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頻發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

山根50


現在的孩子們不切實際的東西懂得太多,傳統的東西卻忘得一乾二淨。想要真正解決學校霸凌問題需要從幾個方面下手。

第一,強調未成年人違法行為家長責任制,但凡是孩子犯錯,家長就要承擔相應責任,讓家長懂得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加強家庭教育,從源頭解決校園霸凌問題。

第二,從法制上對未成年人保護加強,並對未成年人故意違法行為加重懲罰力度,加大違法成本,強調我們要保護的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是要為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開脫。對未成年人違法行為起到心理威懾作用。

第三,在教育管理方面探討新方式,並賦予教育機構教育懲戒權,嚴格界定教育懲戒的方式方法和力度,讓學校和老師在明確的法律界限範圍內能管敢管,不再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

相信只要這三條落實到位,家長負起責任;法律加重處罰;學校嚴加懲戒,校園霸凌現象基本可以消除。


金秋五色風


非常殷切地期盼一部,有利於學校教學,有利於學生學習,有利於老師安全,有利於校長管理的,實用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出臺。

進一步提倡師道尊嚴,還老師以尊嚴,還老師以戒尺。讓老師在學校裡能管學生,敢管學生!

作為一個男人:

每天吃糠咽菜,我可以忍!

每天搬磚苦力,我可以忍!

每天簡居陋室,我可以忍!

但我的底線就是:

腳下的國土!

身後的父母!

懷中的妻女!

只要誰敢觸碰欺辱他們,我必將拼命,絕不容忍!這就是男子漢的責任,這就是男人的底線,這就是男人活下去的意義!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依旺情深1


我是一名職業院校的教師,這幾天看到的極端事件報道和網絡評論,感覺很多人對這事的看法,不夠客觀和全面,也把自己工作中一些感悟,跟網友們分享討論一下:

校園暴力的產生以及愈演愈烈之事,現在看來把責任歸結於某一方面,都不算公允,這是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

1,學生。校園暴力的高發區。一是生源素質較差的大中專院校,或者一些非重點的中小學。這些學生在學習成績上相對同齡人要差,而在別的方面接受的信息多。這裡要提到手機以及網絡遊戲,暴力信息手遊的泛濫,讓學生們在獲取很多不該他們年齡接觸的信息。這類學生的價值觀和重點學校學生的價值觀不同,不是誰學習好誰有面子,而是誰有錢,誰混的開,誰就有面子,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讓部分學生一方面怕被別人欺負,一方面又渴望能欺負別人,這樣可以獲得扭曲的滿足感。

2,家長。經過我多年的觀察,大凡在學校惹是生非,難以管理的,其家庭環境十有八九一團糟。有句話,熊孩子的背後必有熊家長,這話一點不錯。在高職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從小跟祖輩長大,家長在他們眼中,就是提款機,幾乎沒什麼感情。我不止一次見到大聲喝罵家長的學生,而也見到很多學生在校惹事,通知家長,家長表示漠不關心的例子,“喂,你孩子在學校打架,把人家打傷了,警察都來了,你來一下把”“管不了,你們學校看著辦,該關關,該判判”,以上對話常在班主任和家長之間。這次事很多人評論老師不重視,才釀成苦果,我不太知道細節,但我覺得老師不重視的可能性不大,沒有哪個老師不知道出事的後果,所以我覺得十有八九是當事家長開始根本就沒重視。

3.學校。終於說到學校,學校目前是千夫所指,這個學校有沒有管理漏洞呢,八成有,但學校的管理漏洞是不是血案發生的主要因素呢,這個就難說了。很多人認為班主任要承擔最大責任,原因是班主任處理不夠果斷,這裡我不為班主任開脫,僅說兩條大眾思考不到的地方,一是班主任有沒有權利開除那個欺負人的男孩,出事都是班主任的,有多少人知道班主任的權力並不包括開除,甚至還要巴結學生別走,至於為什麼,家裡親戚有老師的不妨去問問。既然不能開除,那就只有說服教育一途,打罵是不可能的,誰也不跟自己飯碗過不去。而說服教育多大效果,各位家有孩子的自己想象。二,現在的孩子早熟,有事不但欺負人的不會告訴老師,被欺負的也不會告訴老師,他們認為找老師解決問題是最無能的表現,我曾有個學生被欺負後當著我和自己家長的面,還幫欺負他的人撒謊。所以班主任想了解學生間的矛盾,往往都只能靠自己琢磨,談話幾次也未必能得到一次有用的信息。

