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你觉得意境和格律谁更重要?

几行微情书


我认为意境居首,格律其次。

一首好诗不用刀雕斧凿,这样砍出来的诗,固然格律工整,有些词不达意,让人琢磨不透,诗,清新自然,简洁而明了,让人身临其境,就像一幅画一样,让人去品赏,去寻思,这就是诗要表达的意境。

如(唐)孟郊的《游子呤》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逢,意恐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你看最先两句,清新自然,完全没有一点修剪的痕迹。讲的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将为既将远去的儿子,所表达的那种意境,表露无遗,慈母的那种爱,尽写其中。

字的简单,并不等于意义简单,简单,通俗易懂,让我们一看就通晓大意,更让人传诵。假如诗深奥,词义又模棱两可,看都看不懂,自己都不明其意,又让他人如何看得懂,又怎么让人去传唱。

这样你目的达到了,诗的隐晦也达到了。但你失去了最基本的一条:没人看了!如此写出来的东西,尽管再美,意境再深邃,那还有什么意义,只能孤芳自赏,还埋怨别人不关注它。

简单充满意义,这不就是诗的含义吗,格律可以暂且缓一缓。


忆江0806


诗词里意境和格律谁更重要的问题,文人历来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意境更重要,好的诗词唯有营造出高妙的意境才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格律是诗词最重要的因素,一首诗词音律顿挫起伏、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能体现其特点。总体来说,对意境的重视一直占据主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其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境界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在王国维看来,有意境是判断诗词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什么是有意境?表达的感情能沁人心脾、让人深受触动,写出的景色如同鲜活灵动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叙事则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好的诗词能将情、景、事有机融合起来,带领读者进入美的境地。

《春江花月夜》是将情、景、事、理有机融合起来、营造良好意境的典范。这首诗以乐府古题作新篇章,像其他古体诗一样并不严守格律,而是不受拘检,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从写景入手,以明月从海上刚刚升起的景象发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作者描写了月光照在白沙之上、月光与江岸浑融不分的景象。

接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面对这样无与伦比的景象,作者不禁生发出人生感慨,进入哲理沉思的境地。这月亮仿佛就这么照着,不论人世怎样变迁它都不曾改变。人生代代延续着,像月光一样与永恒连亘。


但这永恒无法改变离别的悲伤。"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绝美的景象让离人心伤,他们无法与思念的人共同欣赏这样的美景,只觉得这月光无端恼人,勾起许多伤心之事。随着月亮渐渐西落,景、情、理也在作者笔下收束,一切在月光之下归于平静。正因为这首诗营造了绝美的意境,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将这首诗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追根溯源会发现,诗歌在最开始并不严守格律,没有平仄和押韵的限制。直到齐梁时期,以沈约、王融、谢朓为代表的诗人才开始有意识地将格律作为诗歌创作必须遵循的规范,提倡"四声八病"(即严分阴平、阳平、上声、入声"四声",严格避免八种声律问题)。但是,这种声律要求即使提倡者也不能遵循。到唐代,诗人们在对"永明体"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律诗,但李白、韩愈等诗人依然不受声律束缚而自由表达诗情,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唐代诗歌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诗歌在盛唐气象的影响下能够具备"兴象",所谓"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兴"即意兴,是情感自然喷发后付诸景象的产物。兴象与意境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感情在自然触发下与景物密切结合,意境便产生了。

因此,在诗词中,营造出良好的意境是更重要的。


一往文学


经常看见这样的问题,诗词创作格律重要还是意境重要?

这让我困惑,按理说一个是目的,一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不可比的。 习诗词什么最重要?这问题本来是简单之极,自己所欠缺的,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但我问了两个诗友后却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并不知道自己欠缺些什么,并不知道自己的诗词创作水平到底处于那一个层面?所以也不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借此题目,试将其分六个层级简述一下,欢迎对号入座,看看我们到底缺些什么,所缺则所要。

第一层,做句

1、能按五言和七言句子的基本节奏写出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并标出节奏分隔线(如:千山|鸟|飞绝)和所用词汇的构成方法。(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偏正结构 、后补结构、方位结构、数量结构等。)

2、在头条对联中,能对出与上联节奏、词性和词汇结构一致的下联句子。(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在这一层,句子的畅顺达意是最重要的,因没有要求是一定要做诗句,所以格律、意象、意境都不重要。这一层,要求不高,我相信能读到这里的人都应该百份百可过。



第二层,意象

诗是形象的语言,所以进入这一层,首先要将我们的思维切换到形象模式。 我们都知道,意境是通过不同的意象组合达成的,这阶段我们对意境的了解还比较模糊,所以我们先把境字去掉 。

1、你能够将你在第一关所做的句子,改为用不同的意象组合,达成同一个意思吗?

