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交通高速发展,促进望江经济腾飞

安徽省望江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多年前,长期处于“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的 “三无县”,农村道路更是路况差,等级低,大都通而不畅或晴通雨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县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40年,高速公路傍城而建,一级公路纵横腹部,二、三、四级公路覆盖全县,等级由低变高;城乡客运规模从小到大;城乡公交从无到有,城市公交日趋现代化……望江交通紧扣服务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根主线,风雨兼程,负重拚搏,以高速公路建设为突破,以干线公路建设为重点,以长江大桥为亮点,不断深化交通体制改革,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书写下了跌宕起伏、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答卷。

望江交通高速发展,促进望江经济腾飞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 (吴成铭 摄)

若要谈及望江交通腾飞的“起点”,2004年绝对具有“里程碑”意义。2004年5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到望江视察指导工作,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汇报争取实施望(江)至东(至)长江大桥项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在连续8年的项目争取过程中,一任接一任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将大桥项目紧拎在手,接力争取。八年争取,科学论证。2008年10月,大桥和高速接线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9年12月29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试桩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一份份报告,一项项评审,凝聚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望东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的心血,彰显了县委县政府改变望江交通的决心。几代夙愿,百年期盼,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每一件交通建设的大事,都在告诉我们: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正在改写着望江的历史!在国家的重视下,望东长江大桥经过3年建成通车,近40公里的济广高速望江段相继竣工。从此,一桥飞渡天堑变通途,高速实现了零的突破。

早在1994年,望江人以敢越雷池的气魄提出新建武昌湖大桥实施安(庆)九(江)的方案,得到省市支持,举全县之力,肩挑车拉,挖山填塘241万土方,终于完成交通大动脉心脏工程。望江人到安庆、合肥再也不绕道怀宁石牌,行程缩短二个多小时,圆了几代望江人的梦。

望江交通高速发展,促进望江经济腾飞

济广高速十里长河特大桥(吴成铭 摄)

要想富,先修路。从2009年起,望江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新望江的战略构想。按照“构建骨架,打通出口,辐射乡镇,延伸村组,完善网络,提高等级”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望江交通新一轮发展目标:“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发展方向,着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实现一桥(望东长江大桥)、一港(华阳港)、一纵(济广高速长江北岸接线)、一横(安九路二期延伸和安九路一期提标升级)、一环(县公路的巩固改造)、一千公里(农村公路)。由此,开启了望江交通史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篇章。

省道安九路、月北线、岳华线相继建成通车,穿越望江纵横腹地。重要县道华莲线、窝甘线环城而建,把城市和乡村紧密相连。40年,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公路总里程由2002年底的1300公里增加到2017年底的3400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为400公里。

2017年,望江交通再传喜讯,重要对外通道安九一期安望段一级路又提标升级,安九二期望江到杨湾段正式建成通车。2018年7月,二期望江至宿松县段开始施工。通过积极争取原重要县道窝甘线、华莲线分别升级为省道。安九公路已经顺利升为国道。

望江交通高速发展,促进望江经济腾飞

国、省道先后增添定位,济广高速穿境而过,昔日,望江的公路屈指可数,而今,公路纵横交错。再一次畅通了望江加快融入皖江城市带的“生命线”。

依山傍水,以水兴城。65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绕县境东南,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孕育了望江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华阳港是长江最大的支农港口,华阳过船闸沟通了江河联运。“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更是敏锐洞察到港口码头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时确立了“桥港经济”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不断加大投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路、水路、港口,一起成为今天望江架构大交通的格局支点。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环境的改变,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缩短了望江与县外的距离。

望江农村出行难是一个让许多人刻骨铭心的回忆。直到2003年的春天悄然而至,国家对农村公路给予投资不啻是一声春雷,顷刻之间竟使古雷池大地群情振奋,修路热情高涨。龙山村位于武昌湖南岸,龙山脚下,山水相连,风景优美,盛产棉花、水稻和水产品,村里石料资源丰富。当地政府曾规划在此处建度假村,由于道路通而不畅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2003年县交通局将这条长6.4公里的道路列入通达工程作为县道的延伸线,多渠道投资300余万元,开始了有史以来重要一条通村道路建设。当年底,长龙公路沥青路面全线贯通,成为通达工程的成功典范。农民都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公路是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是强县富民的黄金大道。”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县通达工程累计完成公路里程近150公里,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先后改扩建了长泊线、莲赛线、太凉线、赛金线、高新线、望沈线等共148公里的沥青碎石路面。 2006年望江农村公路又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全县三至五年内完成659.1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完成投资超过2亿元,各地老百姓和企业对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出资出力。

