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pi15131788784


這個世界上存在四個東西,它們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動又靜,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們分別是

薛定諤的貓(貓生死疊加),王陽明的花,惠能的經幡(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貝克萊的崖(我閉上眼睛,世界就沒有懸崖)。這些東西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人是如何認識世界的。


當我們不去觀測這個世界,那麼世界是不為我們所知,也就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所有的知識來源在於我們對世界的觀測,經驗到的認知。


什麼叫做經驗到的認知呢?就是如果你看到一萬隻烏鴉,發現它們是黑的,於是你就可以判斷烏鴉是黑的(這叫歸納推理),然而第一萬零一隻烏鴉到底是不是黑的我們無從知曉。因為這時候,你的眼沒有睜開,仁者心未動,花與汝同歸於寂,狀態疊加。


這種認識論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唯心主義否定一切客觀存在,真的認為閉上眼就沒有懸崖,這是白痴也不會做的事情,何況是王陽明這樣的人!相反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認知論,它告訴我們這個宇宙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的世界,就是說心外無物!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 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就是說這個世界,必須要有客觀的存在和我的認知才是完整的世界,是人們能夠了解的全部!


說到我們認識到的世界,還不夠!既然“天地鬼神萬物”和你的心是一氣流通的,那你的心自然是和世界的良知就是“理”一氣流通的,你心中就有良知就有理(這是王陽明與朱熹的不同),所以你要可以發現自己的良知,然而光發現良知也是不夠的,你要知行合一“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你不斷的知行合一下去就能成聖。


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觀測的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醫學不就是這樣的!大量的臨床觀測(這是知行合一),作出一個藥物,運用到實踐中去,同時觀測(這又是知行合一)永遠這樣循環。這樣我們就可以斷定第一萬零一隻烏鴉是不是黑的,也就向那最終的事物本質越走越近!


目西


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但是教科書卻將其扣上“主觀唯心主義”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實我們熟悉的還有一句類似的話,六祖惠能年輕的時候,當時風吹起幡動。於是大家討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只有惠能不緊不慢說了句“仁者心動”。看,這和陽明心學多麼類似!禪宗和心學作為中國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麼能輕率斷定為封建迷信呢?

具體來說,是不是風和幡都沒動,只有心動?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為人看才鮮豔起來?其實並非沒有道理。雖然這個世界存在是客觀的,但是這個客觀世界也是由我們主觀意識所感知的。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當然也有世界,但是這個所謂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感知。



其實,唯物和唯心,更應該視為看問題的兩種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義”。根據唯物主義的說法,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唯心主義則相反的說法。但是物質和意識,第一性和第二性並非是絕對的,而是看以誰為起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從物理學說也是相等的。

所以,陽明心學是一種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是陽明心學的著名論點,按禪宗的說法,算是一個著名的公案。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沒有發現這朵鮮花的時候,你的內心中並沒有這朵花的影像,這朵花實際上在你的內心和視野裡是寂滅而不存在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才清晰的開在你的內心和視野,它的形狀與顏色才變得清晰明白、生動起來。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見時歸於寂滅,見到時煥發生機,此花從來不曾獨立於你心外。

在我看來,陽明心學算是中華文化的哲學之大成,跟禪宗的“明心見性,直指人心”有同工異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話,其實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諦。我們一直困惑於一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到底世界為我而生?還是我跟所有人一樣只是時空的過客?



這幾個問題應該是哲學的終極思考,其實陽明心學的心外無物可以解答這幾個問題。世界原本舍我無他,看似紛繁錯綜的大千世界,關係如網,糾結綿密,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締結的一場夢幻而已。猶如長夜夢中,各種稀奇故事,奇異場景,似曾相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覺醒來,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歷程中,起伏跌宕,峰頂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費盡終生業力,臨了大限一到,兩腿一登,南柯一夢而已。人生與夢唯一不同的就是時間的長度而已,或許,你以為的真實人生,不過是夢中之夢而已。說白了,就是人生如夢,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場幻象。

人死,心滅,萬象如風而逝,我若去,世界已滅。心外無物,心死,世界寂滅。關於那個我是誰的哲學終極命題回答起來也就明瞭多了:我即心,從心來,隨心滅,世界因心而生,心與世界因我而滅。


明德山人6998


有一天王陽明和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的一朵花,打著機鋒說:

你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難道你的心讓這朵花開,這朵花邊開;你的心讓這朵花謝,這朵花便能謝了麼?