2、诗词中的意象,由于大都经过历史的沉淀,有些成为了典故,有些有了特定的含义。我举个例:鹧鸪,在常人眼中是一种鸟,在厨师眼中是一种食材,而在格律诗人眼中,鹧鸪就是思乡怀远的意象,所以有稼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尤侗:“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尽首低。”这些句子。在阅读中,对类似的意象、典故,你能准确把握一半以上吗?

此层的重点是意象的认识和运用,仍然与格律和意境无关。



第三层,构章

你能以第二层所做的句子,按起承转合章法,多写几句,组成一首只需押韵不论平仄的五言或七言诗吗,并说出这首诗中你是怎样进行起承转合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怎样通过意象组合去达成的。

第四层,格律

你能将第三层所写的诗改动一下,在不失意的情况下,使其符合格律诗的要求吗?

在这层中,主要解决诗的韵律美的问题,所以格律最为重要。



第五层,声律

声律和格律有所不同,格律是使句子合符平仄要求,而平仄只是声调的二元简化,非平则仄。实际上,仄声我们又可以分出上声,去声和入声。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促音。今日的南方口音,基本能分辨。北方口音中,入声字已不存在,所谓不存在,实质是说入声字的调值发生了变化,有学者研究表示,虽然普通话中入声字已派入其他三声,但其调值仍与该声调中的其他字稍有差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普通话朗读一些押入声韵的词,如《满江红•怒发冲冠》、 《念奴娇•大江东去》等。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句子力度的原因。

忍泪|属|何心?忍泪|是|何心?忍泪|竟|何心?这三句句子都是仄仄仄平平,都合律。但属字是入声(短促),是字是去声(降调),竟字是上声(升调)。同一意思的字句,用不同的声调朗读,情感的表达便会不同。降调时,可能是悲哀。升调时,可能会变为悲壮。 所以诗词写作中,格律的最终目的,是为情感表述服务,为意境的达成服务。



第六层、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终极目标,是每一诗者的追求。意境,实际上是一种触感,能触及则有,触不及则无。

有时侯,我们读完一首诗,会陷入诗人的语境中,或安谧闲静,或沉郁悲凉,或明快高旷,或慷慨激昂 ,或莫名其妙,这就是意境。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境,感受都有不同。有些人会感受到,也有些人感受不到。

而作为诗者,意境往往产生于诗前。所谓触景生情,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一景色,触及某一物件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意绪。于是,我们便试图去捕捉,先是选取意象,试图还原场景。在我们试图将这种意绪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其又不断在减弱,很多时侯,我们还来不及成句,其便消失无存。只有一些感受强烈的意绪,终于被转为文字,就有了作品。

所以,意境并不是我们说要有就可以有,其可遇而不可求。还有一点,有了触感,你还得有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功力。而刚才所述的前五层,都是古人为我们总结出的经验,为我们登上第六层所搭下的阶梯。

很多概念,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想更多了解,可关注我,我会在文章里分享更多。


诗词书院


以词性意境而巧合,才是真格律也!这样的格律才叫近代格律,他们专家说的那个光讲平仄的格律叫文言格律,文言格律诗,文化水平低了的人可能连字都不认识,何况还懂其意也,读过古典小说的人,才知道他的写作方法!你若要用通俗易懂的常规词组,对偶句用阴阳相对的词性组合成意境相连的格律诗,不是随便写得出来的,要做到无人敢改动那才叫难也!也才叫绝律诗也!四句,八句是一回事,光讲平仄和韵写格律那是不希奇的事!做到三合一难呀!虽然我识别写作方法,但也懒得很,从来不去对什么平仄,反正是好玩,没把它放在心上,你说好也行,不好也行!只要成诗就行了!随口言之罢了!


