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可以把尿?要注意什麼?

陳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會刻意的訓練寶寶把尿,尤其是老年人,認為把尿可以節省尿布,讓寶寶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過早的把尿,並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由於寶寶早期大腦神經發育不全,還無法用大腦去指揮腎臟排尿。這個時候呢,我們應該順其自然,不要強制寶寶並刻意的去把尿。當寶寶的腦神經和腎功能發育到一定階段後,他自然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尿尿。如果刻意把尿,容易影響寶寶的腎功能發育。由於把尿的時候會把寶寶的腿往兩邊擴,這樣也很容易影響寶寶胯關節的發育。

那麼什麼時候去給寶寶把尿呢。大部分寶寶會在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對尿意開始由感知。才能有感覺上廁所的身體信號。這時候寶寶會說“媽媽,我想尿尿”。到那時候寶寶才真正準備好,把尿訓練也可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那麼我們把尿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

首先,給寶寶把尿是一個持久戰,家長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寶寶不小心尿褲子的時候,不要責罵孩子,要給孩子足夠多的鼓勵。不要讓孩子把尿的時候具有壓迫感,以免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平時可以給寶寶多準備幾條褲子,隨時用來準備換洗。

其次,對於寶寶把尿這件事情,也不要過於較真。不一定時時刻刻都要去給寶寶把尿,比如說晚上睡覺或者是出去玩兒,也可以給寶寶帶上尿不溼,這樣會更方便一些。

最後,千萬不要強迫寶寶把尿,一定要按寶寶的意思來,並且要積極的開導寶寶,讓寶寶感覺到把尿其實就是一件好玩兒的遊戲。這樣寶寶才不會對把尿這件事情有反感,才能更有利於寶寶養成尿尿的習慣。


伊貝育兒園


把尿這個問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把和不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可靠的科學根據。反正我女兒小時候就沒把過,包了尿不溼大人小孩都省事,在寶寶差不多一歲半左右,鍛鍊她自己去小馬桶噓噓了。當然,這個過程沒那麼容易,小孩子憋不住尿,經常尿褲子的事情也會經常發生。



那麼,把尿是否對孩子有影響?

1.精神壓力

我是不建議給一歲之前的寶寶把尿的,過早的把尿對寶寶來說精神壓力很大,明明沒有尿卻要被強迫拉噓噓,寶寶會有牴觸心理。

2.影響發育

如果長時間把尿,將有可能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把尿會讓孩子對指令排尿,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而排尿,長期如此,會導致孩子憋不住尿。而且把尿的姿勢也不適合骨骼處於發育階段的寶寶,對孩子的腿型可能會有影響。



那麼,如果要把,什麼時候把尿合適?

1.寶寶骨骼發育比較完善時,因為過早把尿容易對寶寶脊椎、髖關節造成影響。

2.當寶寶聽得懂大人的指令,知道不能把小便拉褲子上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把尿了。

3.在某個時間段,寶寶是一定要尿尿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把尿。

比如說寶寶每次喝完母乳就要尿、寶寶睡醒第一件事情就是尿尿,媽媽可以多觀察幾次就會發現寶寶的這種規律了。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寶寶少包會尿不溼,讓屁股透透氣,也就沒那麼容易紅屁股。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希媽育兒


寶寶多大才可以把尿?要注意什麼?

寶寶多大開始把尿的問題,老人和年輕人爭論了好久。

我家的情況

拿我家的情況來說吧,大寶那會兒3個月就把尿了,那時候也沒經驗也沒知識儲備,老人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二寶這時候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說把尿不好,就告訴老人不要把尿,順其自然就成。老人們呢嘴上答應著,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也會得空把個尿。到二寶4個月時偶爾把一下,到8個月,正值夏天,把尿就是司空見慣了。


有一天,婆婆回來跟我說“鄰居說讓你到網上查查還能穿紙尿褲嗎?這大夏天男孩子捂著可不行。”我說沒事,人家老外一年四季帶著紙尿褲也沒說有事的。

婆婆就在家裡給穿紙尿褲,到院子裡就給脫了。孩子也不能咱一直自己帶著,就這樣默認了。不過冬天到了,又給二寶穿上紙尿褲,把尿這事就擱置了,終於不用糾結了。


寶寶多大才可以把尿?

