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前傳(二):"柱下史"老子,坐騎何來?

“剖腹生子“的傳說,讓老子這位長著一雙大耳的智者從孩提時代起就浸泡在一片玄機之中,儘管在有據可考的信史中,有關老子少年時代的記載非常少,但民間流傳的故事卻將老子的聰明英武渲染得淋漓盡致。

傳說這一年春上,曲仁裡一帶的村莊,突然發生了一件怪事。村上莊戶人家的麥秸垛不知不覺就不見了,有時一夜之間會少了好幾個。當時,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村裡人全靠這些麥秸來喂牲口,可接二連三的麥秸垛轉眼間就消失了,人們又奇怪又著急。有人晚上出來察看,發現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天邊就出現一道閃亮的白光。一個似虎非虎、似牛非牛高大無比的怪獸就呼嘯而來,一張口就吞掉一個麥草垛。等把場裡的麥草垛都吃完了,只見紅光一閃,那怪獸就不見了。

《道德經》前傳(二):

曲仁裡一帶的人們聽說村裡有怪獸出沒,都叫苦連天,徒喚奈何。可是老子聽說後,卻主動請纓,擔當起了降伏怪獸的重任。當午夜時分,怪獸再度出沒,老子一下子飛身躍起,騎到怪獸背上,雙手抓住獸角,使勁地擰,與此同時,老子又趁勢去摳怪獸的鼻子,並順手摺斷一根樹枝猛地穿過怪獸的鼻孔,一來二去,這頭橫行鄉里的怪獸就被老子制服了,從第二天開始,老子就牽著那頭怪獸給鄉親們耕地。後來據說那怪獸變成了大青牛,成為了老子出行的坐騎,而給牛鼻子穿孔的做法據說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道德經》前傳(二):

而在今天的太清宮鎮,還有一處老子牧牛場遺址。傳說,當年老子馴服青牛的地方就在這裡,由於太清宮人把老子作為自己的驕傲,老子騎的青牛也就沾了光,成了人們祭祀的對象。而好像有意要和這則傳說發生一點聯繫,鹿邑很早就有養牛的傳統,現在這裡還是河南省重點的黃牛繁育基地。牛不僅是人們祭祀的對象,同時也成為縣裡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

老子降伏青牛的傳說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扶危濟困、不畏艱險的勇士形象,而在眾多漫漶不清亦真亦幻的傳說中,我們聽到最多的還是這位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勤于思索的故事。在下面這則“舌存齒亡”的故事中,我們似乎可以尋得老子少年時代的一線思想之光。

據傳老子少年時並不愛說話,但卻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孩子。一天,老子和幾個小夥伴在村邊玩,忽然狂風大作,小草被吹得貼伏在地上,村頭的一棵大槐樹則在大風劇烈地搖擺,隨著一道刺眼的閃電和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劃過,大槐樹的枝椏瞬間便被劈斷。雷雨過後,當老子來到那棵被摧殘得不成樣子的大槐樹下時,卻有了一個令他吃驚的發現:先前還在狂風驟雨中掙扎的小草,此刻卻在迎著陽光頂著雨珠傲然挺立著。

老子回到家裡,將自己看到這一情景給他的老師商容敘說了一遍。年邁的商容張開嘴問道:“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搖了搖頭。商容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點了點頭。“牙齒是剛強的,舌頭是軟弱的,為什麼到老的時候,舌存而齒亡呢?”思索片刻,老子頓頓開茅塞道:“舌正因為柔軟才長期存在,齒正因為剛強而先落。”看到自己的學生如此聰穎,商容笑道:“其實不僅舌齒如此,天下萬物都是如此,你既已悟道,我已傾已所學,無力再作你師傅了。”

事實上,拋開後人牽強附會的成份暫且不論,在這個“舌存齒亡”的故事中,有關老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脈絡已經被呈示出來,那就是“尚柔”。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恰恰就是對“舌存齒亡”這個自然規律的理性提煉。

《道德經》前傳(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弱,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尚柔”,“抱雌而守雄”。對於這個理論,在《道德經》中,老子曾經反覆提及。比如在第七十八章,老子就說過“天下莫柔弱於水,攻堅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又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看來,在整個世界的一切事物之中,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軟脆弱的了,然而除水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夠真正夠得上“攻堅者”這一稱號,因為水具有任何東西都不能使之改變的持之以恆、堅持始終、一往直前的力量,而這也正是我們經常說的“以柔克剛”。

公元前551年,老子二十一歲。就在這一年,風華正茂的老子離開了苦縣曲仁裡,前往當時的周都洛陽。對於勤學篤行的老子來說,繁華的周都洛陽更就如同一座取之不竭的精神富礦,在這裡,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賢士可以心聲互答,有浩如煙海的典藉可以縱觀博覽。短短三年時間,負芨飽學的老子已經由於一名出入太學的莘莘學子成長為周都洛陽頗有見地的學者,而也就是在這一年,老子經人舉薦來到了周都的守藏室做起了一名小吏。

提及“守藏室”這個名詞,我們已經涉及到了一箇中國圖書館的起源問題。那麼中國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藏書的行為呢?

