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如何对付贴地飞行的武装直升机?

国际装甲联盟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通常的情况下,直升机如果贴地飞行的时候,由于地面杂波的问题,其实用飞机上的雷达是很难发现的。即便是目前很多战机所采用相对先进的多普勒下视雷达也很难发现直升机。

说这个经典案例之前咱们先聊聊多普勒下视雷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否具有下视能力是衡量一架战机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原因其实很简单,飞机在一个三维空间内飞行,难免要与比这架飞机飞的低的飞机作战。

如果一架飞机飞行高度低于雷达,那么就会隐蔽与地面杂波中。

这时候多普勒雷达就有了用武之地。所谓多普勒雷达是指利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当飞机以一定速度飞行的时候,反射回来的雷达波会由于多普勒效应的作用频率变高波长变短。而地面杂波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计算飞机地面速度和回波的无线电波特性就可以取得一个相对干净的回波信号,同时,如果在地面和雷达之间还有另外的飞机在飞行的话,由于被探测的飞机地速度不为零因此就会在多普勒雷达上被显示成一个速度不等于地面速度的信号,这样这架飞机就被“雷达下视”发现了。


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由于无线电波传递速度过快,因此多普勒雷达技术其实是在雷达出现后40多年后才逐渐完善成型的。


而一架战斗机要探测到一架贴地飞行的直升机,那么就更加困难了:第一,直升机飞机高度很低,很容易混杂在地面杂波之内;第二,直升机飞行速度很低,和地面杂波的多普勒效应区别不明显。


所以想探测到贴地飞行的直升机目前对战斗机来说其实还是一个难题。


目前战斗机对直升机的攻击,更多的是靠红外下视系统进行目标识别和锁定的。


很多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都会在挂装导弹以外再挂装上LANTIRN吊舱。

这是一种利用红外信号进行导航和夜视的吊舱系统,全称叫做“低空导航和红外夜视系统”。战斗机在接入LANTIRN系统后,会在多功能显示器或者抬头显示器上显示红外夜视图像。

同时LANTIRN系统会对视界内对红外特征信号进行识别和锁定。

被识别和锁定的信号,是可以通过火控计算机进行解读为投弹和导弹攻击做出导航依据的。


通过这样的系统战斗机是可以攻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的。


现在说下前面提到的经典案例: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架携带了LANTIRN吊舱的F-15E战斗机正在执行搜索和摧毁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任务。

在任务期间接到航空管制信息,去协助在伊拉克境内的海豹突击队脱困。这支海豹突击队的小队正在遭遇伊军Mi-24雌鹿直升机的搜索和围剿。


到达任务地点后,F-15E的LANTIRN吊舱系统识别出16公里外有伊拉克的Mi-24直升机,这些直升机正在贴地飞行并不时开火。


飞行员利用LANTIRN(AAQ-14)吊舱锁定了其中的一架Mi-24直升机,利用激光信号为机载的GBU-10激光制导炸弹提供直到信号。由于当时F-15E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1120公里,这枚激光制导炸弹在空中飞行了6公里距离后准确的命中了Mi-24直升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战斗机投放无动力炸弹击中正在飞行中直升机的案例。


军武数据库


这在几十年前,即使想干,也很难。

自从有了(下视)功能的雷达,完全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过去因为地面对于雷达电波杂乱无章的漫反射,早期的雷达无法清晰地辨别目标。用机载火力打击目标就成了不可能。自从具有(下视)功能的高分辨率雷达问世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具有占据高度优势的战机,用机载火力打击下方的敌方战机,或者是速度较低的武装直升机,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发现目标后,通过敌我识别系统识别。

确定目标可以攻击后,用火控雷达照射目标,电脑自动计算射击诸元。驾驶员等于已经亲手签署了目标的死刑判决书。

发射空空导弹,(报告~目标已经被摧毁。)


手机用户崔永方


战斗机要对付。贴在。地面上的直升机。 发射导弹。也可开机枪,也可以 扔炸弹。直升机要对付战斗机。没有那么 灵活。因为战斗机高。直升机太低了。战斗机就是对地对空有致命的打击。一种机型,这就是战争机的灵活性,合 使用。


石来运转232986998


先看看自己挂架下面有货没有,有空空弹了,雷达能锁定了就能打 不过你也说了贴地飞行 估计也锁定不了 什么?玩贴身格斗? 算了吧搞不赢武直的


苯苯茬笗眠


战斗机打直升机其实很简单,直升机背负个巨大的螺旋桨,本身就是最明显的雷达信号源,而且直升机机动性差,携带武器也大多是对地专用,对战斗机来说,直升机是个绝好的靶子。


次班天行鬼


根据我的经验雷达制导的的导弹还真不好打直升飞机,红外导弹命中率高或者机炮吊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