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秦简公不守承诺,自立国君,改革受阻致使国力衰弱

春秋战国秦简公不守承诺,自立国君,改革受阻致使国力衰弱

春秋战国秦简公这个人,是个不守信用的国君,在他继位后,秦国的领土不仅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小,秦国其它国君是向东拓展,他是向西退缩。在他任上虽然也做了一些尝试性的事情,如削弱旧贵族势力,允许土地私有化,但这一系列改革却没能让秦国有些许起色。相反,从他开始,国力衰弱,秦国却迈入了三十多年的四代乱政倒退时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秦简公不守承诺,如何当上国君的?秦灵公继位十年后,眼看要死了,看着自己的儿子嬴师隰还不到五岁,就把他托付给叔父悼子,想让悼子帮助辅佐师隰成为下任秦国国君。可秦灵公死后,悼子把答应侄子的话忘得干干净净,不仅不辅佐师隰成王,还把他流放到陇西河谷,最后成了魏国的臣民。悼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把王位抢到了手,心安理得成了秦国第二十六代国君秦简公。

春秋战国秦简公不守承诺,自立国君,改革受阻致使国力衰弱

但关于秦简公多大年龄当上国君,历史上却没有明确记载,如果按有些史书写的秦简公出生于公元前429年,死于公元前400年,加上他继位有15年,那么他当秦国国君时也才十四岁,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而且,秦灵公死的时候,也不会把儿子当国君这么大事托付给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况且,秦灵公叫秦简公叔父,这个称谓与年龄也不相符。

其次,秦简公当上秦国国君后都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呢?我们抛去秦简公不守承诺夺权这事不说,单说他上任后对秦国旧贵族体制进行改革这事,说明秦简公早就从秦灵公身上看出了贵族当权的弊病。我们从史料中得知,秦国的贵族专权始于秦厉共公时期,由于三国分晋,秦国的旧势力也跃跃欲试,最后借助雍城筑城和晋国实力衰弱,秦国成了诸侯国中的老大,除了义渠南郑等小国前来进贡外,楚国晋国也纷纷向秦国送来贺礼,可见当时秦国的派头和气场足够强大。

秦简公上任后,大刀阔斧对贵族专权进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向旧贵族加征税赋,允许以亩田为单位计算税率,允许官吏百姓佩剑,打破了贵族垄断的权利,而且还鼓励贵族和有钱的奴隶主通过培养一些武士和门客,从而在民间倡导尚武之风,这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对秦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内政外交问题,最终又由于众多贵族反对而流于形式。

春秋战国秦简公不守承诺,自立国君,改革受阻致使国力衰弱

再次,秦简公重改革轻国防,导致魏国乘虚而入。秦简公在位十五年最大的败笔,就是让魏文侯派兵尽占河西走廊,迫使秦国不得不回撤到原先东进的始发地。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秦简公及其后三代国君,都在为夺回河西走廊而不断征战。

当然,魏国能够占领河西走廊也不是一朝一夕夺取的,要不是魏文侯重用吴起对魏国进行改革,在魏军中建立魏武卒兵役制,魏军也不会那么容易打败秦军的。所以,当吴起占据河西走廊并在少梁开办河西学府,准备继续对秦国进行进一步的打击时,秦简公也只好依靠仅有的西部老根据地,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修建防御长城的军事行为。

秦简公的这次修建长城,南起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北起白水县黄龙山,中间越过渭水洛河两条大河,连绵几百里,主要是防御魏军西进。虽然这段长城比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要简单得多,但也是最早用于防御作战的古迹建筑,考古意义也非常重大。

春秋战国秦简公不守承诺,自立国君,改革受阻致使国力衰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秦简公在位做了一些贡献,但由于他不守承诺来路不正,加上在他任上秦国面积越来越小,国力衰弱,他自己也感觉到没脸去见祖宗。因此,在他死的时候,也是嘱咐子孙一定要把河西走廊夺回来。但这个愿望直到秦灵公的儿子秦献公重新当上国君后,才开启了大秦帝国的复仇之路,也是从这时起,秦国才开始走向崛起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