4,政策,其實這才是我最想說的,現在校園矛盾層出不窮,只要捅到網絡上,十有八九是老師的不是,有多少人知道,一線教師,班主任,現在才是最弱勢的群體。學生得罪不得,不能打不能罵不能開除,只能說服,再說服,如果說服能解決問題,就用不著警察了。另外,一旦出了紕漏,不要指望學校領導給你出頭,學校第一時間會摘清和你的關係,並嚴正聲明與學校無關。國家貫徹以人為本,教育法對學生各種保護,誰想過保護教師,前些年一個高中教師被學生捅死,又有多少人在乎?家長得罪不得,前面說過,這些留守兒童的家長,壓根就沒拿老師當盤菜。我的一個學生曾經在寢室酗酒到昏迷不醒,120來了不管,打車去醫院,出租不拉,我自己開車轉了兩個醫院,勉強有醫生願意收留。我一夜未眠陪在床邊,給家長打電話,你孩子昏迷了,家長說,哦,我去不了啊,鄰居結婚,我得給人家殺豬!好說歹說家長來了,我把墊付的幾百塊發票給家長過目,家長:恩,零頭不要了。450,給你400行了,一副施捨的神情。這還算好的,人家至少來,不來的呢?領導?領導的意思一般是,作為教師要奉獻,不要給學校添麻煩。一線班主任,真的是有啥委屈,只能往肚裡咽。

以上是我的一些真實經歷和想法,歡迎有自己思想的討論,鍵盤俠們請繞道,謝謝!


fisher16246770122


先來分析下原因:

1.懲罰力度太小,往往發生校園暴力以後,學校為了避免影響自己的聲譽,打人者父母為了降低對孩子的影響,就會主動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無非賠禮道歉,賠償,然後不了了之。正是因為這樣的處理態度還有處理方法導致很多時候打人者無法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自然也就久而久之成為我們口中的校霸。

2.英雄主義,黑社會題材的電影宣洩導致,雖然當年古惑仔系列的電影風靡一時,但是現如今關於這方面題材的電影卻少之又少,而且鄭伊健本人也曾經說過後悔出演這個系列的電影,因為電影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一定程度上也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定的價值觀取向的問題,很多校霸之所以敢於在校內稱王稱霸無非也就是崇尚黑社會的那種風氣。

3.老師管理的尺度越來越有限,現如今但凡老師敢動手打學生的,只要一經曝光必然面臨下崗的風險,所以很多時候老師只能苦口婆心的規勸,然而作為80後的我們,誰不是從老師的戒尺底下待過?一定程度上給予老師體罰的權利,有時候並不是壞事,孩子的確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誰都希望這塊心頭肉成才,而不是變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解決方法:

上述三個原因裡面,我覺得最應當優先解決的就是校園暴力追責的問題,法律的作用之一就是教育和評價,如果校園暴力當中的學生能夠被追責,而且形成社會共識,那麼我相信出於對法律的敬畏,任誰也不敢輕易的就對他人使用暴力,更何況還是在學校當中?