關於把尿不把尿,現在的理論幾乎就是一邊倒:不把尿不把尿。

道理是這樣的: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還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把尿還為時過早,會對寶寶的脊椎造成損傷,強行把尿還會引起寶寶緊張性尿頻。把尿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晚上給寶寶把尿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一般等到2歲半,寶寶才能夠自己控制大小便,1歲以後開始訓練也是可以的。

從這個道理來看,1歲以上的寶寶是可以把尿的。

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媽媽總結出了寶寶尿尿的信號,嘗試給寶寶把尿,寶寶不抗拒的話也是可以的。抗拒說明寶寶還沒有準備好,不要強迫把尿。

寶寶要尿尿的信號有:忽然站著不動、打了一個冷戰、拉媽媽去廁所、抱著他他自己往下跑等等,慢慢就自己總結出規律來了。


2、有時給寶寶把尿,會發現一個現象,寶寶打挺就是不配合,或者一放到床上、沙發上、車子上,他就會尿,這說明寶寶不喜歡被把尿,就順其自然吧。

總的來說,把尿不尿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1歲以內儘量不把尿,1歲以後嘗試著開始,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適當的訓練就可以了。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糖果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寶寶多大可以把尿,是給寶寶用紙尿褲還是把尿,這是新手媽媽和奶奶姥姥經常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紙尿褲的優缺點和把尿的好處和危害。

早早把尿的危害

老人一般都提倡給寶寶早早把尿,讓寶寶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不過早早把尿不僅不能養成好習慣,還會對嬰兒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寶寶滿月後就開始給寶寶把尿,即對寶寶髖關節的發育不好,也容易造成寶寶脫肛和肛裂等現象,到時為時已晚。

嬰兒期把尿,也可能造成長大以後痔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對小嬰兒把尿,寶寶的括約肌鬆弛,非常容易形成直腸從肛門突出的現象。這時就會增加排便的困難程度,長此以往,肯定對身體有很大危害。

多大可以嘗試把尿

一般寶寶到了2歲左右,家長可以嘗試不帶紙尿褲,慢慢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這個月齡的寶寶括約肌雖然沒有完全發育,但是寶寶的意識清楚,可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如廁訓練很有幫助。

寶寶有尿的小信號

如果平時爸爸媽媽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寶寶有尿時身體也會發出小信號,比如有的寶寶會打激靈,有的寶寶小腿會來回晃動或者夾緊,這些情況一般就是有尿了。有的寶寶睡覺時如果有尿了就會來回翻身,或者扭動身體,哼哼唧唧,都可能是有尿了。爸爸媽媽要留心觀察,及時發現寶寶的一些症狀。

紙尿褲的優點和缺點

紙尿褲是一種消耗品,不過紙尿褲的衛生情況不用擔心,因為紙尿褲是一直更換的,所以減少了尿液在寶寶屁股上殘留的時間。而且用紙尿褲寶寶一整晚都不醒,可以給寶寶一個好的睡眠。用紙尿褲要做好小屁股的護理工作,也要及時更換,否則容易造成紅屁股的情況。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糖果媽媽,每天為您推送安全實用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糖果媽媽


家裡有2個寶寶,大寶4歲,小寶2歲不到,從未把尿過。


個人認為把尿產生的原因:

在紙尿褲發明以前,小朋友會直接把屎尿直接拉到褲子上,會增加帶娃的工作量!以前貧窮,如果多拉幾次到褲子上,連替換的都沒有!如果在冬天,洗衣服洗床單那可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所以把尿這個事情多多少少由於以前貧窮,給我們老一輩人帶來的守舊的行為!您想想看,如果在大夏天,大白天還會有誰會給娃把尿,一個開襠褲穿著就任他跑了!