王陽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當你沒有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無色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現其原有的顏色來。其實這朵花一直存在於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論調”,其實是把哲學和科學弄混了,所謂“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只是馬克思提出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的哲學是沒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馮友蘭先生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書本上的哲學並非科學,並不能達到哲學家想要表達的高度”。

哲學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為“王陽明認為,你沒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話,那就很難說清你到底是把王陽明當傻子,還是把古人當傻子,還是把自己當傻子了。

王陽明學說認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與其相對的朱子理論認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藉此抨擊其為唯心主義思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同一部電影,有人覺得超好看,有人覺得超難看,有人覺得一般般,這是為何?

對於這種看上去很玄的話,不要著急下判斷,不要排斥,試著去理解,無論你的結論是什麼,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史味人生


我想到了量子力學領域一個著名的思想性試驗“薛定諤的貓”,或許可以和這句話相互驗證。

將一隻貓關在密封的盒子裡,盒子裡有足夠的食物飲水空氣和一瓶連接機關的氰化物氣體毒藥,放射性原子經由電子開關控制毒藥瓶上的錘子,原子核一旦衰變,則電子開關觸發錘子擊碎毒藥瓶,進而釋放氣體毒死貓。原子核的衰變是一個隨機事件,所以我們不知道貓在任何時間點所處的真實狀態,但按照生活經驗,我們可以推測出貓在任何時間點只有活和死兩種真實狀態。在薛定諤方成的量子力學表述中,則只能說,貓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貓既死又活顯然違背邏輯思維,但又符合不確定原理的客觀規律,那麼如何才能明確知道這隻貓究竟是死是活呢?答案是,在觀察者打開盒子的一瞬間,則貓從活與不活的疊加態立刻坍縮成一個唯一現實。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你不去觀察盒子中的貓時,貓永遠處於活與不活的疊加態。你不去看花時,花的狀態對於“你”這個觀察者來說,也是混沌不確定的,是開了?是敗了?還是被別的觀察者採了?“你”當然可以推測花要麼開了要麼敗了要麼被採了要麼還在,但“你”不去觀察時,花的疊加態對於“你”這個觀察者永遠不會坍縮成現實。

你去觀察盒子中的貓時,會看到唯一現實,或者原子核衰變貓已死,或者原子核未衰變貓還活著,或者原子核未衰變貓被你氣死。同樣的道理,你去看花時,花的狀態也就變成了唯一確定狀態,開了敗了有沒有被採顏色鮮豔否氣味怡人不,相對於“你”這個觀察者,花的一切就“明白”起來。

貓的生死和花的最終狀態都是由於觀察者進行的“交互”作用才坍縮成唯一結果,這被我們認為是唯心主義,這當然是唯心主義,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辯證的唯心主義。

把貓的生死和花的狀態看做單獨的系統,則貓和花都只有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態,死或生,在或不在,這種狀態取決於原子核是否衰變和花的“自然”環境,這個系統的現實不與“觀察者”是否“交互”存在聯繫。但對於“觀察者”來說,觀察這一“交互”最終導致貓和花所處的疊加態坍縮成唯一現實,側重於描述對象主體的不同,這樣的說法也是“客觀”正確的。

相對於量子力學的疊加態和“觀察者”影響真實存在,宏觀世界的“觀察者”理論則稍顯“證據不足”。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還請惠賜斧正。





風雲散士


《傳習錄》中有關的段落如下: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說這些話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點出一個主題:“天下無心外之物”。再說得直白一點,王陽明的意思是說“萬物唯心,心在物在,心不在則物不在”。

而大部分人認同的則是“唯物主義”,物質和宇宙一直客觀存在,不因為人的心神而變得不存在。

舉個例子,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不過幾百萬年,而地球本身存在就已經四五十億年了,難道說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不在嗎?顯然不成立。

宇宙萬物客觀存在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在看待“客觀存在”的問題上,是錯誤的。舉個例子,某人是個盲人,天生看不到東西,難道說在盲人的心裡面,世界一片空白,不存在嗎?