蓝天白云126978817


充塞二句凑闹吧,诗歌历经几千年长河,当初尚无定格律叫“古风式”,于唐朝那些文豪巨像研定所谓“格律”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尚有排律)叫唐诗,宋朝研定”填词“之格律”的词牌多达几千种。因此,诗又派生出对联,所以作律诗必讲基本要之平仄,不然就不叫律诗!诚然有独特的意境佳句除外(叫着以义弃辞),一般者非讲平仄不可也。再者,如自由诗不用讲平仄之。而对联更要平仄才符合句式,音调,词性之相对。

记得毛主席的律诗非常讲究平仄,如《到韶山》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批改陈毅的诗词中回信说,这种文体太束缚人呀,不宜在青年人提倡,应用白话文简单易懂(当时正直年青时看报纸之记)余只爱好向学而知一些基本上的要求而已。几十年来都在易学文化的研用如风水,择日,命理,取名方面也!


洪福字


问题:诗词里你觉得意境和格律谁更重要?你喜欢豪放还是婉约风,你有哪些写诗填词的技巧?

............

格律和意境本身没有矛盾,诗词以意境为主,格律是诗体之一,是词的必要条件。但这二者并非一定要对立。

一、如果一定要对立的话,意境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有时候确实佳句难得,所以就需要在形式上变通一下,不一定非要作格律诗不行。

事实上,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讲究四声以前,是没有什么格律诗的,只要押韵对了就可以,即使是格律完全成熟的唐朝以后,诗人们作诗也并非全是格律诗,例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鹿柴》等等都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

所以说,格律真得的不重要,选择什么诗体是完全自由的,诗的质量与是否符合格律无关。

二、如果是格律诗,则不可犯错误,这与意境无关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您说自己做的是律诗,但是实际上违反了格律的规则,就不能拿意境来作挡箭牌了。

诗还好说,如果出律了,但押韵没有错误的话,就说是古体诗也行;如果说押韵也有问题,您说自己写的是新诗也行。只要意境好, 不妨碍诗的质量。只要不挂羊头卖狗肉即可。

三、填词要依谱,也和意境无关

这些年看过一些认为把字数搞对了就是填词的作品,这些真得不是填词,词牌有800多,词体2000多,完全可以装进所有的佳句和意境,您说为了意境填一首出律的词完全是借口或者无知。

词,都是格律词,没有不讲究格律的词。所以填词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了解最基础的诗词知识。

四、你喜欢豪放还是婉约风

我个人无所谓喜欢豪放还是婉约风,好的作品都喜欢。而且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可能一段时间内特别喜欢某个人的某首词,过了一段时间又喜欢另一个人的作品。毕竟古人诗词浩如烟海,我们一生也看不完。

五、你有哪些写诗填词的技巧?

填词的技巧不敢说,基本要求可以说说,第一必须依谱填词;第二注意词的对仗与诗不同《老街诗词闲话37-以《沁园春》为例说下词的对仗》;第三注意词的押韵,上去通押,入声独用;第四要搞明白换韵、叠韵、叶韵的用法。第五要看懂古人章法的变化(例如柳永和周邦彦的章法区别);第六要识得词之要渺的特点,第七豪放词不可变成喊口号 ......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诗词中的“格律”,在唐宋已是形成巅峰。而唐宋中伟大的诗词大家,他们的诗词,全部都是用“格律”填写而成,并留传千古。伟人毛泽东,留下的不朽诗篇,也全部都是用“格律”填写而成。如《沁园春.雪》,又如《七律.长征》。用“格律”填写诗词,当然比不用的难很多。而正是这个“难”,令到作者苦心“推敲”,成就了无数伟大的诗篇。“格律”,并不会影响意境。伟人的《沁园春.雪》中的气势磅礴,一泻千里,豪情万丈,便是最好的例证!至于某些人认为“格律”会影响意境,要去打破古诗词的条条框框。其实是自己水平低,吃不下“格律”吧了!


用户5639245879823


意境和格律到底哪个重要,首先必须弄清他们各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先说格律。

诗词的格律,如同说棋有走法,舞有步法,书有笔法,音乐有旋律,社会正规场合有相应的礼服……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尤其说格律诗词。格律诗,可以说是古典文学中诗歌韵律表现的一种近乎完美的形式,配合诗情和内容,达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五音繁会的理想韵律境界!如同说五味只用一味,则无味,五音只用一音,则无乐,诗词的格律韵律也是一样。像格律诗发端于初唐,兴起于盛唐,定型精致于杜甫和中唐晚唐,之后流传后世经久不衰,可以说唐诗格律诗达到了意境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垂范后世,成为了诗歌史上无法企及的高峰!而词这种格律体裁兴起于中晚唐,经过五代的奠基,到宋朝蔚为大观,成为继唐诗之后又一典型诗歌体裁,其艺术性与唐诗双峰并峙!

