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有上市公司计划分拆子公司登陆科创板,在A股是首次

陆续有上市公司计划分拆子公司登陆科创板,在A股是首次

A 股上市制度长期以来是“严进宽出”,上市门槛高,上市后公司业务更新换代却往往要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因此,“买买买”式的资产重组是 A 股公司的“标配”,双主业或多主业经营也司空见惯。但仅有粗放的收购、华丽的故事难以长期支撑股价,尤其是在出现经营无法协同、公司治理不善、商誉爆雷等问题的时候。使得已经多元化的公司只能承受“多元化折价”,很难把资产重新剥离出去。

以往监管层出于种种考虑,并未允许过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再次在 A 股上市的先例。而现在,科创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为此开了一个口子:“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这种“一块资产、两次融资”的可能,在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多家上市公司表达了分拆意向。

例如,从事钛合金材料开发的西部材料,在回答投资者提问和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将筹划分拆旗下的西诺公司、菲尔特公司、天力公司登陆科创板。

根据西部材料 2018 年财报,去年西部材料营收 17.2 亿元,净利润 3672.3 万元,总资产为 38.72 亿元。其中,西诺、菲尔特、天力分别贡献营收 1.96 亿、1.20 亿、3.85 亿,贡献净利润 0.25 亿、0.23 亿、0.24 亿,期末总资产为 4.30 亿、2.78 亿、4.91 亿。

也就是说,三家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占西部材料总营收的 40.8%,总资产占西部材料总资产的 31%。拆分后将仅剩西部钛业支撑西部材料的门面。

像西部材料这样打算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的,还有东港股份及其下的东港瑞云;岭南股份及其下的恒润集团;银邦股份及其下的飞尔康,等等。

从公司角度来说,分拆上市,无非是想提高整体市值和融资。

A 股市场是公认的高估值。例如,360 分拆企业安全业务后,回 A 股以 65.67 元/股开盘,市值一度高达 4440 亿,较私有化时的 93 亿美元估值高了 6 倍多。即使是尚未开闸的科创板,也已经吸引了复旦张江、微创医疗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申请回归。

而对于母公司而言,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可以实现“一块资产,两次融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在英美股市,分拆上市已经是成熟的交易形式,例如 80 年代的美股,也曾经掀起并购浪潮,多元化集团大量形成,到了牛市结束,“多元化”带来了估值折价,推动市场大量出现分拆。

但这种资本运作在 A 股是前所未有的。原因是,首先上市资源本来就很有限,多一个上市平台会带来巨大的融资优势;其次分拆上市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利益输送,尤其是在A股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圈钱”工具;最后,同一种资产在母公司上市时已经融资了一轮,在子公司上市时又融资了一轮,可能带来过度证券化、上市公司“空心化”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