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有什么东西是你一直吃不腻的?

河南交通广播


今天出门,问老妈:有范吗? 老妈说在锅里。

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最爱吃米饭了。

从小到大,我都会嫌弃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肉不好吃,但是我神奇的发现,我从来没对饭说过难吃……

所以我今天出门我不问我老妈了,我问我爸:爸,有范吗? 老爸说在锅里……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斗图大陆


巧克力,特指黑巧克力,怎么吃都好吃。

本来也喜欢牛奶巧克力的,但大学时一个钢铁直男知道我喜欢吃巧克力之后,给我送了一整箱德芙丝滑,43克装的那种,箱子里塞了整整260条。

我怀着无比欣喜激动的心情大吃特吃,

吃啊吃啊……吃啊吃啊……然后……到今天已经过去十年了,我一次牛奶巧克力也没有买过。😳😳

我恨他……

就是他……

成功的消灭了我一人生大乐趣……

哎,,Ծ^Ծ,,!!!


秦大大秦小小


胡辣汤,从小到大吃不厌。作为一个河南妹纸,胡辣汤,水煎包,油馍头都是早饭标配。最喜欢吃的就是胡辣汤,辣辣麻麻的,又有吃头。

大学去周口上学时,西华逍遥镇胡辣汤最有名,还有牛肉包,咬一口,碎碎的粉条和牛肉。满口流香。

老家的胡辣汤,每家店都有不同的味道,不管哪一种味道,都是很好吃的哦。

欢迎大家来河南品尝胡辣汤。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一朵小花6577


还记得初中那是,英语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

什么东西每天吃吃不腻

我左思右想,似乎每样很好吃的东西,吃很多天,天天吃很多,就会觉得腻了

我回答不出来

后来他脱口而出:是米饭。

我焕然大悟,似乎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会吃的米饭,真的就是吃不腻,即使你一两天不吃,过后你还是会想吃。

是呀,米饭,这个不起眼但早就融进了我们生命的东西,往往轻易的就被我们忽略了。



JM大树


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包的大馄饨,妈妈喜欢买点大骨头回来,用高压锅压一下,烧成很好喝的骨头汤作为汤底,馄饨馅一般是荠菜肉的,很香很香。上高中那会,我能一口气吃25 6个,吃完以后要喝两碗骨头汤,还要捞一根骨头碼点盐啃完,才会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

有时候,妈妈还会买点小馄饨皮回来,用剩余的肉馅包一点小馄饨,第二天早上会下给我吃当早饭,那时候,吃馄饨真的是件太幸福的事了。

然而,在我29岁那年,妈妈因病去世了,妈妈跟病魔抗争了将近5年,我从25岁之后,就再也,再也没吃过妈妈包的馄饨和大骨头汤了。犹记得母亲去世前一周,看着我穿着没有拉起脚后跟的鞋子,还用手指着让我拉起鞋跟防止着凉,而那时候,她已经病重的快说不出话了。

真的太遗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何其短暂,真的希望能够时光倒流,再去吃一碗妈妈包的馄饨,再看一眼妈妈的微笑。

很抱歉在这个本该开心的回答里说这么沉重的事,愿所有还能吃到回忆中的美食的人们,好好珍惜当下,能就一直这么吃下去。


二番叨叨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又特别节省。炒菜,盐多油少,汤汤水水一锅炖。


零花钱,那是从来没有的,零食自然也没有。那时候,唯一的盼望,就是过年。


过年就有好吃的了,母亲会切米糖,会炒花生炒瓜子,她弄好这些吃的,就用铁箱子装起来,放到柜子上面。


每次我想吃,就只能等她赏赐;有时太馋了,我会趁她出去干活,搬凳子掂脚,爬上柜子找吃的。


最爱吃的就是,番薯熬汁,和着米泡,切成一块块的米糖了。


番薯熬的汁,又甜又粘,和着米泡,揉成球状,咬不动,只能一点一点吃;番薯汁多的,咬一口还拉起长长的丝线,好有味。


平常都是吃盐吃辣,过年才能吃到甜味,就显得特别珍贵。


长大以后,很多年没有吃到米糖了。



儿女长大,各奔东西,母亲老了,过年便也不再七折腾八折腾了,好吃的用钱都可以买得到。但是同样的东西,再吃,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去年过年,告诉母亲,我要回娘家过。她便自己做了些米糖。


孩子们都不爱吃,只有我吃得像个孩子。香、脆、甜,小时候一样的味道。是我眷恋的味道。


那个味道,并没有比买的高级多少,只不过是多了点妈妈的味道,这多出来的一点味道,是金钱买不到的。


那是我梦里都渴望的母爱。


有书知道


【凉皮】

凉皮是我记忆深处抹不去的一道存在。在老家,从小到大,出门大街小巷,美食汇等只要有饭馆的地方就有凉皮。

我们老家的凉皮准确地说叫酿皮,那口味热辣酸爽,嚼起来口感富有弹性,别说我,我看老家人大多数都一辈子吃不腻这道美食。

不过,离开家乡好多年,现在只能偶尔自己做了。



【牛肉面】

牛肉面是我们兰州人乃至整个甘肃人早上起来迎接新一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人都喜欢在早晨来一碗热气腾腾,热辣过瘾,韧性有嚼劲的牛肉面,那感觉,真的是只有喜欢的人才能体会到。

