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族算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嗎?

摯潷畫畫紅塵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這麼說吧:漢族不僅善戰,並且在戰略佈置、執行上都是世界第一等,為何我敢這麼說?

且聽我細細道來。

從最早春秋“尊王攮夷”擊敗狄戎開始,華夏族就開始了漫長的對外戰爭。在齊桓公的率領之下,中原的諸侯國擊退了入侵河北的狄戎並佔據了大片土地。戰國時代,趙國滅掉了河北的邢、中山,並進一步拓展了其在山西高原的土地,趕走了狄戎;秦國和趙國日常就是揍狄戎,同時還派司馬錯滅了巴蜀奪取四川盆地。戰國二雄把土地一直延伸到了400毫米降水線地區,在荒漠遇到了更難纏的大漠部落才停下腳步。

秦國橫掃六合,北上抗衡匈奴的同時還派大軍南下奪取了嶺南,越人被逼的只能依附。漢代時霍去病封狼居胥想必國人都知道,就不多說了。但在同時代還有一件被世人遺忘的大事,相比衛青和霍去病滅匈奴,這件事更能體現出漢人偉大的戰略想象力和戰鬥力:這就是漢徵大宛。

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出,從西安到大宛的距離可以說是萬里之遙,並且在2000多年前的交通更是極度落後,面對一無所知的異國,漢武帝依然選擇了出征。在穿過了茫茫大漠和帕米爾高原萬里長路後,幾乎強弩之末的漢軍,依然頑強的擊敗了以逸待勞的大宛。

經此一戰,西域終於知道了大漢朝的可怕,紛紛表示順服,至此漢朝的勢力滲透西域,為以後設立的西域都護府打下了基礎。

對匈奴的戰爭一直貫穿了兩漢,直到強大的匈奴瓦解,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漢,北匈奴被迫西遷。

東漢時期屢屢擊敗羌人的襲擊,哪怕是赤壁之戰前一年,曹操依舊先破了烏桓。244年-245年,雖然只有半壁江山的魏國,但依然派兵打破高句麗,從而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東北遠征壯舉。

一直到半個世紀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時,漢人對少數民族的強勢才慢慢消解。但即便如此,才過100年,劉裕就率軍北伐,滅了胡人建立的南燕、後秦,威震華夏。

歷經百年沉浮後,到唐代時漢人的武力再次達到巔峰:

  • 630年,滅東突厥;

  • 634年,打服土谷渾;

  • 646年,滅薛延陀;

  • 657年,滅西突厥;

  • 668年,滅高句麗;

  • 670年,唐軍甚至跑到伊朗高原設置了波斯都督府。

至此,漢人的武力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唐軍的英勇奮戰使周邊及西域國家都畏首臣服,讓每個窺視漢人土地的敵人都銷聲匿跡。

開元盛世時期國力發展到了頂峰,747年高仙芝完成了一次即使實在今天也難以完成的遠征:唐擊小勃律之戰。高仙芝率軍翻越數千米高的連綿高山,擊破小勃律。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古代的交通極度落後,在經歷各種高山的行軍後,依然保持如此高的戰鬥力,這讓漢人的武力又一次震驚環宇。

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打破了漢人發展的軌道,這次的戰爭不但毀掉了中國盛世,也讓漢人開始了反思,漢人的精神氣質開始變得內斂、保守。

自從安史之亂後平定後,西域阻塞,吐蕃強勢,但到了10世紀,深度漢化的李存勖僅以河東一地,戰馬一萬,還要阻止後梁的情況下,依然擊敗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逼的契丹求饒:“我再也不敢了”。

959年,柴榮北伐,再次大破契丹,一直打到了幽州城下,可是柴榮突然染病,奪取幽雲十六州的不能不暫停。但也就到這裡,漢家兒郎的光輝被終止,979-1004年連續的宋遼之戰,原本主動進攻的宋軍沒能拿下幽雲十六州,還無奈簽下了“檀淵之盟”,於遼國稱兄道弟。

僅僅還不到十年間,靖康之恥的發生,讓堂堂大國以極度諷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歷史。南宋在之後的十多年對金戰爭中終於站穩了腳跟,在1234年聯蒙滅金的戰爭中表現的不錯,不但攻破了金都,還成功回到了開封、洛陽祭祖,算了搏回了點顏面,只是這個時代註定不屬於漢人。

