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北京一枝獨秀,中西部落後明顯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北京一枝獨秀,中西部落後明顯


山川網: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於1994年6月設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對年滿80週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2019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57人,包括資深院士403人;另有外籍院士65人。已故院士213人、已故外籍院士17人。

近日,中國工程院網站公佈201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

發佈之後,圍繞著這531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網絡上引發了諸多爭議。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名單中包括百度李彥宏、王海峰,阿里巴巴王堅以及比亞迪王傳福、浙江大學莊越挺等產業、學術界知名人物。

由於今天討論的重點不是關於個別候選人的爭議話題,所以這裡我們一筆帶過。我們今天想簡單和大家聊一聊的,是這531位有效候選人的地域分佈情況。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北京一枝獨秀,中西部落後明顯


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所以又稱“兩院院士”。

雖然531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還並不代表實際入選,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候選人均為各地區的頂尖科學家或者技術專家。換而言之,這531位候選人的地域分佈,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中國各區域的真實科研實力。

531位候選人中,北京一城即上榜201人,佔比高達37.85%,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還多。這與過去幾年的中國百強大學地域分佈中,北京上榜大學數量長期位居第一(19所大學左右)的地位,高度匹配。

排在上榜人數第二位的江蘇,同樣是中國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集中地。在過去幾年的中國百強大學地域分佈中,江蘇上榜大學數量僅次於北京排名第二(12所大學左右)。

而據此前相關媒體對1955-2017年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佈的統計結果也顯示:籍貫為江蘇的院士人數高達463人,籍貫為浙江的院士人數也高達395人,遠遠超出其他省份。崇文重教的長三角地區,在祖國的科研領域居功甚偉。

而在此次的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上,與江蘇同處長三角地區的上海、浙江兩地上榜候選人數量同樣比較領先:上海上榜39人,數量排名第3位;浙江上榜22人,數量排名第7位。

上榜人數數量排在第4位到第6位的省份,依次是陝西(29人)、四川(23人)、湖北(23人)。這與三省的省會城市西安、成都、武漢分別為中國西北、西南、華中地區的區域教育(科研)中心城市高度相關。

值得關注的是,全國共有21個省級行政區不到10位候選人,16個省級行政區不僅有3人或3人以下(其中包括香港和澳門)。

16個省市分別是:河北、山西、江西、吉林、新疆、雲南、寧夏、甘肅、香港、廣西、貴州、內蒙古、海南、青海、西藏、澳門。

這其中,如果我們排除香港、澳門兩個地域面積較小的特別行政區。其餘的14個省級行政區,幾乎全部都是中國的經濟欠發達省份,絕大多數也均分佈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而唯一的例外,就是河北。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北京一枝獨秀,中西部落後明顯


而河北作為東部沿海省份,人口大省,卻在科研領域表現如此落後,顯然和河北落後的高校資源脫不了干係。在歷年的中國百強大學排名中,河北能夠入圍的高校僅有燕山大學和河北大學兩校,且排名均在80名開外(河北大學更是長期徘徊在100名前後)。

再加之河北全省均處於北京的輻射範圍,尤其是對於科研這樣的人才主導型領域而言,河北幾乎沒有任何能夠留住一流科研人才的能力。

由於這還僅僅是有效候選人名單,未來這份名單中超過85%候選人將被淘汰。就像是電影節的提名和最終獲獎,是兩碼事一樣。在這樣的高淘汰率之下,這份候選人名單上上榜人數不足5人的省份,事實上都有可能面臨著最終無一人入選的可能性。

相比經濟體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彌補,中國各地區間由於優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佈局不均的歷史性因素,導致中國高層次人才的分佈不均衡性現狀矛盾顯然更為尖銳。未來如何找到平衡教育和科研資源分配的新方式,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