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政公用工程考點手冊(一)

P1 按道路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的服務功能等,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

支路四個等級。

P1 橫斷面形式:快速路(雙、四幅路)、主幹路(三、四幅路)、次幹路(單、雙幅路)、支路(單

幅路)。

P2 按結構強度分類(參見表 2K311011-2)

P2 按力學特性分類柔性、剛性路面,破壞分別取決於變形和強度。

P2 墊層:改善溫、溼度狀況,強度不一定高,水穩性必須好。

P3 基層:主要承重層,強度、剛度、穩定性,不透水,抗凍,抗沖刷。

P3 面層:承載能力、平整度、溫度穩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聲量。

P3 瀝青混凝土面層適宜層位(參見表 2K3 11012)

P4 降噪排水路面上面層採用 OGFC(大孔隙開級配排水式瀝青磨耗層)瀝青混合料,中面層、下面

層等採用密級配瀝青混合料。

P6 基層作用:防止或減輕由於唧泥、板底脫空和錯臺等病害。

P7 排水基層:下應設置由水泥穩定粒料或密級配粒料組成的不透水底基層,底基層頂面宜鋪設瀝青封層或防水土工織物

P7 面層接縫:縱向接縫與路線中線平行,並應設置拉桿。橫向接縫可分為橫向縮縫、脹縫和橫向施工縫,

快速路、主幹路的橫向縮縫應加設傳力杆

在鄰近橋樑或其他固定構築物處或與其他道路相交處、板厚改變處、小半徑平曲線等處,應設置脹縫。

P8 抗滑:刻槽、壓槽、拉槽、拉毛。

P8 常用擋土牆結構 2K311015

P9 被動土壓力>靜止土壓力>主動土壓力(北大住校)。

P10 特點

(1)露天作業,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專業類型多、結構物多、各專業管線縱橫交錯;專業之間及社

會之間配合工作多、干擾多,導致施工變化多;尤其是舊路改造工程,交通壓力極大,地下管線複雜,

行車安全、行人安全及樹木、構築物等保護要求高。

(2)機械為主,人工為輔;

人工配合土方作業時,必須設專人指揮 ;採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業方式。

P10 附屬:先地下後地上,先深後淺。

P10 填土路基:排水清理填井墳,過陡挖臺階,分層填壓,管涵上 50cm 內禁壓路機。

P11 挖土路基施工要點、石方路基施工要點。

P11 主控項目為壓實度和彎沉值(0.01mm)。

P12 材料要求:不用沼澤土、泥炭土、有機土。

P12 填築要求:分層檢驗填築,兩邊各寬 500mm,最佳含水量。

P12 試驗段目的:確定預沉量、壓實方式、壓實機具、壓實遍數、虛鋪厚度。

P12 土質路基壓實原則(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低後高、先慢後快,輪跡重疊)。

P12 邊緣向中央,超高處內側向外側,縱坡低向高。

P12 碾壓不到的部位應採用小型夯壓機夯實,防止漏夯,夯擊面積重疊 1/4 ~ 1/3。

P13 路基行車帶壓實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P14 路基土性能參數:(孔隙比、孔隙率、塑限、液限、液性指數)

P14 不良土質路基處理的分類:土質改良、土的置換、土的補強。

P15 路基處理的方法 2K311023

P15 基層的材料與施工質量是影響路面使用性能和壽命的最關鍵因素

P15-16 石灰 / 水泥 / 二灰穩定土類基層

(1)共同特點:板體性、一定的強度、幹縮和溫縮。

(2)水泥、石灰、二灰土只作高等級底基層。

(3)抗凍、抗收縮:二灰>水泥>石灰;水穩、早強:水泥>石灰>二灰。

(4)石灰 5℃不增強,二灰 4℃不增強度。

P261-262 質量要求

(1)原材:1~3 級新石灰,使用前 2~3d 消解,≯ 10mm;水泥初凝 3h 以上終凝 6h 以上,超過 3 個月或受潮應檢驗後使用。

P18 土工材料用途:

路堤加筋:採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高路堤的穩定性。

臺背路基填土加筋:目的是為了減少路基與構造物之間的不均勻沉降。

過濾與排水:單獨或與其他材料配合,作為過濾體和排水體用於暗溝、滲溝及坡面防護。

路基防護:路基防護主要包括坡面防護、沖刷防護。

P19 透層(滲透)、粘層(粘結)。

P20 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於 5℃時施工。

P20 運輸布料:隔離、運輸覆蓋保溫、防雨防汙染;攤鋪機前運料車等候(高等級道路 5 輛以上);

10~30cm 空擋等候,被攤鋪機頂推前進卸料。

P20 機械攤鋪:1. 受料斗應塗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 2. 高等級道路,1 臺攤鋪機鋪築寬度

≤ 6m,攤鋪機前後錯開 10~ 20m,兩幅搭接 30~ 60mm,上下層搭接位置錯開 200mm 以上。3. 提前 0.5h~1h

預熱熨平板至不低於 100℃。4. 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

平整度,減少離析。攤鋪速度控制在 2 ~ 6m / min。4. 自動找平。下面層宜採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

中、上面層宜採用平衡梁或滑靴並輔以厚度控制攤鋪。5. 最低攤鋪溫度根據氣溫、下臥層表面溫度、鋪

築層厚度與瀝青混合料種類經試驗確定。

P21 壓實成型:最大厚度不宜大於 100mm;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則由低處向高

處碾壓。碾壓路段總長度不超過 80m;鋼輪刷隔離劑 / 防粘結劑 / 噴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霧狀水,嚴

禁刷柴油;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路段上轉向、掉頭、加水或停留。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

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及雜物

P22 接縫:上下縱縫錯開 15cm(熱)或 30-40cm(冷);已鋪留下 10-20cm 暫不碾壓,作為後續基

準面跨縫碾壓;高等級表面層平接縫。

斜接縫:搭接 0.4-0.8m;

階梯形接縫:臺階銑刨 + 粘層,搭接≮ 3m;

平接縫:機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層厚不足部分,直角連接。清除泥水,粘層油,鋪新混合料,軟化接槎,

先橫再縱壓實。

冷接縫處理:擋板 / 刨槎,刷粘層油,鋪新料。

P23 生產和運輸:提高 10-20℃;瀝青均勻包裹骨料,45s;貯存溫降≯ 10℃;改性瀝青混合料貯存

時間≤ 24h;改性瀝青 SMA 當天使用;0GFC 隨拌隨用。

P24 宜用履帶式攤鋪機;施工溫度應經試驗確定,攤鋪溫度不低於 160℃;攤鋪速度 1 ~ 3m/min;自

動找平,中、下面層鋼絲繩或鋁合金導軌引導的高程控制,上面層非接觸式平衡梁。

P24 初壓開始溫度≮ 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 90℃;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

從路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坡道上由低向高碾壓。宜採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壓路機,不宜用輪

胎壓路機。OGFC 採用 12t 以上鋼筒式壓路機。振動壓路機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

P24 處理橫接縫:應在當天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完成後,在其冷卻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

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3m 直尺檢查),並衝淨、乾燥,第 2 天,塗刷粘層油,再鋪新料。

P26 鋼模板 1m 設置 1 支撐,嚴禁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

P28 開放交通:40% 行人通過,100% 開放交通。

P28 稀漿罩面

P28 要求:攤鋪≥ 200m 的試驗段;施工及養護期間,氣溫應高於 10℃;需儘快開放交通的路段,應

(破乳後)鋪撒一層薄砂保護;能滿足開放交通要求時,儘快開放交通。

P29 驗收:1km 為一個評價路段;主控項目:抗滑性能、滲水系數、厚度。

P30 面層水平變形反射裂縫預防措施:在瀝青加鋪層與舊水泥路面之間設置應力消減層或鋪設土工織

物,延緩和抑制反射裂縫。

P30 面層垂直變形破壞預防措施:局部挖除修補,不需要整塊鑿除重新澆築;使用瀝青密封膏處理舊水泥混凝土板縫。

流程:切縫機結合人工剔縫→清灰→灌縫或防腐麻繩→粘合劑→密封膏。

P32 組成:上部結構、下部結構(橋墩、橋臺、墩臺基礎)、支座系統(傳遞荷載,允許一定變位附屬設施(橋面鋪裝、防排水系統、欄杆、伸縮縫、燈光照明)