蒙古人的想象力不差與當時漢徵大宛、唐擊小勃律,他們從北方經川西高原,繞過南宋進攻雲南,從而實現包抄,然後他們真的成功了。

漢人政權滅亡後,一直到朱元璋登上歷史的舞臺,漢人才又回到了“氣吞萬里如虎”的氣魄。消滅元朝,把蒙古人趕回大漠牧馬,平定雲南、遼東,朱棣橫掃大漠,打的韃靼姑爹喊娘。

雖然經歷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但明朝並沒有一蹶不振,恰恰相反,在不久之後,明君便大破建州女真,打的幾乎滅族,史稱“成化犁庭”。1480年,王越更是翻越陰山擊破了蒙古王庭,重現了當年霍去病的壯舉。

然而在這之後,隨著明朝廷的腐敗加深,明軍的武力慢慢在下降, 但還有威猛的“遼東鐵騎”、還有最能打的特種兵“戚家軍”,即使不是原來的明朝軍官,對付當時小小的倭寇還是手到擒來。16世紀90年代的朝鮮戰爭,隨隨便便就將日寇趕回海里捉魚,縮到島上不敢出來。

進入17世紀後,明朝腐敗更為加深,國家已經到達生命終點,無法壓制後金的崛起,直到入關。

但漢家兒郎消沉了嗎?不。到了近代,紅軍完成了難度不亞於漢徵大宛、唐擊小勃律、蒙古徵大理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徵。1962年,解放軍翻越重重雪山,在藏南擊敗了印度,贏得了西南和平。

漢人善戰嗎?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個東亞地區最適合農業耕種的地域,在沒有無線電和蒸汽機的情況下肩扛手抬控制了最大疆域。國境線外不是大洋,就是高山、沙漠、雨林。

翻開史書,5000年下來全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吳子兵法》、《六韜》、《三略》、《紀效新書》等等,各種兵法堆起來能塞滿幾個集裝箱。

然後有人問,漢人善不善戰?

漢人自古以來都是勤勞勇敢、熱愛和平的民族,誰敢不跟漢人熱愛和平,便殺的他們能歌善舞。


大國布衣


一個民族善戰不善戰看戰績就知道了。

5000年前炎黃部落打敗蚩尤成為華北平原的主人

5000年前,漢族的前身炎黃部落來到了華北平原,華北平原可是個好地方,那時候這裡氣候溫暖溼潤,在這片未開發的土地上不僅生長著茁壯的植物還包括了無數野生動物,甚至還生活著大象犀牛等熱帶、亞熱帶動物。地方雖好,但覬覦者也多,比如當炎黃部落來到華北平原的時候,東方發九黎族也來了。。

雙方在這裡爆發了大戰,炎黃部落在黃帝的帶領下打敗了他們,還殺掉了該部落的首領蚩尤。從此以後,肥沃的華北平原成為炎黃部落的家園。

5000年過去了,華北平原依然是這個民族重要的產糧地之一。

2018年位於華北平原上的河南省共出產糧食6600萬噸,僅次於黑龍江省位居全國第二。華北平原上的另一個農業大省河北省出產糧食3700萬噸,位居全國第五位。僅這兩個省就為我國提供了超過1億噸糧食。

4000年前炎黃部落治理了洪水,向世人證明哪怕面對大自然的侵略也無所畏懼


這個世界你找不出比炎黃部落更勇敢的族群了,4000多年前他們生活的區域爆發了持續多年的大洪水,無數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和財產。人們只得搬到高海拔地區躲避洪水,在一片汪洋之中苟且的活著。

很多民族都面對過大洪水,在自然力量面前,有些民族選擇了逃避,有些民族選擇了安於現狀,只有炎黃部落沒有認命,而是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終於在大禹的帶領下治理了洪水。炎黃部落向世人證明,哪怕在面對大自然的威脅時他們也不會屈服,而是選擇戰鬥!