而且把尿,小朋友容易肛裂,而且肛裂的後果是寶寶容易受感染生病!不但如此,長大後有肛裂過的小朋友,還容易得痔瘡!所以說我個人是不提倡把尿的!


但是不把尿,我們必須做好培養小朋友自己便便的好習慣!比如買一個可愛的小馬桶,用一段時間,來告訴寶寶們,那個是可以用來便便的。久而久之,小朋友就會養成自己便便的好習慣!

親身經歷告訴我,家裡大寶1周5開始培養自己便便的習慣,到現在4週歲,都是自己找到自己馬桶開始便便!連半夜起來,自己都會去找自己小馬桶尿尿,根本不需要我們!

小寶男生現在1周8了,也正準備開始培養他自己便便的習慣!

可以培養寶寶自己便便習慣,何須還要去把尿呢?您說對嗎!


嬰貝坊育兒


關於寶寶“把屎把尿”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家庭婆媳爭論的一個焦點話題!

歲數大的婆婆堅持從小(2~3個月)就要給寶寶“把屎把尿”,認為這是傳統留下來的東西,能夠讓寶寶早一點自己控制大小便。

年輕的媽媽堅持不給寶寶“把屎把尿”,要到2歲以後,才會教寶寶如何入廁,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生長。

到底哪個對?

先了解年輕媽媽為什麼要反對“把屎把尿”?

大體上可以總結成以下3方面的原因:

1. “把屎把尿”不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主流入廁訓練方法。

2. “把屎把尿”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3. “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很多危害如:便秘、肛裂、直腸脫垂、心理損傷等。

其中最後一條可能是導致年輕父母不願意“把屎把尿”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這些危害真的存在嗎?

便秘、肛裂、直腸脫垂這些危害其實和“把屎把尿”之間並內有直接的聯繫;從發病率來說,把不把便秘的發病率都是一樣的;從發病原因來說,肛裂大多是便秘所致,直腸脫垂與先天發育等有關。

另外在心理上如果是強制的、在公共場所等給寶寶“把屎把尿”確實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心理損傷,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其實並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心理上的損傷。

難道要推翻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主流入廁方法?

其實並不是,因為上面雖然解釋了“把屎把尿”的一些危害,但這畢竟只是一部分,是不是一定沒有任何危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沒有更多的科學證明“把屎把尿”更科學的前提下,我們更應該提倡的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主流入廁訓練方法:

時間是:寶寶到了1歲半至2歲。

條件:能走、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要還是不要?)、能模仿大人等。

如果上述條件基本滿足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坐便器,讓寶寶知道這是臭臭去的地方;慢慢訓練他在坐便器上進行大小便。

有人可能更願意“把屎把尿”,畢竟我們處在一個傳統的大環境下。

在開始的時間上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明,有些家庭可能在出生後或者是出生幾個月經開始。

但是要2點要注意:

1、不要強制“把屎把尿”,寶寶有排便信號時“把”最好,如果在“把”的時候寶寶明顯抵抗、哭鬧,要及時終止!

2、不要在公共場所“把屎把尿”,寶寶也有隱私!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不用刻意的去把尿,寶寶一歲了,再等半年差不多寶寶想尿尿時就會說了,一般一歲半左右寶寶大小便就會說了,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會表達自己想尿尿了。



把尿對寶寶不好,首先,當寶寶不想尿尿時,家長強制把尿,寶寶會抗拒。其次,長期把尿,容易導致寶寶脫肛。第三,把尿會讓寶寶對指令產生條件反射,一把會尿,有時並不是因為膀胱充盈了想尿,長期這樣,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更容易尿頻。

因此,寶寶最好不要把尿,等寶寶大點,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可愛的小馬桶,等寶寶表達想尿尿時,讓他坐到馬桶上,慢慢的寶寶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