再说说说意境。

诗词中的意境,是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与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融汇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要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意”和“境”的完美统一。诗词有意境则有完整协调的美感,则能感发读者,形成强烈的感染力!

那么了解了格律和意境的内涵与作用,可以看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格律是为意境服务的!所以意境是在先的,一定要比较的话,它是最重要的!甚至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都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但是并非说就不要格律或者说忽视格律了,如果能够达到诗词的意境与格律完美统一,格律会对意境的塑造与表达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相辅相成,那是最好不过的,唐诗宋词就是例证!(当然,尤其是唐诗,有一部分体裁是古体绝句和歌行乐府,格律基本不拘的。但人们记得的唐诗当中的名篇,还是格律诗占多半的,可见意境与格律完美统一的效果。)人们说写诗就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正是此意!




芬陀利华510


针对于提问者提的问题回答。

如果你去读一篇遵循格律却毫无意境的诗,然后读一篇意境优美没有严格按照格律的诗,再作出定论,你就知道哪个更重要了。

最早的诗词创作是没有格律要求的,但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仍被后人传颂,那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写得好,意境和描述的词汇用得恰到好处,用文字就可以把人带入到身入其境的感觉。

在这里,我的观点肯定不被喜欢诗词创作的人认可,但我还是要说说自己对于格律要求的想法。

举个真实的例子,懂诗词的朋友,对格律的要求,往往超过对意境追求,有时候人的灵感来了,就想写出自己所想写的东西。可是往往在格律的限制下,有些字意就达不到最好的表述。虽然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能替代的字不少,有些字替代以后,总觉得差强人意,但为了格律,只有舍弃最好的表达状态了。诗写成了,但不算完美。

还有一个问题,懂格律的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按格律,诗读起来声律就没有韵味了?

话说得不错,但现代人用现代的读音去读古人的诗,然后说那是古仄声,其实也是自相矛盾的。

用现代人的读音看古诗,很多诗词它的确符合古仄,读起来也合声律,朗朗上口,没有毛病,因为它符合平仄的要求。

可惜,现代的人用现代的读音去读古体诗,用现代人的语言看来,它也是不符合平仄的,缺偏偏冠以这是古体诗的头衔,让很多不专业的人不明所以,这不矛盾吗?一边说按平仄,一边用现代读音,难道这诗声韵就优美了?

每个时代创作的作品,都有它的特性,也要有创新,还要对应时代实际的情况,而不是一味地尊古人之法,生搬硬套,最后用现代人的方式去理解。所以对写诗的要求,就应该用现代人方式去创作,去要求格律,才是最好的写作方式。

当然,写诗是个人爱好,没有限制要求,按古仄要求,也就应该按古仄的读音去读它,或许更好,用现在的读音已经算出律了,不然,有吹毛求疵的嫌疑了。

说这么多,已经离题了,先说的意境和格律呢?如果真要取其一,我选意境!

就如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不是因为它华丽广告,靓丽的服饰,而是它精彩的表演,感人的故事;又如尊敬一个人,不是他帅气的外表,满嘴的仁义道德,而是朴实的做法,他高尚的品德!!!


烟雨江南45280246


这个问题不用说了,什么时候也是意境第一,格律就是一种形式。中国诗词之所以慢慢退化,就是在明清后,因为和八股文一样越走越死板,把自己走到绝路的。

李白之所以能高居诗歌之巅,和他能够不受声律拘束,突破齐梁及唐诗流行诗体大胆摈弃,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打破那种绮糜雕琢的诗风,创作上完全自由,变化多端,这在整个唐代,都远远超出了王维、白居易、杜甫等大家在诗歌创作中的革新力度。

宋代诗人张耒曾说“以声律作诗,其末流也!而唐至今谨守之,独鲁直一扫古今,直出胸臆,破弃声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钟声和鸣。浑然天成有言外意。”鲁直就是和苏轼齐名的黄庭坚。他追寻的是李白的创作经验。近代西方诗歌受到影响,尊崇中国诗歌,也是由于这种不受声律束缚的天然之美,因为,这样更适合诗歌的人类性和世界性。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们不能再旧瓶装新酒,捡起前辈们好不容易才砸破的枷锁,那样就和诗歌发扬光大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要继承,但不是把声律放在首位去作茧自缚。个人管见,诸君莫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