這個結論顯然無法成立。試舉下面的一個場景,盲人要吃飯喝水,盲人看不到飯菜和茶水,但一樣可以靠手去摸索,你王陽明能說“你未看此飯菜與茶水時,此飯菜與茶水同歸於寂;你來看此飯菜與茶水,此飯菜與茶水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飯菜與茶水不在你的心外嗎?”

你看他說完了會不會討罵或者是討打。

再說得深一點,萬物都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組成,我們肉眼看不到這些基本粒子,我們就能否認這些基本粒子的存在嗎?這顯然也不成立。

認知能力與“心神”有關

如果不談宇宙萬物的客觀存在,只是探討人的認知能力,那麼王陽明說的這番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說得還不夠透徹。

人的認知能力,不是由眼主導,而是由大腦和心神主導。眼睛只不過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和手腳、鼻子、顯微鏡一樣,真正在背後起作用的是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而這一切,就是我們俗稱的“心神”。

有個成語叫做“熟視無睹”,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用心去感受的時候,看到什麼也不會留下任何印象。

小學時候,很多人在課堂上做白日夢、開小差,老師在臺上講著,底下開小差的同學眼睛也瞟著黑板,但是老師講了什麼,完全沒聽進去,一問三不知。

這就是沒用“心神”,神遊天外了!

所以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說那些開小差的學生:“你未用心聽講時,此知識與你同歸於寂;你用心來聽講時,此知識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知識不在你的心外。”

為什麼“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此花如在你的心外,那麼你用心不用心都能感受(這顯然不現實)。只因為此花在你的心內,你一用心,此花的顏色香味就能再現出來。

這就涉及到人類的認知模式這個問題了,我們說起來“花”,腦海裡就能浮現出“花”的樣子,氣味甚至更多的細節。而人類腦海中“花”的概念和印象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暫時沒有徹底答案的問題。

在認知人類學的研究中:

調查發現,許多分類(categories)圍繞“原形”(prototypes)組織,原形賦予分類以突出特點(salience),使它能夠影響記憶和推理。--這一領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語言學家在進行,認知人類學家主要從事“圖式”(schema)研究--圍繞圖式如何與行動發生聯繫展開討論。在認知人類學家眼裡,圖式不同於原形(由特定預期組成),是一種關係的組織框架,作為高度一般化的文化知識結構,它需要具體細節來充實。

那麼原型這個概念如何在人的腦海心神裡建立出來的,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也許王陽明說得對,我們心中“花”的原型,一早就在那裡了呢!

《道家密藏黃帝內經》談無語註解

見。所見。見不見。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見見也。乃謂常見。

見者有二。目之所視為所見,心之所視為見不見。精注於目,所以能目見,神運於心,所以能心見。所謂不見見,是莊子說“目無所見,耳無所聽,心無所知”,精神內守。因此用神而見,精神乃衰,凡愚之人以見見為喜,則不知見見之害;以不見為憂,則不知不見之福。所謂見見,是尋常之見。

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

見而明,所以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是明白因何所見。明見見之理而不拘泥於見見之理。可謂由見而得道忘形,得道忘意。

故見見者。有。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

所以知眼見心見者。為有之範疇。不知眼見心見者;知眼見心見而不用者。亦屬有之範疇。

非不見。見者。

心神一體,如鏡反照,渺渺乎忘神所在,是真見者。

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

有物不能目見。能見此不能目見之物者,能知其所能見不見乎?知藏而不用,神乃不絕焉。

是以。見見者。陰也。不見見者。陽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見見。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