甘肃人一般喜欢在早上吃牛肉面,中午人也很多,晚上最少。所以,去了甘肃,吃牛肉面要选择早上去排队,早上的最美味。

【肉夹馍】

肉夹馍现在被普遍认为是陕西的美食,但在甘肃也是无处不在。

仅仅是那白馍,肚子饿的时候都能吃上三个,尤其老家那种卷了香豆子叶的饼,也是我记忆里的美好啊。

现在离家很多年,深深地想起,馋那一口,也只能自己做了。不过还好,从小耳濡目染,做的倒也还不错。

说到底,一辈子吃不腻这些东西,一方面是美味,另一方面则是那浓浓的思乡情与记忆深处的一些美好。

不知何时,又能回去重温这些美食呢?

备注: 以上图片均为自己拍摄,肉夹馍和凉皮也都是自己在家制作的,喜欢的话请点赞哦!


小点儿的厨房妈妈


折耳根呀,又名鱼腥草。

这东西,我们老家很多,有野生的,还有家种的,小时候只是大人喜欢吃,我们小孩特反感。

但后来长大了,约莫八九岁时,吃了一次,忽然就喜欢上了,之后不可自拔,再也没有吃厌过。


折耳根,无论是叶子还是根,都是寒木的菜。

我最喜欢吃的方式就是凉拌,放干辣椒,酱油,放点葱,如果有香菜,再放一点,如果有胡椒粉,撒点也可以。如果勤快,还可以再放一点蒜片。

有时,我还会让家人放一点点豆腐皮进去一起凉拌。

吃折耳根的好处

儿时,有一次夜晚感冒,正好一个老爷爷来我家,提着几斤折耳根,听说我感冒后,就说:嗯,吃点折耳根就好了。

就是从那时开始,“吃折耳根对身体有好处”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显然,吃折耳根不一定能治感冒,但清热解毒是有的。冥冥中,我就是认为折耳根对身体有好处。谁知道呢,也许多吃有害处,但我不在乎。

凉拌折耳根,其最大的好处是中和作用,也就是说,桌子上五六个菜,全是油腻的那种,则这样的饭菜就像是缺胳膊少腿一样,难以下咽。放一盘折耳根,你再吃油腻的东西时,就不再感觉那么油腻了,因为中和了。


北方这边的折耳根有卖,但很少,所以有时导致很贵,主要是不新鲜。

我一般是让老家人寄,放冰箱中的保鲜仓里面,效果还不错,冷藏20天没问题。


记得上大学时,一次放寒假,要回家过年了,我母亲打电话来问,过年想吃什么菜。

我说:折耳根,凉拌,最好跟叶子一起。

这是我刚刚凉拌的(2018-11-23)

时不时吃一次,吃出那种辣出眼泪来,或者辣出汗来。

这就是美好的人生了。


寒木钓萌老师


肠,各种肠。小时候家里穷,买一根蛋清肠就算开荤了。记忆中一到冬天,一家四口的晚饭基本都是围着一碗炖白菜,偶尔买一根蛋清肠(现在想想都是淀粉,没有肉),切薄薄的片,弟弟总是夹给爸爸一个妈妈一个我一个,然后才是自己,中途如果我们不夹给爸妈,他们基本不会碰……额,我眼睛有点不舒服,不回忆了。

到现在我都无法拒绝肠,哪怕是那种淀粉色素勾兑而成的一块钱一个的家伙


狮子座傻姑娘


当然是水饺啦,仅此一个,别无其他。

我是农村的,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时候的物质也不是很丰富。说来大家可能不信,平时难得吃吃肉,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肉。

过节的时候,买回来肉,分量不多,舍不得直接红烧了,怎么办呢,做饺子吧。剁馅做饺子,放上各种蔬菜,比如萝卜、芹菜、白菜、荠菜等等,可以整个一大盆,包上好几天。每次爸妈一边在包,我在旁边一边都在说,少放点馅,留着下次吃。饺子出锅之前,爸妈总会盛一个给我尝尝,美其名曰看看熟了没有。我总是急吼吼的吹了两口气,一口吞下去,还没来得及尝出什么味道,就进了肚子里。哈哈。

这种味道,就这样,从小时候开始,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后来离家读书,到县城上了高中,出远门上了大学、研究生,直到现在工作。这过程中,吃过好多好多饺子,也见识了不同种类的饺子。到外地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羊肉和牛肉都可以包饺子,而且味道同样那么鲜美;知道了有西红柿馅的饺子,有香菜馅的饺子。更神奇的是,南方人的大馄饨,竟然跟我们北方小时候吃的饺子一模一样。

人在外面,每次想家的时候,总想吃点饺子,开心的时候,想吃饺子,过节的时候,想吃饺子,就连难过的时候,也想吃饺子换换心情。出差在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喜欢找个饺子馆解决自己的伙食。不管是什么馅的饺子,我都是那么爱吃,我想这一辈子,这种情结是不会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