P32 術語

淨跨徑:橋墩(臺)間的淨距;

總跨徑(橋樑孔徑):各孔淨跨徑之和。

計算跨徑:支座中心點間的水平距離

橋樑全長:兩橋臺側牆或八字牆後端點之間的距離

橋樑高度:橋面與低水位 / 路面間距離

橋下淨空高度:洪水位、通航水位 / 橋下路面至橋跨結構最下緣

P33 按受力特點分

梁式橋:豎向荷載下無水平反力,抗彎材料

拱式橋:拱圈承重,橋墩、臺承受水平推力,抗壓材料

剛架橋:受力介於梁式和拱式,樑柱結合剛節點易裂

懸索橋:懸索承重,結構輕,跨度大;易變形振動

組合體系橋:連續剛構、梁、拱組合、斜拉橋

P34 按多孔跨徑總長或單孔跨徑分類

P34 行車道位置:上承式橋、中承式橋、下承式橋。

P35 施工預拱度考慮:設計文件規定的結構預拱度;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載引起的彈性變形;

受載後,杆件接頭處的擠壓和卸落設備壓縮產生的非彈性變形;支架、拱架基礎受載後的沉降。

P36 立柱高度在 5m 以內,水平撐不得少於 2 道,高於 5m 時,水平撐間距不得大於 2m ,應在兩橫撐

之間加雙向剪刀撐。在排架平面外應設斜撐,斜撐與水平交角宜為 45°。

應對地基承載力進行計算。

P36 搭設前,預壓地基合格並形成記錄。

支架立柱必須落在有足夠承載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須放置鋼墊板或混凝土墊塊。嚴禁被水浸泡,

冬施必須採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支架通行孔的兩邊應加護樁,夜間應設警示燈。施工中易受漂流物衝撞的河中支架應設牢固的防護

設施。

安設過程中,應隨安裝隨架設臨時支撐。採用多層支架時,支架的橫墊板應水平,立柱應鉛直,上

下層立柱應在同一中心線上。

支架或拱架不得與施工腳手架、便橋相連。

鋼管滿堂支架搭設完畢後,預壓支架合格並形成記錄。

P37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應遵循先支後拆、後支先拆的原則。支架和拱架應按幾個循環卸落,卸

落量宜由小漸大。每一循環中,在橫向應同時卸落、在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

簡支梁、連續梁結構的模板應從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卸落;懸臂結構模板從懸臂端卸落。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側模應在張拉前拆除;底模應在結構建立預應力後拆除。

P37 規定:需做代換由原設計單位作變更設計;吊環必須採用未經冷拉的 HPB300 熱軋光圓鋼筋製作;

澆築混凝土之前應對鋼筋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P37 鋼筋加工:彎制前應調直,優選機械方法;鋼筋宜在常溫狀態下彎制,不宜加熱。宜從中部開始

逐步向兩端彎制,彎鉤應一次彎成。

P38 鋼筋接頭: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優先選擇閃光對焊;當普通混凝土中鋼筋

直徑≤ 22mm 時,無焊接條件,可採用綁紮連接,但受拉構件中的主鋼筋不得采用綁紮連接。

P38 設置:少設接頭;鋼筋接頭應設在受力較小區段,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在任一焊接或綁

扎接頭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 10 倍;

鋼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壓的,按受拉辦理;鋼筋接頭部位橫向淨距≮鋼筋直徑,且≮ 25mm。

P42 預應力筋:預應力筋必須保持清潔。長期存放,必須安排定期外觀檢查;預應力筋存放的倉庫應

乾燥、防潮、通風良好、無腐蝕氣體和介質。存放在室外時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須墊高、覆蓋、

防腐蝕、防雨露,時間不宜超過 6 個月。

預應力筋宜使用砂輪鋸或切斷機切斷,不得采用電弧切割;編束後的鋼絲和鋼絞線應按編號分類存放。

鋼絲和鋼絞線束移運時支點距離不得大於 3m,端部懸出長度不得大於 1.5m。

P42 下料考慮孔道或臺座長度,錨夾具長度、千斤頂長度、焊接接頭或鐓頭預留量、冷拉伸長值、彈

性回縮值、張拉伸長值和外露長度等。

2019年市政公用工程考點手冊(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