是以。眼所見者,陰也,體之用也;眼所不見而能心見者,陽也,神之用也。心不用而可見萬物者,陽中之陽,近於道矣;眼所見,見而無物存於心,見而無擾於人神,熟視無睹者,見尤未見者,此為存其神之機,得一陽而復者,是陰中之陽也。

不見見。工也。不見見見。神也。

知而不用,存而不用,知眼見心見而不用者,是下工之技,終非大用;不用心、眼而見者,是神之技,《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神者道之大用也。

若(髟付)。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恆生之主也。然哉。

若夫,陰陽之道,生機之樞紐也,天地之綱常也,恆生之主宰也,然哉!

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見而不見者也。見乎見。不見乎見。不見見者。見矣。

眼見而心盲者,不可謂能見而不見也,亦非知眼見心見而不用者。眼能見,心能見,以至能心眼不見而見者,真見矣,其真實不虛,其見道矣。

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道也。見見而不見見見者。常也。

是故天之道者,以其精微之變,心欲見而不可得見也;地之道者,則形體具而可見也。故能見精微之變,道也。乾坤相存,由能見形體而至於不能見其精微之變,或由不能見其精微之變而至於能見形體,此為天地之常也。

——《上經.知辧》


談者無語


唉,下面大段大段的解釋看起來太費勁,我來說說吧。這一句根本不是簡單的唯心主義論斷,如果王陽明只用唯心主義的理論來解釋,就太小看陽明先生了。這句話可以分層來解釋:

1、你與花都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唯物主義。王陽明並不是說沒看到花,花就不存在,而是肯定了花與人的客觀存在;

2、但當你沒有看到花時,因為你沒有看到,所以不可能對這朵花產生任何的認知,花對你,你對花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同歸於寂就是這個意思,相互沒有意義。你不知道花,就無法認知和評價這朵花。這朵花也因為沒被你看見,躲過了被採摘的命運…

3、第三句進一步解釋了,如果你看到了這朵花,那麼花與你就相互產生了影響,就有了相互的價值和意義。你可能會讚美這朵花,也可能採摘這朵花,你與花的命運都將改變………



BENALVIN


這句話,正是心學思想的精華所在。心學作為中國古代哲學最後一座高峰,其內涵及意義猶如浩瀚大海,非三年五載可以領會,也絕非隻言片語可以講解,因此小編僅能勉力而言之,各位也請批判而讀之。

此句字面意思是說:你沒有看這朵花時,這花就和你的心一樣是平寂得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當你來看它時,它的顏色才在這時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引申意義便是“心外無物”,這正是心學認識論的核心部分,不同於朱程理學的“萬物皆有理”,心學主張一切“理”由“心”出,你認識到的才是存在的,沒有認識到的就不存在,或是說對你並沒有意義。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

也就是說,要通過自己的認知獲得真正的道理,而不是隨便拿出來一種道理左右自己。想要更加深刻的認識,可以聽聽小編的理解:

唯心主義?

一般在評價心學的時候,往往喜歡貼上“唯心”的標籤。然而這是西方哲學中的一個科學術語,是對哲學體系的一種量化。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闡述過這樣的觀點:西方哲學的歸類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的哲學。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西方哲學發酵的土壤不同

西方哲學的誕生伴隨著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起源於海洋和機械,中國古代哲學發源於農業,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孕育出的認知觀念自然不同。

其次中西方哲學的闡述方式不同

西方哲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有著詳盡的解釋和記錄,力求將每一個觀點都展現在人們眼前,因此西方哲學往往都是長篇大論,而中國古代哲學在闡述上不僅言簡意賅,並且在很多人看來缺乏連續性,道家至理《道德經》不過千餘字,心學根基《大學》也不過兩千餘字,這些經集都是言簡意賅,富於暗示,很難被量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哲學,尤其是形上學,若是試圖給予實際的信息,就會變成廢話。《中國哲學史》

