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牛排、水煮牛肉、牛肉火鍋,牛肉做法多樣,美味可口是毋容置疑的。

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但吃肉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牛肉變綠了?有些牛肉泛綠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有什麼區別呢?

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快跟FDA君來看看吧,牛肉營養豐富,特色鮮明。

牛肉是優質的蛋白來源,每100g牛肉約含20g蛋白質,佔每日推薦攝入蛋白質的30%以上;瘦牛肉中富含膳食鐵,每100g牛肉中約含人體每日所需鐵的15%以上;此外,牛肉還富含多種維生素,以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為主。

不過,牛肉中的脂肪主要是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風險,所以,牛肉雖好,可不要過量食用,要注意均衡飲食哦。

泛綠光的牛肉是咋回事?

有些小夥伴可能看到過牛肉片的刀切表面上泛著綠光,在陽光照射下更為明顯,這樣的牛肉是不是壞掉了?其實這得看情況。

牛肉屬於八角型結構體,有類似稜鏡的光反應,同時牛肉肌肉裡含有微量金屬元素,可形成反光現象,屬於正常現象。一般越靠近關節筋膜部位,越容易出現泛綠光現象,而且通常只出現在熟肉上。

如果小夥伴們購買的牛肉泛綠光,可以試著把牛肉換個角度,如綠光變淡或消失,基本可判斷為正常的物理現象。

不過,當牛肉受微生物汙染時,也可能呈現綠色,然而受微生物汙染的牛肉還會伴隨有異味、粘液等其他異常現象,這種情況下的牛肉就是真的壞了,不能再食用了。

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有什麼不同

很多高檔西餐的身影中總少不了牛排,不過你知道嗎?牛排按加工方式不同,還可以分為“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

“原切牛排”是指未經任何預處理、直接切割包裝的整塊牛外脊、牛裡脊,屬於生鮮肉。

“重組牛排”也稱“拼接牛排”,是藉助肉的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調理肉製品。在各種肉製品的生產中,肉的重組技術應用很廣泛,吃貨們可別把重組肉和劣質肉劃等號哦。

小夥伴們在購買牛排時,一定要注意是“原切”還是“重組”。對於預包裝牛排,可以直接通過食品標籤來區分,原切牛排的標籤裡只有“牛肉”,如果配料表中出現其他輔料、食品添加劑等,那就是重組牛排啦。

———— / END / ————

來源 | 廣東食安、深圳食事藥聞

聲明 |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見水印或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

科普|煮熟的牛肉泛綠光是咋回事,還能吃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