麋鹿說法


校園暴力頻發高發根本原因是教師打人教育產生的惡果。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從三四歲進入幼兒園,七歲進入小學,十多年時光均在校園而非社會度過,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的社會日趨文明化,社會主義文明價值觀水平越來越高。過去舊社會打架鬥毆惡習在當今很罕見。過去舊社會打人重災區根本不是學校,而是軍營與警察。但現在軍隊與警察打人幾乎絕跡。社會打人殘餘多在城管,但經人民反對後,城管打人惡習也漸次收斂,近來很少見聞。

令人不解的是,現在強烈要求打人的是教師。網上教師不斷吶喊:把戒尺還給老師!有些教師鼓吹不打不成才理論,有些教師嚴厲正告家長:不打不好管,不讓打學生我們不管了,你們自己教吧。

所以,教師打學生相比校園暴力學生打學生,頻率更高,次數更多,打人更普遍。老師打學生打得鼓膜穿孔,打出腦震盪,打出血或青紫,打得學生住院治療,簡直是家常便飯。我曾問老師:有哪個學校老師敢說從沒打過學生?幾乎噤口不語。

更為嚴重的是:老師打罵學生毫不隱瞞,而是公然在班級當著全班學生面暴打。這其實是打人教育:一方面教師反覆打學生,以樹立自己絕對權威,讓學生身體受到摧毀,人格受到汙辱,心靈受到傷害。另一方面打人教育傳播不文明反文明行為,所謂能師出高徒,讓學生有樣學樣,於是學生學著教師打學生方法,在同學之間練拳。這是不爭的事實。

校園暴力頻繁,有些教師有嘴說社會,說家長,將學生打人推諉給社會與家長,卻不反思教師打人教育形成的惡果。這是不正確的。

想杜絕校園暴力,首先要杜絕教師對學生暴力!想杜絕學生打人,首先要禁止教師打學生。上樑不正下樑歪,教師打人不禁不止,反而強烈要求以打代管,將打人戒尺還給教師,卻要求學生不打人,這是不是讓人笑不出的笑話?


東楚龍野虎


江西上饒一個家長刺死一名10歲小孩的慘劇,以及近幾年來多多少少校園暴力事件,值得讓人深思,教訓也極為慘痛!反映出學校和家長管理教育的許多嚴重問題。

如何看待孩子打架的問題?心理學警示我們,成人的暴力傾向都是從兒童開始的,也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一般家庭對孩子們的打打鬧鬧不在乎,認為是孩子天性使然無關緊要。學校老師特別是小學和幼兒園老師遇到孩子打架情況,也做不到耐心和有效的引導。對待孩子打架,學校和家長必須堅決制止,並施以適當懲戒,否則長大後將難以收拾,也會對當前教育和學習氛圍造成破壞。

如何解決孩子受欺凌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孩子一次受欺凌,將對他心理留下永遠抹不去的陰影。當時的欺凌的人和情景時常浮現在腦海裡,甚至留下復仇的種子。我記得莫言寫過小時候自己和母親因撿麥穗被生產隊幹部打耳光的事,50多年了還記憶猶新,可想而知這事對他影響深刻之極。對待學生受欺凌,需要學校行政部門介入,給他們以溫暖和安全。若老師不管,學校不管,社會不管,家長又不會管,那江西上饒的悲劇絕對不是最後一例!

如何建設一個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校園應是教育和學習的樂園,社會理應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學校的嚴格管理教育不能缺位,管理教育本身就是育人方式,學校應該一手抓課堂學習、一手抓管理教育,使教書育人齊頭並進。校園法治建設不容忽視,馳而不息地向老師和學生進行法律知識、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的灌輸和學習,掃黑除惡也應包活剷除校園暴力,還校園一片晴朗天空,為社會培養更多懂法愛法講法的種子。積極建立老師、家長和學生三者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及時發現和反饋問題,視情利用法律、道德和管理的不同手段,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杜絕事情向惡性發展。

教育孩子,學校、家庭和社會需要擔負自己的責任,只有同向用力才能護衛好祖國的花朵和培養合格人才!


一句話文章


又再看到校園兇案,確讓人深感唏噓及心寒!

也忍不住吐槽有關方面為何總沒弄清方法去防止這種事件,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這類校園行兇事件都沒能改善?這讓一眾為人父母的如何安心把孩子送校學習?

