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周红军

笔:中楷纯狼毫 墨:红星墨液

纸:仿古绢 砚:普通石砚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学书法也是从楷书入手的。先是唐楷,继而上溯魏晋兼及隶书。或许是性格的原因,我还是比较适应楷书和隶书这一类静态的书体,这条路一直走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

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入展作品

前些年入选国展的作品大都为楷书,自2009年二届隶书展获奖之后,投稿的重点转向隶书,重要展览入展、获奖均为隶书,楷书则相对减少了。但我也没有放松对楷书的临习与创作。2016年8月,全国某展征稿,想到自己已有七八年没用楷书投过稿了,便有了投展的想法。

我的楷书主要取法自《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等北魏碑刻,早年入展国展即为此种风格。近年来又陆续临写了钟繇、二王、唐代诸家以及赵孟頫、王宠、文徵明等的楷书。

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入展作品局部

投稿之前,临了一段隋人墓志,总体上想表现出一种端庄平稳、严谨细腻的书风。我以为楷书的创作还是要以平正为主,以欹侧为辅,不能因为追求字势的变化而失去其本身的稳定和整体气息的统一,也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情趣,任意夸张变形,甚至是荒率、粗野。

和以往投稿一样,我总是到离截稿十多天时才开始创作。先是确定形式和内容,我一向不喜拼接制作,好的书法作品在乎的应该是书法本体而不是外在的装饰打扮。直接用一张6尺条屏书写,没有分行、分块,普普通通、中规中矩。书写材料上,选择了我喜欢用的仿古绢。内容选择的是萧统的《文选序》,有别于大家常写的唐宋诗词、文赋等。

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楷书的创作,尤其是中小楷书,由于字数多,创作时间较长,往往容易出现错漏字现象,而且由于画格比较麻烦,面对一张好不容易画好格子的宣纸,往往会出现心理负担,会过于拘谨而影响正常的发挥。故而,我都会提前多准备几张作品用纸。

我写字比较快,楷书与行草书相比,比较容易拘谨呆板,加快用笔速度可以增加字内的呼应和整体作品气息的连贯,从而避免楷书因平整排叠而带来的“状如算子”般的单调乏味。

在书写的过程中,抛开杂念,不去预想字形、笔法,也没有刻意表现什么风格,完全是自己性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此件作品洋洋洒洒900余字,我是一气呵成。并且是连续用三个下午的时间书写了三张,最后挑选一件没有错漏字的钤印后寄出。

此件作品体现了我目前的楷书创作状态,也有很多不足,除了自身的书写水平和认识能力之外,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轻松率性的书写,与应征投稿严苛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现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更加重视文字的规范及审读,在书写过程中难免过于谨慎,防止错漏,力求完美,影响了单字及通篇的气息畅达,显得拘谨,与自己所追求轻松自如的状态还是有差距的。没办法,毕竟是要和上万件作品一起经受评委专家的严格评判。

是率性地书写,还是迎合展览的要求——国展获奖专业户来解惑

当然,艺术创作,永远没有满意的作品,也永远给我们留下进步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