花。(上據《清道人遺集》——內存其弟子寫的多篇《清道人傳》《清史稿》《清史列傳》《姜丹書藝術教育雜著》,以及我指導的研究生蕭瑋暉博士學位論文《清道人研究》等寫成。)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繪畫作品


多數治書法史的人認為李瑞清書法做作,其實並不是真正瞭解李瑞清,甚至沒有見到李瑞清真正的書法。李瑞清對自己在上海所寫的大量書法亦云:“此清道人書也,非李某欲為。”因為他離開南京後到上海為道士,全家三十多口無以為生,經常斷炊,且餓斃,他最心愛的侄女也因餓疾無錢就醫而死,他只好賣字為生,但開始銷路並不好。有人告訴他,“在上海賣字必備三條:一有官帽,你當過寧藩司,不但有官帽,且官很大;二字要怪,你的字太正規不怪,不怪……”所以,他只好抖動用筆,寫出怪字。實際上他不準備出賣的字,皆大氣磅礴,沉雄渾厚,南京師範大學所藏李瑞清書聯“少無適俗韻,生有高世名”即如此。上海李健(李瑞清的學生和胞侄,曾照顧李瑞清)家藏有李瑞清晚年書法四十多幅,有兩丈多長的巨幅,皆大氣磅礴,氣韻流暢,毫無做作之感。藝術水平皆大大超過常見的商品書法。日本人稱李瑞清是“中嶽再世”,“近五百年來第一人”,絕非無故。然而我見所有書法史和李瑞清的各種字帖,以及很多研究李瑞清書法的附圖,皆是哪些在上海賣字時所書的怪字,而沒有一幅是他的本色字。這就大大影響了人們對他的評價。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繪畫作品


李瑞清自己曾言:“餘書幼學鼎彝,學散氏盤最久,後學齊罍之屬,遍臨諸銅器。弱冠學漢分,年廿六始用今隸,六朝諸碑,靡不備究,爾後始稍稍學唐以來書。然從碑入簡札沉槌不入格,始參以帖學,然貼非宋拓初本,無從得其筆法,故不如碑之易得也。”(《清道人遺集 玉梅花書斷》)可見他學書法是下了功夫的。實際上他學鄭文公、黃山谷與何紹基皆甚久,最後納碑入貼,成為一代大家。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繪製的《蘭石圖》


李瑞清的畫也頗具特色,且功力非凡。他一生以臨石濤畫為最多,但皆不似石濤。他早年畫有《富貴壽考圖》,上自題:“富貴壽考圖,臨清湘老人本,姑母大人命畫,侄瑞清學。”畫中松石牡丹用筆流利自然,隨意輕鬆,格調甚高,但皆不似石濤。中國美術館藏有他的《仿大滌子山水》,上自題:“大滌子有此本,題雲:青山本是無情物,寫到荒涼亦可憐。清道人。”畫風也和石濤無關,其實石濤也未必有此本,因為其中題詩並不是石濤的,而是方文(方以智之師叔,龔賢朋友)題贈宣城大家半山和尚的詩。因為李瑞清喜愛石濤,便順手寫上“大滌子有此本”。石濤的畫或瀟灑,或狂野,或縱橫排列;而李瑞清此圖下筆堅實、骨力勁健、銳利中見深沉剛猛之氣,全同於他的書法。樹葉點染也沉著穩健、有秩不苟;設色以花青赭石為主,皆簡淡清雅,如其人。即使是學石濤,而骨力神韻完全屬於他個人的。民國初年,這種畫風是十分獨特的,和流行的海派各家(如吳昌碩、任伯年、虛谷等)畫法完全不同。蓋其人個性休養獨特也。

清道人晚年更借鑑武梁祠(武氏祠)漢畫像石的特點,並用鐘鼎文筆法寫畫。紐約出版的《中國畫收藏》中刊登李瑞清《梅石圖》上自題:“新枝殊爛漫,老幹任屈蟠。一幅鐘鼎篆,勿作畫圖看——湖涵仁兄法家正之,清道人。”全用篆書筆法寫之,高古樸茂,非同一般。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收藏的李瑞清去世前一年(1919年)畫的《古梅圖》上題:“世之畫梅者多稱楊(揚)補之王元章,餘於前賢畫派了不知,酒後戲以鐘鼎筆法寫此古梅一株,觀者當於武梁祠中求之耳。已未正月,清道人。”其梅乾全用鐘鼎筆法緩緩寫出,穩健深沉,清氣、靜氣,格調高古,卓然獨樹,迥出時流。考諸畫史,一空前古。僅此一圖,也可定李瑞清為20世紀第一流的畫家。

吳昌碩的《清道人畫松歌》雲:

濤聲浩浩翻秋空,破壁飛動來真龍;

雲從龍兮龍化松,時雲時雨青濛濛;

畫此者誰臨川李,玉梅花庵清道士;

三日無糧餓不死,枯禪直欲參一指;

我識其畫書之餘,鶴銘天矯龍門癯;

筆力所到神唏噓,有時幻出青芙蓉;

賣字我亦筆尖禿,一日僅飽三餐粥;

墨飲一開難鼓腹,猶自開口笑向天;

羞為阮籍窮途哭,手疲作畫輸蒼然。

氣象倔強撐南山,大夫之封烏可攀;

參天黛色橫斑斕。

張大千去上海拜李瑞清為師,其早期畫法和書法全出於李瑞清,惜其書法出自清道人在上海賣字時的怪字,而且終生沒變出李瑞清的書風。李瑞清在兩江師範學堂時的學生呂鳳子、汪採白等畫法也顯然來自李瑞清。著名學者兼書法家胡小石的書法也來自李瑞清,影響頗大。


【第329期】李瑞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第一功臣

李瑞清與曾熙、陳三立合影


潘天壽花鳥早年學吳昌碩,但學吳昌碩畫的人太多,形成“吳派”,潘天壽要自立門戶,必須跳出“吳派”。他在上海見到李瑞清的畫,得到很大的啟發,後來潘天壽的山水、花卉、人物的畫法都來自李瑞清。比較潘天壽的繪畫和李瑞清的《仿大滌子山水》,師承關係便一目瞭然。而且,潘天壽的“強其骨”就是從李瑞清的“骨力勁強”而來。

李瑞清的主要功績在教育,尤在美術教育。《清史稿》上也特別提到他“攝江寧提學使,兼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他是中國近現代第一位大美術教育家。其他的美術教育家都在他之下。他又是一位大書法家,有特色有功力的大畫家。(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本文原載《畫壇點將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