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味儿”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与饮食相伴相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近几年的新兴产业,精神追求日渐成为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基本诉求,而饮食也是精神追求中的一部分,品尝当地美食可以感受不同区域的饮食特点,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食”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饮食在旅游活动乃至人们旅游需求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西安的旅游业大兴,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安有代表性的美食。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在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下的饮食文化也不尽相同。陕西位于西北内陆腹地,但又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两类地区,在饮食的原材料上可以兼取南北两地,但总体上以北方饮食为主。西安地处关中盆地,其饮食具有浓厚的西北风情。

西安,古称长安,因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因此,西安面食丰富,面食主要有面条、锅饼和蒸馍。对于面条而言,与面食大乡山西不同的是,山西注重面食的形制,而西安侧重于浇头。对于西安面条,外省人最为熟悉的是“biangbiang面”与岐山臊子面。

西安“味儿”

"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是目前笔画最多的汉字,此字的发音又是汉语拼音组合之外的,为方便人们记忆,便以拼音代替。此面因在入锅前要在案板上反复揉搓、拉扯、摔击,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又因其面宽如裤带,又称“裤带面”。

西安“味儿”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的面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口感爽滑劲道,加入炒制好的蔬菜丁和肉片以及特制的油泼辣子,味辣而香。

西安“味儿”

岐山臊子面

而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为特点,这九字将面条、面汤、味道精准地概括了出来。岐山臊子面的面团要擀成薄到透明的面皮,再用铡刀切成两分宽的细条,因而又称岐山铡面。配面的浇头仍是五花肉丁与蔬菜丁的结合。其特色在于煸炒五花肉丁时,待收干水分后,把大量柿子醋顺着锅边倒下去,热锅上顿时腾起一阵白烟。醋在此时被呛熟,没有了生醋的涩味而使口感变得更加柔和,醋香与肉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此外还有油泼面、蒜蘸面、荞面等,口感各不相同。

除面条外,陕西的锅饼也极具特色,和陕西人直爽的性格相得益彰。

西安“味儿”

陕西锅饼又叫锅盔、锅魁、锅盔馍、干膜,是西安人喜爱的传统面食小吃。湖北的锅盔是直径20厘米左右的薄薄的脆饼,而陕西的却是直径寸许,厚一寸,重5斤的圆形大饼。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锅盔按口味可分为原味、五香、油酥等。但等锅饼放凉后,韧性无比,对于大多数外省人是吃不惯的。此外,蒸馍也是陕西人喜爱的面食之一,在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总有蒸馍的身影,而蒸馍却是就着辣子吃的。除作为日常干粮外,还有在特定节日制作的花馍。

西安“味儿”

花馍

人们将面团揉、搓、捏,再用剪刀、木梳、顶针、竹棍等工具将面团剪、压、排、扎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万物生灵,再拿一些花朵、椒粒、豆子把眼睛一点,用红、黄、绿、蓝等食用色素将枝叶花瓣涂染,组成不同的图案……每个花馍的制作,工艺都相当讲究,要经过凝水、和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等多道工序。各种美观的花馍也成为关中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风味上,西安饮食以“酸、辣、香”为特色。关中人尤爱吃辣,许多地方只是将辣椒作为一种调味品,甚至不吃辣,而西安人却将辣椒作为一道菜,俗称“油泼辣子一道菜”。西安人所认为的不辣相当于外省人中的微辣甚至中辣。在西安饮食,会发现每个餐馆的餐桌上都会放着一小罐油泼辣子,其辣子有特别的香味,即使平素不吃辣椒的人们也被引诱地想要尝一下。陕西凉皮以醋和辣子为主调料,吃到嘴里酸辣爽口。若不加辣子便品尝不到凉皮应有的味道。

西安“味儿”

西安凉皮

在永兴坊一家店铺里售卖酸辣豆花,如果说南方的甜豆花给人的感觉是甜蜜的,那么西安的酸辣豆花给人的感觉则是热情直率的,让人流连忘返。山西豆花也是咸的,但其中加的是韭菜花与卤汁,因此西安的酸辣豆花便独具一格了。

西安人爱辣子大概与其地理环境与长期的生活实践有关。“八百里秦川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调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在又干又硬的黄土中生活的西安人,吃一口辣子让人爽快无比,也让人更有精神投入到劳作当中。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然在饮食上也具有宫廷特色,自古就有着“长安美肴,华夏古馐”的美誉。中国历史上最豪奢的宴席“烧尾宴”和“曲江游宴”,由于上层贵族尤其是宫廷对饮食的细致要求,也带动陕西饮食文化的发展,饮食品种和工艺的丰富。西安名菜“葫芦鸡”,相传出自于天宝年间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之手。

西安“味儿”

葫芦鸡

选用的母鸡经过清蒸、笼煮、油炸三道工序,色泽金黄,外酥里内,蘸上特制的调味料,香烂味醇。而作为西安饭庄的看家菜之一——凉拌腰丝,是西安饭庄已故名厨曹秉均在唐代《玉食批》中的“酒醋白腰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选用上等猪腰子,刀工细致,烹调讲究,是温拌菜的代表作之一。此外还有枸杞炖银耳、煨鱿鱼丝、水晶莲菜饼、三丝皮、奶汤锅子鱼、口蘑桃仁汆双脆、鸡米海参、酿金钱发菜等都是惊喜讲究的陕西特色传统菜。

西安饮食西北风味浓厚,具有独特的回民饮食特色。

西安“味儿”

中原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历史上,陕西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自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伊始,各地诸侯、商贾汇集于此,将各地风俗习惯带到此处,也包括饮食习惯。之后,汉朝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王朝与西方各国的联系,开启了丝绸之路,来自亚欧非各地的商人、使团在此聚集,他们不仅进行经济贸易,同时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独特的文化,也将他们的饮食带到了都城,最具代表性便是回族清真食品。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牛羊肉泡馍。

西安“味儿”

牛肉泡馍

泡馍汤清肉香,既可以品尝到牛羊肉的肥美,又可以品尝到馍的甘美。正宗的泡馍,应是客人自己掰馍,然而外地人到西安却是机器切割的馍,便少了其中的乐趣。在回民街中的“贾三灌汤包”也是回民小吃,是回民贾三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下,创制的以“灌汤”形式的包子。尝包先喝汤,品尝正宗灌汤包要先用筷子夹起来摇一摇,然后在面皮上戳个洞,将汤汁倒在汤匙里,品汤的香美,最后吃剩下的包子。贾三灌汤包汤汁香醇不油腻,其肉软烂却能尝到肉的纤维感。于个人而言,是到目前为止最美味的灌汤包。

西安“味儿”

贾三灌汤包

西安除正式的特色主食菜肴外,还有品种多样的各类小吃。肉夹馍、肉丸胡辣汤、金线油塔、红柳烤肉、柿子饼、石榴汁、甑糕等都是老少皆宜的风味小吃。

关中饮食继承王朝遗风,吸收外来风味,融汇各族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风尚。到了西安,我们除走近历史,感受周秦汉唐的王朝辉煌外,更要品味其多样饮食。在西安旅游,人们参观完各个历史遗迹后,饥肠辘辘,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在何地消除腹中的饥饿感。因此,我们会发现,西安城除了各个景点的游客众多之外,另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便是各个小吃街。几乎家家满客,甚至将餐桌摆到过往的街道上。即使人多的摩肩擦踵,人们仍要挤入其中,排起长队,只为寻找那“传说”中的美食。如此这般,饮食成为旅游中六大要素中的首要要素也不为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