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扬州人街头做了件好事,外国友人连声说“Thank you”

时间:昨天下午5点

新闻现场:史可法路与万福路交会处

昨天下午5点左右,史可法路与万福路交会处发生一起单方面交通事故,一名外国男子骑电动车过程中不慎摔倒在路上,倒地不起。当时临近下班高峰期,过往车辆很多,随时可能引发二次交通事故。路过的热心市民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为他搭建了一个充满大爱的“守护区”。“Thank you、Thank you……”外国男子躺在救护车上,不断地向扬州市民表达谢意。
一群扬州人街头做了件好事,外国友人连声说“Thank you”

【突发意外】外国友人骑车不慎摔倒

昨天下午5点左右,史可法路与万福路交会处附近,车来车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在不断增加。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车川流不息。就在这时,有一名身材高大魁梧、30岁左右的男子骑着电动车行驶到两路交会处。突然,电动车猛烈晃动了一下,紧接着便失控倒在路上。只见电动车部分部件被摔碎,散落在路面上,男子重重地摔倒在路上,表情痛苦,多次挪动身体试图爬起来,结果都没能成功,躺在了路面上。

“不好了,这人怎么摔下来了?”有路过市民惊呼起来,当他走到近前,询问其有没有大碍时,说了几句话对方都没听到。该市民又转到男子面部朝向后发现,摔倒的男子头发呈黄色、鼻尖高高的。

“哎呀,外国友人摔倒在这边了,也不知伤得怎么样,说话也听不懂,这可怎么是好?”该市民站在摔倒男子附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一群扬州人街头做了件好事,外国友人连声说“Thank you”

【温馨一幕】市民围成一个“守护区”

记者上前查看,发现一名外国男子正躺在圈内的地面上,不能动弹,表情痛苦,手里拿着手机,正在与他人通话。万福路与史可法路叉口东北侧的一个石墩上和旁边的斑马线上,均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碰擦痕迹。

此时,离下班高峰时间越来越近,男子所处的位置也越来越危险,稍不注意很有可能就会引发二次事故。“这里有伤员,大家注意绕行……”一群人依次排开,身体紧挨着身体,围成了一个圆圈,口中不断地喊着警示语,提醒过往车辆绕行。

“当时我们正在附近的岗亭督查小红帽的执勤情况,目睹了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保护躺在地面上的伤者,召集附近小红帽和行人围成了一个圈。”市民观察团景区分团一名成员徐建霞介绍,召集大家将伤者围在中间,目的只有一个,搭建一处安全区域,避免伤者发生二次意外,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很快,救护车赶到了事发现场,将受伤的外国男子送往城区一家医院检查治疗。经初步检查,伤情并不是很严重。

【暖心举动】年轻夫妇全程守护陪伴

在这场紧急救援当中,受伤男子身边始终站着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既是目击者,也是全程的陪护者。

值得一提的是,救护车赶到现场后,这名外国男子即使强忍着疼痛,也始终不愿意上车。原来,他的电动车在摔倒之后,被人推行到了附近的一处岗亭,暂时停放,外国男子不愿离去的主要原因是,想将车里的钱包一起带走,可由于语言不通,与救援的市民交流困难,一直未能如愿。

“你把车钥匙给我,我去帮你拿。”现场一名年轻女子在得知伤者的意图后,从对方手中拿过电动车钥匙,从电动车储物箱里拿出了钱包,交给了伤者。

原来,这名女子姓田,是梅岭中学的一名老师,事发时,她与她的丈夫碰巧路过,全程参与了救援。

“这名外国男子沿着万福路由东往西骑行,车辆碰到了石墩后摔倒在地。”田女士介绍,这名外国男子身材魁梧,摔倒后,一直躺在斑马线上,不能动弹。为避免二次意外,田女士和丈夫第一时间上前,将外国男子尽量拖到路边。考虑到长时间躺在路面上,后背容易被烫伤,田女士将自己电动车上的一个挡风垫拆了下来,在丈夫帮助下,抬起这名外国男子,将挡风垫垫在他的身下。

面对众人的援手,躺在救护车担架上的这名外国男子不断地说着“Thank you”,特别向对这对年轻夫妇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 陈晨 崔根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