《道德經》前傳(二):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位於河南安陽殷墟一處用來收藏甲骨文的窖坑,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這裡共發掘出了5000餘片甲骨文,這是自清末第一片甲骨文被發現以來的發掘數量較多的一次。在發掘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甲骨呈堆疊之狀集中在一個窖坑中,這樣的堆疊,似乎說明了“存藏雛形”的存在,那麼,這是不是可以說,早在三千多年的商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藏書行為了呢?

事實上,如果刻書有文字的自然物體也算“書”的話,那麼,藏書行為應該說在商代便已出現了。如果說藏書的做法要見於記載才算具體的話,那麼《周禮》的記載就是個憑據了。書上說當的"文獻",都是存放在官方的“藏室”中。除了《周禮》記載得清清楚楚,在《左傳·僖公五年》裡也有“勳在王室,藏於盟府”這樣一段文字,而盟府即司盟之府,即掌管盟約的地方,與《周禮》中所提及的“守藏室”是一個意思,由此看來,中國最早的圖書館應該出現在兩千多年的周朝。當老子在周的“守藏室”當了三年類似圖書管理員這樣的小吏之後,他遇到了生命中唯一的一次提拔。當時的周王給了老子一個“守藏室之史”的官職,此後,隨著這個官職被正式記錄進司馬遷的《史記》,老子也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道德經》前傳(二):

當然,老子這個“守藏室之史”的所肩負的職責不僅僅是看管和整理圖書,他還擔當著一個史官的職責。在西周至春秋時期,專司文件起草與發佈、典籍管理史官已經大量湧現,當時不僅是身為周官的老子,就是周所號令的各諸侯國也都開始設置史官專門記言記事,這些史官對典籍產生﹑收藏﹑傳播和利用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身兼周朝的史官,老子在擁有“守藏室之史”這個頭銜的同時,還有了另外一個十分特別的稱呼——“柱下史”。

《道德經》前傳(二):

這根立於太清宮門前的鐵柱子就是“柱下史”之柱,同樣的柱子在不遠處的老君臺也有一根。都是紀念老子之物。"柱下史"是對老子的尊稱,老子曾任周朝史官,在朝堂上做大事記錄。古代天子尊貴無比,朝廷議事只有他一人坐著,百官皆肅立階下。為了書寫方便,周天子允許老子倚在殿內的柱子上記事,為此,後人稱老子為"柱下史"。據鹿邑縣誌記載,立於太清宮前的這根鐵柱"高八尺,圍尺有八寸,舊志為唐時舊物",本是當時的人們在建廟時留作的一個紀念,後來道教將老子尊為始祖,道士們便把鐵柱縮小為髮簪插在頭上,表示對老子的虔誠和尊敬。對於這根“柱下史”之柱,太清宮鎮的百姓另外還有一叫法,他們喜歡叫它“趕山鞭”。

傳說在賴鄉溝老子住的村子前,有一座大山,山峰陡峭,仰面不見太陽,人稱它"隱陽山"。荒山亂石,雜草叢生,交通極為不便,人們缺吃少穿,百姓苦不堪言。為把大山變為桑田,老子燒煉礦石七天七夜成了鐵,又將鐵燒煉七七四十九天,煉出了一根閃閃發光的鐵鞭。他舉起鐵鞭向大山連抽三下,道道金光奪目耀眼,隨著"轟隆隆"的響聲,大山拔地而起隨風飛向遠方,頃刻間這裡的大地變成了一馬平川,歡呼雀躍的賴鄉溝人從此安居樂業,過上了幸福生活。人們說,由於當時老子趕山用力過猛,將鐵鞭震斷,前段迸落在老君臺上,後段老子隨手扔在了太清宮。

《道德經》前傳(二):

人們美麗的想象拉近的不僅是時空距離,更讓老子這位逝去千年的哲人變得新鮮靈動起來,面對著這根歷經歲月滄桑變得漆黑斑駁的鐵柱,我們為什麼不能展開遙想呢:我們可以想象在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老子,就是靠在這根鐵柱旁飛快地記錄著周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我們還可以想象,富麗堂皇的大殿之下,那雙深邃的眼睛,老子,你已經在醞釀那部艱深奧渺的曠世奇書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