遠的不說,香港的教育體制為防止校園暴力及黑社會涉入中小校園可說不遺力的,效果也是很顯著的。

要知道香港的黑社會勢力也不少,但在校園內真沒有多少學生敢欺凌霸惡,我建議國家應多安排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可多去香港考察,借鑑學習一下關於如何管治校園的暴力欺霸行為。

或者我也簡略說說香港是如何應對校園暴力及毆鬥事件的。

首先,香港的每間中小學都會設有“訓導主任”一職,而“訓導主任”亦是全校最威嚴的角式,凡遇有欺霸同學、毆鬥、恐嚇及涉黑行為的,一經學生或老師向“訓導主任”投訴反映有以上行為的學生,“訓導主任”就會立即處理接見學生查問清楚。如確定學生有過錯的,輕則會被安排每天休息時間在校內最顯眼位置罰站,又或者施以厚身的實木尺子打手掌,這個處罰形式在香港很普通,因確實夠疼,但又不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也從來沒聽過新聞有家長對這種處罰形式投訴,大家都可說是默認容許校方這種輕度體罰的。

另凡犯過事的學生都會被“訓導主任”重點關注,不時會查問班主任有關學生的品德行為有否改善,如果學生品行態度持續不好,那會約見家長,明確地指正有關學生必需注意及訓示加強管教,如再不改正,學校隨時有權可把學生趕離學校,凡因品行問題被趕離校的學生都一律交由教育局另行安排去別的所謂專收難治學生的“垃圾收容所學校”去義務完成9年的免費教學就當完事,到完成初中三年這類學生都只能自費讀私校去完成中學。

另一方面,每間學校的“訓導主任”都會跟所在區域的警方有很緊密的聯繫,如果發現有涉黑行為的學生,訓導主任會通告警方,直接交由警方跟進處理,誰個學生敢在校內組織生事,警方也會插手嚴緊跟進,協助校方杜絕這等涉黑或有組織性的欺霸行為。

所以,在香港一般真的較少發生學生在校內動手打鬥等嚴重暴力問題,最多也就眼神或小動作及言語恐嚇等小打小鬧的裝逼式欺霸一下弱小同學而已,不管你孩子有多難教,校方都有方法幫你治得妥妥當當,決不容忍難管教的壞學生在校內影響別人學習。

我覺得這樣挺不錯,因確實是親身體驗了十多年的香港教育得出來的直觀感受。


蝙蝠俠Raymond


校園暴力現在已經到了非遏制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在不嚴加管控,我們的校園就真的變成了江湖,孩子就再也不能安安靜靜的讀書了。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在父母的溺愛下很自我,做什麼事都是從自身角度去考慮,在遇到事情或者問題時,他(她)們首先考慮的是自身利益,對他人則採取漠視的態度,正是在這樣的扭曲的心理之下,在自身利益受到別人侵佔的時候,或者在自己的意志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她)們往往會選擇過激的舉動來進行反擊,以此來發洩自己的憤怒,圍攻,毆打,甚至傷害生命,這些在成年人眼中令人髮指的惡劣行為,成了他(她)們洩憤的手段方式。同時,現在很多家庭父母為了事業而工作繁忙,社會應酬多,降低對孩子的關注度,是孩子們缺少家庭教育,從而養成了任性,隨意,放縱的性格,一旦遇到社會某些誘惑根本就抵擋不住。

從已經發生的校園暴力看,校園管理和學校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很多學校,過多的關注學生的學業,缺失對於學生們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就是有也是走過場為主,對於學校來說只要學生成績好其他都是可以忽慮不計的,這就使得學生們面對一些問題時選擇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同時,學校在發生校園暴力的時候,大多采取鴕鳥政策,事不出校園,不管多大的事情都力求在校內解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學生們不能正視校園暴力的危害性。

要想解決校園暴力,最好的方法還是法律。目前我們國家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以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立法的,對校園暴力等未成年人犯罪主體量刑比較寬鬆,使未成年人犯罪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懲戒,這也助長了校園施暴者的行為。因此,面對日漸頻發的校園暴力,應該對現有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改完善,強化對惡性暴力行為的法律懲處,並恢復少年管教所,將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實行管教管理。