大禹通過治理洪水把天下分成九州管理,並掌握了天下最強大的軍隊,給他的兒子啟創立了夏朝,於是炎黃部落從此被稱為華夏族。


你看我們這個民族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挑戰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讓這個民族成功保護住了自己的基本盤並且把地盤擴張的越來越大。

所以,我們是很善戰的一個民族。

正是因為善戰,讓我們獲得了東亞地區最好的資源,才能夠讓我們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試想,假如我們的祖先沒有取得華北平原這個基本盤,而是被蚩尤趕到北部的草原地帶或者南方的熱帶雨林裡。這個民族就算是能夠生存下來也會因為當地資源稀少人口承載力低而成為一個弱小民族,最終被強大的民族給吞併或者滅絕。

(草原地帶人口承載力極低,這也是為什麼草原民族很難超過百萬人口)

很多人只看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多次南下劫掠,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遊牧民族的生存地帶被稱為苦寒之地,那裡生存條件極為惡劣,假如這些遊牧民族可以遷徙到南方的中原地帶是會毫不猶豫這麼做的,誰都願意過好日子。

所以,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多次草原民族的大規模南下,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和漢末到南北朝這段時間,數以百萬計的草原人遷到了內地。

但最終,這些民族和我們融合到了一起,而不是作為統治者統治這片土地,這也是我們善戰的一大標誌。


同時,一定要了解,漢族不僅善戰還非常包容。

早在炎黃部落和蚩尤作戰的時候,蚩尤所在的九黎族就曾經大量加入到了炎黃部落中,成為平等的一員。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認為夷入夏則為夏,只要接受我們的文化就是同一個族群,這為未來無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提供了理論支持,所以漢族更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

漢族就這樣一邊和敵人戰鬥,一邊海納百川,最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歷史風暴


漢民族真正形成雛形,是在漢朝時期。

在這一時期,以漢人為主建立的漢朝訓練出了以漢人為主的騎兵,硬碰硬的幹掉了第一個草原帝國匈奴,將匈奴民族的上升過程活生生打斷。

漢朝使者張騫,面對著跟羅馬帝國打的有來有往的帕提亞帝國兩萬鐵騎,耿直的評價其:”國大而兵弱。“

漢朝的將軍李廣利領十萬大軍神奇般的越過戈壁沙漠,大敗西域地區的大宛,屠殺鬱成,讓希臘化文明在西域衰微。

漢朝使者傅介子,孤身衝進樓蘭王庭,單槍匹馬殺掉對漢朝不敬的樓蘭王。

漢兵耿恭,率軍堅守孤城,面對數萬強敵不屈服,最後成功得救,人馬僅剩十三人。

漢朝司馬班定遠,領兵三十,在鄯善刺殺百人匈奴使團,領兵三千,在西域合縱連橫,打敗了前來爭奪西域統治權的貴霜帝國,讓這個世界第四強國歲貢不絕。

漢朝將軍陳湯,領兵飛奔千里,在今天中亞地區,出其不意的屠殺對漢朝不敬的北匈奴郅支單于,將其頭顱掛在城頭,並留下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並評價其他名族戰鬥力:“漢兵銳利,一漢當五胡,今得其巧,猶一當三。”

兩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經歷了四百年苦難,國家羸弱,戰力下降,然而仍然湧現出淝水之戰,卻月陣大破魏軍,千軍萬馬避白袍這樣的千古戰例。

到了隋唐時期,漢民族更懂得了借力打力,三千飛騎滅突厥,讓突厥吉利可汗在上陽宮跳舞;滅高句麗,讓東北地區再也沒有農耕政權;滅薛延坨,滅龜茲,滅鄯善,滅吐谷渾……而完成以上成果,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當地的偽軍,讓名義上歸附的突厥可汗發牢騷留下了闕特勤碑。

當然,這種方式也有弊端,唐跟阿拉伯的對決怛羅斯之戰,就是因為葛羅逯偽軍叛變,導致兩萬唐軍惜敗於七萬阿拉伯軍,不過唐軍強悍的戰鬥力仍然讓阿拉伯人印象深刻。

安史之亂後,漢族戰鬥力下降,但這主要是因為政治制度的原因。宋朝,戰鬥力不能與漢唐相提並論,但是在橫掃全世界的蒙古帝國面前堅持數十年,打死蒙哥大汗的戰績,仍然可以為人稱道。

蒙古入住中原不到百年,漢族人民從南到北將其趕回草原,打響了世界上反攻蒙古第一槍。終明一世,南疆北疆烽火不斷,還在朝鮮打退了第一次試圖染指大陸的日本人,最後亡於農民起義。

