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書裡出現的古詩都是精挑細選的嗎?

用戶9785539270429


本人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深耕北京中學語文教育多年,曾教出過語文區級第一的學生。北京中考的古詩文閱讀約佔總分的1/5,對古詩學習要求也較高,除了簡單的背誦默寫以外,近幾年一直考古詩鑑賞,要求孩子們必須會古詩詞的翻譯和懂得詩人的情感,要真正學會古詩才行。我對初中語文古詩詞還是比較熟悉的,課本里的古詩詞當然都是精挑細選的了!

下面我以初中教科書裡的古詩詞為例,給大家分析一下具體理由有哪些:


(一)初中課本里的古詩詞是按照從西周到春秋的《詩經》,戰國的《楚辭》,漢代的“漢樂府”,唐朝的“唐詩”,宋代的“宋詞”,元朝的“元曲”以及明清時的“明清詩歌”順序選編的,反映了中國古典詩詞發展的脈絡,所選內容基本上都是各個時代最優秀的詩詞作品。


(二)課本里的古詩詞精選的都是歷代名家的名篇。比如漢樂府的《十五從軍徵》,田園派開創者陶淵明的《飲酒》,北朝民歌的代表《木蘭詩》,詩仙李白的名作《行路難》,詩聖杜甫的名作《望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佛王維的《使至塞上》,詩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邊塞詩人岑參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等。


(三)所選詩詞都體現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例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著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登飛來峰》《望嶽》都有著積極的進取精神;《過零丁洋》《雁門太守行》都有著誓死如歸的愛國精神;《木蘭詩》體現著自古以來的“孝”的思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都有著對友誼的珍視;《觀滄海》《遊山西村》《錢塘湖春行》《黃鶴樓》《望嶽》等都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由衷讚美!


(四)有眾多閃爍著人類智慧光芒的千古名句。如: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出了時序交替的哲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永攀高峰的決心;“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寫出了不畏艱險的心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出了秀麗的自然風光給自己帶來的驚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寫出了奉獻的精神;“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讚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西部的慷慨蒼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田園生活的悠然閒適;“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出了無奈和小歡喜;“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出了對友人的寬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寫出了家國情懷!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裡的古詩文總數為124篇,期中古詩有80多篇,這80多篇裡重點詩詞又有40篇為新課標要求的重點篇目,可以說是精中選精。孩子們,還有什麼能比我們中華傳統經典實詞更美的語言嗎?學好古詩詞,你的生命裡將會留下了一片“落英繽紛”的桃花源......

部編版教材掠影

語文課程標準裡的古詩和古文篇目

陶淵明經典名篇《飲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一葦渡


教科書裡的詩詞歌賦,是佳作,但不一定是精品。因它是從不同年級需要掌握的字詞句式和其它知識方面去考慮的。


陽信縣姓寺


【似水流年】

教科書裡出現的古詩都是精挑細選的嗎?答案:肯定是的。

不但會挑先有意象的,還要挑有意境的,讀起來朗郎上口,還要為食肉者而謀之的。

幼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課本里的古詩,則各有各的選撰,種類是不一樣的。

偶然有一次,聽到幼兒園6歲左右的小朋友們在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驚得本人差點掉了下巴。這首詩,應該是我上中學才學習會背的,拔苗助長的快速成長方式,很叫人歎為觀止。

沒被選入教科書的古詩,也許是篇幅太長,也許是意味深遠和晦澀難懂,漏網之魚,總還是有的。論情感之詩,我欣賞杜甫一首《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己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惜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己,兒女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梁。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為時光荏苒,世事無常一大哭吧。

更欣賞命輕志長李賀的一首詩,

《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贏政梓棺費鮑魚。

好詩無須掛在幀匾上,細心挖掘總還是有的,它們不會永遠淹沒在書海里,史冊中。

其實,我倒覺得孩子們的生活應適當地慢下來,讓影子跟得上心靈,眼下,不能為疫情做點什麼,不給國家添麻煩,萬眾一心,定能戰勝疫情,本人往往詞不達意,有勞客官拜讀。[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