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為人父母的你,在家中如何教育子女尊敬爺爺奶奶?

大話西遊402


身教重於言教。

已經為人父母,才知道長輩養兒育女的艱辛。風風雨雨幾十年,一路磕磕絆絆走過來,實屬不易。每每凝神矚目父母蒼老的容顏,內心不免會泛起絲絲酸楚。幼時的無知與任性,給他們製造了多少麻煩,闖下多少禍端,數也數不完。


縱然兒女向他們索取了一輩子,都見不到一丁點兒的回報,他們也會長此以往,沒有責備沒有怨言。即便真有被兒女傷透心的那一刻,他們也只會一忍再忍,躲在角落裡把淚水吞嚥。少年不知愁滋味,由著性子任癲狂,何時在意過父母的感受呢?


如今的自己不再年少輕狂,是因為經歷過太多事、接觸過太多人,思考過,迷茫過,頓悟過,曾經嬉笑怒罵過,也曾平心靜氣過……當我們沉下氣、收住心,親吻嬌妻或擁抱老公的時候,手牽一雙兒女散步公園的時候,就是把兒女的教育問題提到記事日程上來的緊要時候。

生命的代代延續,是奔跑在高度文明的道路上。怎麼能把優秀的道德理念傳承下去,怎樣注重自己的日常言行去感染兒女,應該是我們為人父母后重點思考的問題。要知道,家庭生活的美滿與和諧,家庭成員的互敬與互愛,家庭氛圍的溫馨與甜蜜……就是我們苦苦追求的生活質量。而這個質量的好壞,是由我們平時播下種子的優劣決定的。



教育子女尊敬爺爺奶奶,其實就是讓子女尊敬自己的生身爹孃。在教育子女之前先檢討自己:平日裡是否對自己的爹孃有失尊敬?如果有,儘快儘早改正,不然你沒資格要求子女應該怎麼做。


再者,再多再美的說辭也比不上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古人所云,確實精準。尊敬,是晚輩對長輩最基本的禮節。孫子對爺爺奶奶的無禮,是父輩的失職。如果無視這種行為的滋生任其氾濫,悲劇的故事早晚有一天會降臨在自己頭上。


鄉村微荷


最重要的還是自身作則。百善孝為先,教導孩子孝順,確實應該從小做起。



以前網絡上不是有一很火的段子:孩子的媽媽對自己的父母不好,但孩子父母卻很疼愛孫女,孫女看不下去,直言不諱的說,等她媽媽老了之後也要這樣對她。

這個段子很簡短,卻折射出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如何教導孩子從小做到孝順?“人之初性本善”,小孩是一張白紙,以後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在這張紙上如何作畫很關鍵。但又如何作畫呢?關鍵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為家裡老人端水盛飯、捶背按摩、逗他們開心等等。都是不錯表率,但也要明白,我們做這些的同時,一定要用心。因為,我們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好的模範,更是要真正的孝順自己的父母。


詩經夭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身做則勝過言教。比如,我校教師節發一桶油,命孩子 給奶奶送去。春節了給孩子添新衣的同時 要給爺爺奶奶各選一件,並讓孩子給爺爺奶奶挑選🤓💃✌然後送過去為爺爺奶奶穿上。奶奶生病了,我各處打聽送到最有名的私人醫生處治病,結果又多活了10年96歲去世。爺爺奶奶過世了,我為他她們在永安購買了墓地……。大人做的一切都是在教育著自己的子女 。🤓👵🌹🍎🍷👏👍💯





霞光老太74歲


言傳身教。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首先接觸和被孩子模仿的對象,他們是對孩子影響最深、最大的人。

父母的行為和行動將會投射到孩子身上,這將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影響。為了教育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必須首先成為那種人。

父母平時做好表率,並適時強調。


半刻閱讀


肯定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給老人洗頭,洗澡,洗腳,剪指甲。也讓孩子參與這些照顧老人的事。

孩子不在時,把你做的事情以口頭表述,微信等方式告訴他。

對老人要和顏悅色,不要嫌麻煩,尤其是老人生慢性病的,如糖尿病等。


金鬃毛


以身作則!以身示範!


陳牧393


教育孩子應當從文明禮儀做起,身為父母應當去盡孝自己的父母,從而孩子就能看到並學習和感悟,天底下每一個孩子從出生將臨在這個世界上,他們的眼睛就是一臺攝像機,他們會把看到聽到,嚐到,和感覺到的一切都會記錄下來,便決定著就是孩子心智是否健全,所以說,每一個孩子學會尊重長輩,都要父母自身做起。讓孩子養成尊重的習慣才能明白尊重的基本道德。


天縱博學


父母自己都做到就OK,以身作則,強似講道理。


唐朝溝通教練


教育是一種模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活動,他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作為父母,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更多的在行動上關心和關愛長輩,孩子自然會去模仿,也會成為一個有禮貌、孝敬長輩的人。


鄉村教師之家


家風很主要吧,父母言傳身教,我家沒有特意說要怎麼怎麼樣,孩子一般是看父母什麼樣,他就學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