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嵩山少林學武功 原來民國時期的孩子們也有這個夢

要到嵩山少林學武功 原來民國時期的孩子們也有這個夢

1982年的《少林寺》,是一個神話。當時一張票只有1毛到3毛錢,卻取得1.4億的票房,觀影人次達5億。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少林熱,功夫熱。可你知道嗎,這樣的熱潮,在1930年代的民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要到嵩山少林學武功 原來民國時期的孩子們也有這個夢

1936年蔣介石遊覽嵩山,在會善寺看到兩個面貌清秀、服裝整潔的十二三歲孩子,就問陪同的縣長這是怎麼回事。兩個孩子回答縣長問話,說他們昨天才從徐州來。至於來幹什麼,兩個孩子笑而不答。縣長囑咐寺裡主持,立即把他們送往縣政府處理。

要到嵩山少林學武功 原來民國時期的孩子們也有這個夢

縣長對蔣介石說,由於受近年盛行的武俠電影和小說連環畫影響,經常有很多青少年逃離學校和家庭,從全國各地來到嵩山各大廟院,尋求劍仙俠客、高僧奇人,學武練藝。過去有些僧道就利用這些青少年放牧牛羊,砍柴種地。縣長因此嚴令禁止,各廟院不準擅自收留,都要遣送回老家。

蔣介石的隨行人員也向蔣介石說,在南京看到不少孩子拿著棍棒在街道上學電影裡的情節,胡亂對打,這樣下去確是問題。蔣介石聽了這些話,卻沒有任何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