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替补差其实是伪命题,他们的轮换厚度依然是联盟顶尖

对不起,我在这里又要在“旧事重提”了:勇士首轮对阵快船的第六场,也就是勇士晋级的那一场,我在赛后提到——别忘记勇士也有联盟第一档的轮换厚度。

当我们总是称赞快船的替补如何优秀时,别忘了轮换深度也一直都是勇士夺冠的根本,在有全明星首发的同时,勇士队的替补席从来都是联盟顶尖的存在。

当然,有不少人都对这个观点存在质疑,我也理解很多人为什么在说勇士的替补糟糕,因为我们观察、出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有差异也无可厚非。

勇士替补差其实是伪命题,他们的轮换厚度依然是联盟顶尖

如果从得分的多少去讨论,那么勇士的替补的确差点意思:季后赛至今,他们的替补席场均拿22分,联盟倒数第三,除了伊戈达拉外,替补席没有球员得分超过10分。

如果单单用这个数据去解读勇士的替补席糟糕,那么火箭的替补席也没好到哪里去:每场平均21分,联盟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为什么火箭的替补席在这个系列赛却收到了不少赞许呢?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

这两支球队的第二阵容应该是相同档次的,而且性质也是类似的——更多是强调所谓的执行力,而不是单纯的得分——能得分的球员联盟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能够在季后赛派上用场的即战力,似乎是不容易找到的呢。

香波特顶替豪斯进入轮换的效果显然是被认可的,小里弗斯作为替补在攻防两端的强度也是够的,他甚至一度在火箭决胜时刻的五小阵容里作为主要成员,而像内内、杰拉德·格林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也是有贡献的。

那么,为什么到勇士这里就是变成糟糕的替补席呢?这显然说不通。

勇士替补差其实是伪命题,他们的轮换厚度依然是联盟顶尖

所以,在这里我又要绕回去说我为什么觉得勇士有第一档的轮换:因为这些替补们很清楚自己出场以后的职责,能够理解教练组的战术意图,不需要太多前戏就能进入到体系里并且发挥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执行力。这也是我认为强队和普通球队之间替补席的本质区别。

一项很有趣的数据:季后赛替补阵容正负值第一的是雄鹿,然后是把勒韦尔、丁伟迪放在第二阵容的篮网,然后就是勇士和火箭。

勇士替补差其实是伪命题,他们的轮换厚度依然是联盟顶尖

当然,接下来他们会对上火箭,在这轮系列赛里科尔肯定会缩短轮换,不会给轮换外的球员太多机会,因为这轮系列赛的容错率可能仅次于总决赛。但一旦遇到进入窘境,那么勇士的替补质量也能够满足科尔去进行调整,激活搅局的奇兵,而有多少支球队有这样的资本呢?

上面这段话也是我在勇士淘汰快船的 G6 赛后写的,我觉得套用在这场 G6 的赛后也同样合适呢。今天的比赛,科尔让除了新秀雅库布·埃文斯外的大名单球员全部出场,而且都打了至少五分钟以上。

当然,科尔一直以来都是敢于用人的教练。但是反过来想,是不是因为勇士替补席的质量,才能供科尔这样不断地试验、调整呢?尤其是在一场强度不亚于总决赛的关键战中。

“厨子想做好菜,也要有好食材,你说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