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落地满周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透露哪些信号?

资管新规落地满周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透露哪些信号?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一周年,券商资管业务明显降温。

近日,随着上市券商4月份月度经营情况公布,1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业绩也浮出水面。受整体经营下滑影响,券商资管子公司中有11家4月净利润环比下降,其中4家遭“腰斩”。

前4月营收净利微增

从2019年前4个月的经营情况来看,券商资管整体呈现正面积极信号。数据统计显示,1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今年前4个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11亿元,同比微幅上涨1.22%;累计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涨幅7.7%。

具体来看,前4个月,1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7家公司累计净利润超过1亿元,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如光证资管前4个月净利同比增幅达140.50%,营收同比增幅达79.62%;海通资管前4个月净利同比增幅达99.05%,营收同比增幅达81.68%;浙商资管前4个月净利同比增幅达1153.69%,营收同比增幅达42.25%。

资管新规落地满周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透露哪些信号?

这样的数据表现明显优于2018年全年。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可比92家券商2018年合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81.07亿元,同比下滑9%。

主动管理优势突出

自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通道业务萎缩,券商资管野蛮生长时代结束,以主动管理为标志的资管新时代到来。

从数据可以看出,资管新规去通道、降杠杆,对于资管行业的正面指引效果明显,注重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回归投资本质的券商资管自然脱颖而出。在券商资管业务方面,头部效应明显,排名前20的券商资管业务收入总体占比在七成以上,而且其多为主动管理规模较为靠前的。

有行业专业人士指出,主动管理对于券商资管的研究能力、投资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华宝证券分析师徐丰羽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新资管时代下,资管行业在产品格局、投资者行为和投资者选择方面均会面临重构,券商资管在资金端、产品端和资产端也会产生相应变化:资金来源将更多向个人客户倾斜,产品转向主动管理类私募证券投资产品,同时更加注重主动管理类证券投资能力的培养。

他还表示,在资管行业格局重构的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统一监管标准下重新竞争。券商资管想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应当依靠券商牌照,充分发挥“全业务链”优势,利用证券公司各个业务板块,链接资管业务资金端、产品端及资产端,以证券公司全牌照优势的“不变”应对行业格局的“万变”,逐步回归券商资管“代客理财”的本质。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副总裁屈庆表示:“券商资管业务的3.0版本已经开启,券商资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能否真正输出银行端需要的投研能力。而投顾业务是3.0版本的核心模式。”

他认为,资管行业的本源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既然它是投资业务,投研能力必然也就是其核心的竞争能力。

在他看来,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和券商的合作并不会消失,只会加强。只是模式上从过去的通道和主动管理的模式转向投顾模式,从过去的券商资管帮银行理财投资转向券商资管帮银行等客户培养团队,指导投资。

国际金融报记者 刘新余

资管新规落地满周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透露哪些信号?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募 私募 券商一手资讯

资管新规落地满周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透露哪些信号?

财经新闻纵深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