最後中西方對哲學的認知不同

西方哲學更偏向於實用科學,有成熟的哲學鉅作,不同哲學理論之間涇渭分明,而中國自古便沒有正式的哲學鉅作,在中國人看來,研究哲學並不是一個職業,而是“反思的思想”的附屬品。

因此,在西方馬子看來,世界上的哲學都應被劃分為唯物和唯心兩類,其實對中國古代哲學並不完全適用。這裡我們需要糾正的是,現代中國尊崇唯物主義價值觀,但並不意味著唯心主義就沒有可取之處,即使是在西方哲學的發源地,兩種學說也並未分出孰對孰錯。

我們想要正確認識心學,首先要排除這項干擾,其次也要明白,不能籠統的將心學劃歸唯心主義範疇。心學中“知行合一”與我朝太祖倡導的“實踐”一詞更有交相呼應之勢,也是唯物主義思想中強調的一個辯證統一的過程。

形而上,心外無物

哲學是什麼?是要使人養成一種人格。一種什麼樣的人格?一種符合本體認識的思想和行為的有機統一。翻譯過來就是引導人們做對的事,有用的事。

對於王門心學的產生,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是建立在對朱程理學的質疑之上的。朱子認為“萬物皆有理”,而萬物之理都對人有幫助,你沒有發現“理”或無法運用“理”,是因為你理解的還不夠深刻。一般人接觸到這一理念,可能都會想“說得好有道理”,然而並不會深究如何“格物致理”,只要大力吹捧朱子之言即可。

然而當“格物致理”遇見了陽明公,便無法再矇混過關了,萬物確實都有他的道理,但是萬物的道理只適用於萬物自己。換一種說法,鳥兒可以飛,飛翔的道理卻無法運用在魚兒的身上,陽明公“格竹”七日七夜,就是為我們到破這個誰都知道,但是卻誰都不願意承認的道理,魚兒只應該探究水中的道理,天空對於它來說便是“無物”。同樣,人應該探究自己本心之內的道理,本心之外的事物即是“無物”。

良知

本心又是什麼呢?便是“良知”

我們對事物的最初反應,使我們自然而自發地知道是為是,非為非。這種知,是我們本性的表現,王守仁稱之為"良知"。

關於“良知”有這樣兩則故事:

楊簡初見陸九淵(心學的開創者),問:"如何是本心?"。陸九淵引《孟子》的"四端"為答。楊簡說他兒時己讀此段,但是還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楊此時任富陽主簿,談話中間還要辦公, 斷了一場賣扇子的官司。 事辦完了, 又面向陸九淵, 再問這個問題。 陸說: "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本心。"楊說:"止如斯耶?"陸大聲說:"更何有也!"楊頓悟,乃拜陸為師(見《慈湖遺書》卷十八)。

另有一個故事說, 有個王守仁的門人, 夜間在房內捉得一賊。 他對賊講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裡?"當時是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了,為什麼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賊大喝:"這就是你的良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人有作聖人的潛能。他可能成為實際的聖人,只要他遵從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換句話說,他需要做的,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或者用王守仁的術語說,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學的中心觀念,陽明公在晚年就只講這三個字。


陽明公為什麼可以稱聖?我們都知道他自“龍場悟道”之後,便已窺破世間真理,以心為源,掌握道理,運用手段。世間萬物錯綜複雜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又怎麼分得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比如進入21實際以來,很多地市縣城開始取締“三蹦子”、“倒騎驢”等落後的的交通工具,與市容市貌和廣大群眾安全考慮,確實是正確的事情,然而當時推行政策的時候卻遇到了多方阻力,很多人因此丟了飯碗。那麼站在誰的角度去衡量對錯呢?這就是“良知”判斷的過程,而如何有效的解決社會矛盾,將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便是上位者“致良知”的過程。具體該怎麼做,陽明公不會復活過來教導你,而是需要我們“聽其言 觀其行”,自己理解。