同時,對學校實行問責制,對學生適應處分制,就像遼寧出臺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具體實施方案和責任分工》,對中小學生實施欺凌,嚴重的將會受到紀律處分,其表現將被計入綜合素質評價,影響升學。


懂知識的小胖子


有什麼樣的熊家長就有什麼樣的熊孩子,家長往往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害怕孩子在學校吃虧,一聽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了矛盾,不加細究就問責對方,甚至直接鼓動孩子以暴制暴,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欺凌事件的發生,老師對學生的打人現象,迫於無奈,也不敢嚴厲處罰,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批評教育了事,這無形中助長打人者囂張氣焰!

還有學校教育管理不到位,目前很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唯分數論高低,忽略了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導致一部分學生在校表現糟糕,也不把老師的話放在心上,經常違反校規校紀,時間一長,他們就會稱霸校園,欺負那些被認為"看不慣"的同學。

針對校園欺凌事件,除了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常抓不懈,國家也要修改未年人保護法,對於行兇者要降低刑事處罰年齡,將最低刑責年齡降低到12週歲,從近幾年發生的多起校園欺凌事件來看,往往施暴者年齡不足14週歲,即便對被害者造成了極大的身心傷害也得不到應有的懲處,僅僅是說服教育而已。而施暴者的傷害級別從成年人犯罪的角度則完全可以入刑!這樣有些問題孩子就會更加有恃無恐,甚至有些施暴者已經明知自己不夠入刑年齡而為所欲為!

面對日益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和一幕幕血腥駭人的殺人畫面,希望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把未成年人保護法落實到位,不要成為一紙空談,讓真正需要保護的人能夠受益,不要讓行兇者拿保護法當擋箭牌繼續為非作歹,還校園一方淨土!


硬漢1818


來湊個熱鬧。

我本不在孩子家長之列,這是否意味著我不偏頗呢?先說校園霸凌從何而來。

改革開放以來,有些勢力鑽了空子,宣揚自由人性,都自由,必然妨害他人利益,那就戾氣暴力橫行。偏趕上有那無所作為的庸人,無形中縱容了惡。俗話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像高鐵霸座呀公交毆打司機搶奪方向盤啊,小偷摔死電死撞死甚至發病死亡啊,都要找主家賠償;黑惡盛行,正當防衛都沒有;扶老人得有礦;拐賣婦女兒童竟然認錯孫子還有神經病;當個公務員還要花錢買這都是明碼標價的;為了權力和利益,早已毀掉了道德長城。這一股股陰風通過各種渠道刮進學校,就成全了校園霸凌。

什麼是校園霸凌?就是不同層級的歧視和壓迫,是黑和惡。道德的堤防——師道尊嚴沒有了,學生的爹媽有錢又有權,從小讓他練就總站在金字塔頂端,睥睨學校規矩校長老師尊嚴,再不然有爹媽撐腰,還有國法保護,像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面對老師吹鬍子瞪眼的嗎?有讓老師賠禮道歉的嗎?有讓老師撅腚鞠躬的嗎?有讓老師顏面掃地的嗎?有指著老師鼻子教訓的嗎?有抽老師耳光的嗎?有殺了老師的嗎?可這一切都是老師含淚灰溜溜地下崗,都是校長撤職得處分。這讓學校在霸凌面前如之奈何?

學生家長殺了學生固然不對,該伏法伏法,難道殺人者伏了法就杜絕了校園霸凌嗎?校園霸凌不根除就可以堵住校園兇殺嗎?從根除校園霸凌開始吧。

一,廢除未成年人保護法,因為多年實踐,它保護的是未成年的惡人。未成年人犯法該怎麼判就怎麼判。

二,還學校淨土,恢復師道尊嚴,把教鞭交給老師。任何校鬧都讓它滅跡。

三凡勾結校外勢力者,從重懲處。家長慫恿者,家長陪同領罪。

願真正為國家為民族的人切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