漢民族的內鬥讓東北漁獵民族抓住機會,通過利滾利的方式入住中原,但是其王朝統治時期的軍事力量仍然是依靠漢人為主。

清末開關,近代屈辱,百年沉淪,讓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受盡苦難,但是四十年代堅守日本,五十年代逼平世界第一強國宣告了我們戰鬥力的復興。

當我們在碧潼營召開戰俘運動會的時候,來自世界各地數十個國家的代表隊裡,已經沒有當年匈奴羅馬阿拉伯人的蹤影,也沒有了埃及印度巴比倫的老朋友,他們都已經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當年層談笑風生的對手,敵人,如今都已經做古,而我們正在與新上桌的雛兒展開一場新的對決。

我們不驍勇善戰,那是活不到今天的。


扣毛


嘿 蛔 咋 我覺得奧巴馬很有必要是回族 因為這樣可以讓猊變態的小心臟得到些許安慰 畢竟猊在滿足猊變態的心理需求時候 連朱元璋也可以是回回嘛[呲牙][呲牙][呲牙]

蛔咋 這有為猊量身定做的答案 猊往滿清扯啥呀 猊蛔咋不就蒙古和色母的愛情結晶嘛 當然這其中少了朱爸爸的貢獻 猊也成不了現在這模樣 猊天天yy滿清啥的 難道 猊這蛔 咋還被滿人改良過品種 猊這隻蛔咋自卑到變態 可從來都不是因為猊主人不夠高大上呀😁

下面是我給它準備的清真食品和它本人的修圖相片 它本人是個虛胖子 因為自卑感太過強烈 所以連張非美拍的照片都都不敢發 滿意嗎 蛔咋





上官多萬


說實話,不算驍勇,但確實善戰。誰最驍勇?不要命的人最驍勇!誰最不要命?命不值錢的人的最不要命!你有萬貫家財,絕對不會在街頭和流氓拼刀子。漢族屬於農耕文明,腦子又靈光,人口基數也大,古代財富積累比遊牧民族快得多,這就是屬於很早就穿上鞋的人。遊牧民族就是光腳的,看天吃飯,一場雪災打過來整個部族都面臨餓死的風險,這時候不打草谷搶劫掠奪就活不下去,所謂窮兇極惡,漢族沒他們窮,自然就沒有他們惡。但善戰又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東西,善戰指的是會打仗,能打贏,更多是講究腦子裡的貨,不是純粹的亮肌肉。這個就是漢族人的優勢了。三十六計六韜孫子兵法,兵書的字數都能秒殺所有同時代的對手,是亞洲第一個把軍事理論聯繫實際的民族。你能打,我不和你正面打,老子有錢,我先建個長城擋著你,然後各種策反分化,扶植一個打一個,慢慢消耗你的力量。等你虛弱了,我一錘子買賣砸碎你。所以遊牧民族一開始都是張牙舞爪的,匈奴突厥都威風過一陣子,但時間一長就沒戲,因為大家站的高度不一樣,或許他們能贏幾場戰鬥,但贏不了戰役,更贏不了戰爭。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叫降維攻擊,政治經濟人口科技比拼配合戰場廝殺,全方位碾壓。所以說漢族是善戰的民族,但不見得是驍勇的民族。漢族人挺怕打架的,但真要打仗還確實不怵。


第三根肋骨的門神


你是不是以為960平方公里土地是充話費送的啊!?



東北虎男323


這個問題最有資格回答的應該是方面被漢族人揍的滿地找牙的匈奴人,突厥人。以及後期被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蒙古人。


僽嫆騏仕140549736


善戰者,在善字也。在謀略智慧,在震懾,而不在戰與不戰也。若威武懾震不足以曲人,則一戰必擊滅之。華夏文明悠遠,深厚無比,綿延不斷,復興陣陣,強國強軍戰歌嘹亮。

正直奮進路上,吾輩自強努力不息。





伍增傑書法自售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這是漢族最早的國家核心價值觀,你說漢人善戰否?只是漢族作為一個古老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世界其他民族一樣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幾次衰落,這才使得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崛起時顯得疲軟,可一些皇漢們就是偏偏受不了這一非常正常的歷史現象。


好人吉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