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九抓九推”提升信访工作落实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纳雍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信访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县域信访管理新模式,多措并举提升信访工作落实力。

一是抓政治站位提升,推动党建业务紧密化。舞活党建龙头,对党员干部设岗定责,积极与精准扶贫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共联活动。利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主动参与精准扶贫村党支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支部标准化建设和业务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确保信访工作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运行,促使党建与信访业务深度融合。

二是抓信访队伍建设,推动干部素质多能化。紧扣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强化信访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多能的信访队伍,改变过去信访干部能力比较单一的现状。十九大以来,成功举办12期信访基础业务工作培训、8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16期公文写作和信息写作培训,组织信访精英先后3次外出“取经”,锻造了一批熟悉业务、能写会说、懂法律政策、善思想疏导的多面手信访干部,为妥善化解矛盾奠基。

三是抓基层基础建设,推动职责流程精准化。充分把握信访工作定位,精准聚焦主业主责,商议提出“接待来访流程清、首次解释引导准,问题分类渠道清、首次甄别分流准,诉求解决责任清、首次受理转交准,案件根源症结清、首次复查结论准,信访形势把握清、首次分析研判准,失职失责事实清、首次问责追责准”的“六清六准”工作标准,确保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环环相扣、精准精细、规范高效。

四是抓阳光信访运行,推动受理渠道多元化。改变过去信访受理渠道单一的现状,积极建成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了与上级信访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及时共享信访信息资源。构建“信、访、网、电”为一体的受理格局,多次深入矛盾突出村教会群众网上信访操作流程,动员群众利用新媒体反映诉求,满足群众多元投诉需求,缩短信访时间,节约信访成本,方便信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五是抓依法分类处理,推动事项办理法治化。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要求,在受理、办理群众信访诉求时,始终坚持以“法治主导”为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法律途径优先,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认真落实诉访分离制度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积极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途径解决信访问题236件,有效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是抓工作思路谋定,推动诉求解决实质化。明确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包案接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推进职责,压实各级领导的信访工作责任。推行“上提下抓、外督内规”工作措施,上提一级借力“尚方宝剑”抓疑难事项破解,下抓一级落实信访源头化解责任,外力督查督办促使诉求问题合理解决,内部规定信访干部的业务规范和作风行为,推动事项办理由“程序流转”向“实质解决”转变。

七是抓服务能力提高,推动领导决策科学化。创新服务领导决策载体,提升服务领导能力,建立由涉事单位、信访局、法制办、“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组成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矛盾纠纷信访事项分析研判机制。按照“有事必研、研后必果”的原则,对信访成因、发展趋势、可能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分析研判,形成调查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决策,打破过去靠单一“统计汇总”呈报的局面,服务领导科学决策。

八是抓信访责任追究,推动责任落实常态化。握紧督查“利剑”,坚持信访工作“一案双查”,既查群众信访问题的解决情况,又查造成信访问题的原因及受理过程中干部作风问题,用督查推动工作落实。信访部门紧扣《信访条例》赋予的职责,适时向组织纪检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和信访问责的建议,34人因工作落实不力受到问责,促使权责更加明晰、问责成为常态,一改过去“只打雷不下雨、雷声大雨点小”的责任追究现状。

九是抓信访信息采编,推动信访工作网络化。明确信访信息宣传员,建立信访信息采编制度,注册纳雍信访今日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访工作的新动态、新做法和新经验。每半年不定期举办信访宣传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做客信访部门、走进信访群众,宣传报道信访工作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成效,主动向群众发出正能量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有效填补信访工作的宣传空白。

  (中共纳雍县委群众工作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