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贷备案新动态的一些分享

4月初,媒体曝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一文,根据监管拟定的方案,网贷机构将按照经营范围划分为全国经营和单一省级区域经营两大类,并提出平台实缴注册资本、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金的标准等。

另外,《方案》还指出,网贷机构不得开展自动投标及其他委托投标业务。

近日,还有一些备案动态。

关于网贷备案新动态的一些分享

1、全国经营实缴资本5亿

虽然上述《方案》尚无官方证实,但多家有实力网贷平台加紧增资的举动,说明这一门槛成为了全国备案的必要条件。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表示,无论是实缴注册金、风险金,还是公司治理结构,试点方案的要求实际上是前所未有的严格,而且实施时间上预留的空间不大。就目前我市互金协会掌握的网贷机构情况来看,九成以上的都达不到这一标准。“试点方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以备案促清退’,这也与目前工作主基调相吻合。”

实际上,据了解,一些中小型平台股东实力较弱,确实无法承担备案成本;还有部分即使能承担,但成本太高,短期内又没有做大业务的环境条件,失去了继续经营的动力。

自4月以来,包括四川、深圳等地官方皆发布消息,合计已有超百家P2P平台退出网贷行业。而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统计,行业在运营平台跌破1000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的平台有22家,实缴资本不低于5亿元的仅有12家。

另外,有北京平台表示,自家平台已完成行政核查。此前消息,备案工作进展较慢的北京将于6月底完成行政核查。

2、3%风险准备金、6%风险补偿金

此前有媒体计算,若一待收50亿元的平台申请全国网贷试点备案,仅实缴资本、风险准备金、风险补偿金三项合计资金就需要9.5亿元,成本太高。

不过,数位平台负责人表示,这种计算系误读。

实缴资本可以作为公司正常的运营资金,也就是说,5亿实缴是可以充当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金。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接入平台数据,截至4月,目前有28家平台待收余额超过56亿,意味着这些平台该3项资金准备需超过5亿。

3、不得开展自动投标及其他委托投标业务

自动投标由于其良好用户体验和分散风险,基本上行业绝大多数平台都有此类标的。

不过目前投标工具的问题也很明显,突发事件容易引起平台流动性风险。去年下半年雷潮,不少正常运营平台遭到挤兑,引起连锁反应,进而进一步导致行业舆情恶化。

所以,这也是《方案》禁止自动投标业务的重要原因。

不过有平台表示,现在在商量后期能不能发布新的自动投标,到期自动退出。

通俗一点,平台计算出X月到期的债权金额,以此发布当天X月集合标额度,到期出借人投资资金由还款自动退出,不需要债转。

实际上,在去年雷潮后半段,部分平台已推出了类似这种投标工具,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