2010年,望江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全县“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里程达760公里,占全县村道总里程的70%,达到了建制村通水泥路100%的目标,完成投资2.4亿元。2011年,望江县委、县政府又投入2000万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县乡干线公路改扩建全面铺开,十条主干道已全线贯通。完成错车道、路肩等安保工程330公里。村民们欢呼雀跃,许多人放鞭炮祝贺。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成,道路交通量快速增长,宽路窄桥、新路老桥、新路危桥现象日益突出。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从2006年起,望江县加快了渡改桥工程和危桥改造加固工程,先后投入0.51亿元,实施了日星桥、汪洋桥、河南桥等8座渡改桥。位于华阳河南岸的凉泉乡河南村与北岸的凉泉村隔河相望,千百年来,河两边居民友好往来,早以融为一体。然而华阳河的阻隔让孩子们读书求学,村民们耕作、经商只能全靠渡船往返。十分不便。两村村民不仅每年要耗费3万余元的渡船费,而且他们的安全生产和生活还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季涨水时期,这里河面宽达200多米,水流湍急,险象环生,严重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村民们很早便有了筹资建桥的想法。但建桥成本巨大,向上争取的资金又极其有限,村民的捐资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建桥计划不得不一再搁浅。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多方争取,整合资金投资800多万的河南村渡改桥于2015年建成,在2016年防汛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同时还有农村公路127座危桥得到改造和加固。

通村公路,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香茗村的茶叶、凤栖村的板栗、桃园村的密桃、泊湖村的银鱼、麦元村的小粒红花生,以及武昌湖、泊湖的水产品也将随着道路的延伸走出望江,走向广阔新市场!

回望改革40年,望江交通发展的每一个里程,无不闪耀着民生的光芒。

桥梁跟进,撤渡建桥,航道、河道架“彩虹”。路桥建设,路网完善,带来了望江公路客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往日里,偏远山区的农民若想进城,摩托车、手扶拖拉机或三轮蹦蹦车等便成为不二之选,既费事且不安全,若逢雨雪天气,出行便更是麻烦。2009年,望江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摆上重要议程。采取 “政府牵头、企业经营、行业监管”的形式,于同年7月试开通城乡公交线路4条,公交客车20辆。城乡公交的试运营受到了沿线群众的的好评。2010年,城乡公交在逐步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针对各地客流情况、道路状况、车辆状况等不一的现状,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实行“一线一策”,再次破解发展难题,相继推进了漳湖、鸦滩、雷池等乡镇的公交客运。2011年,城乡公交稳步推进,高士镇、赛口镇、杨湾镇相继开启城乡公交线路。曾一度被称为“望江模式” 得到了安庆市各县以及周边县市的学习和推厂城乡公交的开通,给农民群众进城、中小学生上学、工人上下班带来极大的方便,漳湖镇公交开通后,由原来的每天往返县城一趟班车,变成了每小时一趟班车,农民基本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驰骋在望江大地的一辆辆“城乡公交”不仅在时时刻刻缩短着全县十个乡镇之间的路途,更在分分秒秒的快意书写着全县60万人民的幸福。

客运站历来就是一个“窗口”,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反映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曾几何时,望江公路客运站蜗居城中,灰头土脸。如今,大气磅礴的客运大楼,宽敞明亮的侯车大厅,有序的运营车辆,赏心悦目的外部环境……一个全省一流的县乡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一一望江县公路中心客运站矗立在望江北大门,成为了望江城市建筑的新景。

2018年元月,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民出行需求不断提升,望江城市公交由安庆汽运公司投入新一轮运行,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公交线路不断调整增设,公交设施越来越健全……公交车不仅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更成了城市交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区公交线路由2002年开通时的2条,发展到现在的8条;公交车数量由10年前的20辆,增加到现在的50辆。市民出了家门就能坐上环保舒适的安达尔新能源公交车。2012年8月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2018年采用IC卡,乘公交更方便。(汪少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