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炉,点亮就业前行之光

热炉,点亮就业前行之光

丁雨(化名),年近五十,未婚未育,孤身一人。已经有十多年了,丁雨一直都没有好好工作过,强戒所出来两个月就又进去了,出所仿佛是从监狱里出来放放风。这次出来,如何能让他打破以前的“魔咒”,值得社工认真思考……

经过多次的接触,从丁雨的行为上,社工看到他的心理轨迹。多年的涉毒生涯以及父母早逝让他饱受歧视,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也就自暴自弃,自我放纵了。然而,社工还是观察到他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的。在了解中,社工得知他父亲以前竟然是南下离休老干部,怪不得他的内心埋藏着这份渴望的火种,帮他点燃这份希望也许就能打破他生活的魔咒。

社工从其会议儿时的经历以及父母的经历入手,通过多次的面访,丁雨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其父亲尊严的亵渎,同时,也认识到自食其力是找回尊严,获得尊重的必要前提,十多年为工作的他开始有了较强的就业意愿,正巧他朋友可以为他介绍一份保洁的工作,本来他认为男人去扫地感到很丢脸,不太想去,社工从人的价值观,职业能力适配等几个方面和他探讨,使他最后接受了这份工作。

“我能行吗?”丁雨心里忐忑不安,当他问社工的同时,也是在问自己,这么多年与社会的脱节使他内心自卑感泛起。社工与他一起分析自己的优势,热情,能吃苦,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等,当社工说出他身上优点时,他自己都有点蒙了。这些话使他有了一定自信。社工就职业适应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给他做了交待。其实,社工从内心来说,丁雨的性格还是不错的,也相信他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对于社工,丁雨还是很健谈,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与同事的关系,工作的得到和失去等等,他都愿意与社工沟通和分享。社工发现,当他在单位得到表扬时,他看向社工的眼神中有一份渴望,社工知道他这也是在寻求社工的认同。每当此时,社工也会不吝言辞对他表示赞赏,使他的行为得到正强化。一年下来,当他拿着先进证书兴冲冲来到社工面前,社工马上给证书拍照,并且想给他一个拥抱,来分享一年来的丰收喜悦。没想到这个动作让他很难为情拒绝了,毕竟两个男人之间的拥抱,社工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年没有得到过……不过,社工发现他其实很感动的,肢体语言有时会比话语能传达更多的丰富内涵。

在心理学里有个“热炉”效应,本来是指在人犯错时即时惩罚会产生最佳效果。而这种方式社工认为同样适用于奖赏。丁雨工作中,社工总会给予他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虽然顾忌到社会影响,没有去他单位里进行就业回访。通过他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尤其当他带着一份渴求希望社工认同时,给予即时赞赏可让他内心得到极大的补偿,从而让他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工作两年,他连着两年先进。

“我再也不会去碰那东西了,社工对我很好,我的朋友对我很好,单位领导也很关心我。”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让丁雨内心充满着感恩之情,或许正是这份感恩之心会成为他继续前行的重要推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