這便是中國哲學方法論的獨到之處,你心中已經有此花,便於我心中之花不同,因此我所講的便也和你所想的不同。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認知去尋找解決辦法,這才是“心外無物”的真正道理。


尹禾



我是王陽明思想的推崇者之一,我專門去過王陽明當年悟道的龍場,位於貴陽市修文縣城。

王陽明的這句話,意思是“心即理”。就是說,人生來內心就已經有一個意念中的世界,客觀世界有的酸甜苦辣,五顏六色,人的內心都有影子。比如山野的一顆花,你沒有看到它的時候,它寂靜地藏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心中本來就有這個花的樣子。

但是因為沒有看到這顆花的實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這珠花,但不妨礙這花在你內心的存在。實物的花好比密碼,要用密碼去證明你內心裡有這珠的花的存在。王陽明從不在本體論上否認這株花的客觀存在,只是從認識論上說,沒有看到這株花,那這株花就還沒有和我發生關係。

許多人把王陽明歸於唯心主義,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王陽明從沒有否認世界的客觀存在。但王陽明認為,這個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已植入人心,人為什麼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因為這些味覺嗅覺等生來就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你如果說王陽明不會騎電動車,王陽明肯定不同意,王陽明會說騎電動車的技術深藏在他的內心,他會駕駛電動車,只是駕駛的技術有待通過親自實踐來激活。王陽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身沒有的駕駛技術從外界學過來,而是把已有的駕駛技術激活。

王陽明這個理論是追本溯源的,打個比方,沒有飛機的時候,誰會開飛機?那第一個會開飛機的人是誰教會的?肯定是自己摸索會的,沒有人教,因為之前就沒有任何人開過飛機。王陽明的理論就是這個道理。

人可以通過實踐去激活駕駛技術,豬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駕駛,因為上天沒有給豬心裡預先設置這項技術,所以豬不可能會騎電動車、不可能會開飛機。


坐看東南了


本來開篇借用佛家經典《壇經》的風動、幡動和仁者心動的例子,往下文翻看了一下,發現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哈哈,有緣。不能借用同一個實例,那就從道家的角度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道家說陰陽,講道法自然,講無為,講靜、講止、講動……地為陰,天為陽,天地交融,陰陽相融,有了世間,有了萬物。在道家思想裡,萬物都可以被分為陰陽,且,陰陽有強弱,有交融,還可以轉換……

陰陽的道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的理解起來就難了。就說王陽明的這句話,花為陰,人是陽,陰陽未交之前,也就是人沒看到花之前,陰陽是相互隔絕的,是獨立的,此時的人和花是各自靜止、沒有生機的;陰陽相交才有千變萬化,才有萬物,當人見到花的那一刻,也是陰陽相會的一刻,一切都生動起來,花悅人,人賞花,這便有了色彩、味道,甚至風格、故事……



自古以來的文人喜歡以花草喻人,喻事,喻物,喻性。陶淵明愛菊,菊象徵隱士,暗喻不夠世俗;周敦頤愛蓮,因為蓮出淤泥而不染;蘇軾、屈原、王羲之等愛蘭,因為蘭為君子,不與世爭……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麼多的花草,在未遇到”人“之前它們也只是孤獨的生長,哪有什麼品德可言。可一旦與人相遇,就生出了這麼的故事。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嗎?

中國說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同樣的道理用於王陽明的這句話。當然,這裡的花,並不單單指的是花,王陽明的花是一種象徵,象徵與人相關的一切,只有在人與花相遇的那一剎那開始,相互之間才有意義。

再美的花朵,從未見過,沒聽說過,那就是不存在的,反之,沒有遇見“心”的花草萬物,也是孤寂的,默默來,默默走……

王陽明說,“心即理也”,這是一個化學反應,這是一個陰陽運動的描述,只有心與物相遇,才能發生反應,才會有後來。正如那句“知行合一”的警示言,“合一”才可成,花人相遇,陰陽相交,然後有了現在的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