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父亲节或母亲节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如何孝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这样的?

用户薰衣草庄园


真正的孝应该是在平常中的小事上体现出来的,我不认为只有过节才能想起父母算孝,因为好多节日只是为了附和社会才“例行公事”,但有些确实是发自肺腑的行孝,我不能以偏概全来说所有的人,只要发自内心,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得怎么样这就算是孝的一部分。其实为人父母的我们都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期许,并不是要孩子为我们做什么,也不是要孩子给我们什么,我们只希望孩子能体恤父母的心情,多陪陪我们,没事说说话,不让他们感觉孤独就是最大的孝了!看过公益广告的都知道,母亲为一个春节做了一大桌子菜,就为了所有的孩子们能回来一起团圆,也有人能把家里的气氛搞得活跃些,不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面对冷冷清清一个家,可是东西不缺,钱不缺,就缺一个热闹的氛围,这能算孝吗?所以我认为不管再忙再累,只要能抽出一些空来陪伴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不再让父母对我们做子女的望眼欲穿,给他们希望(一些重要的日子),又让他们失望(本来重要的日子能回来的却没有回来)。


不想伪装6


这个年头讲子女孝顺的不能讲没有,特别是父亲节母亲节这天,尤其是母亲节这天,子女们在网上发文献花以示纪念母亲节的还真不少,还有的孩子们早早地在饭店订下了包厢,请母亲和父亲到饭店好好地吃上一顿,略表子女的孝道之心,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帮助自己带孩子做家务的辛劳,这一点也是人之常情的正常之举。

当然,子女对父母亲的孝道也不一定要表现在以上各方面,作为父母亲的哪个不想子女整天在身边?但为了生活和前途,子女们只得在外拼博赚钱以养家糊口;有的在外地工作或学习,但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是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们,哪一天不都在翘首以盼,希待着自己的孩子们能回来看看自己,哪怕是陪个一天两天的也心满意足了。

在母亲节这天讲到孝道的事,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少数子女平时吃老啃老,没钱的时候晓得回家伸手向父母要,父母亲要子女多陪一会讲讲话都不愿意,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更有甚者,还有的对父母亲口袋里的"棺材本"也不放过,在外吃喝嫖赌没钱了,回家向父母亲要,不给就欧打虐待父母亲的禽兽不如的事也屡屡发生……

我们讲的子女对父母亲的孝道,并不是要求子女要怎样,只是要求子女们平时没事时,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多陪陪爸爸妈妈,不要在什么父亲节母亲节来临时,才想起来家里还有父母亲,作些表面文章去秀自已是多么爱父母亲的不实际东西,要真正做到孝道无外乎就是平时多陪陪,老人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尽量满足,不要平时不关心老人的任何事情,等老人去世了,你再痛哭流涕再伤心都没用了,都是假的也没人对你的"孝心行为"表示支持赞许了。


78650313一九柱


父亲节母亲节这个节日!给儿女们对自己父母尽孝心的一个机会吧,每个人的父母养活自己,都是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奉献自己所有的一切亳无怨言。

我知道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孝子孝女,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父母衣食无忧,过得开心!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一个人的涵养,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的为人处事的行为,讲孝顺的人上天都会保佑他们。





生如夏花1312


今天我也在想中国为什么没有母亲节和父亲节,反而西方在这方面影响了我们的年轻人。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等等怎么传到了礼仪之邦的中国了呢?最后还是有了答案。因为中国是在长期的封建礼教统治影响下,自古就有“孝文化”的存在,并且不是设定某一天特别有意识地去宣扬,而是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的。只是近几十年人情越来越淡,有的人一味地只顾自己,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当成负担,学习一下西方,在一年当中,有那么一天想一想父母的恩情,也善莫大焉。


经历过才有感受


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从古至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极少数不肖子孙,对父母对老人态度恶劣尔外,其余的中华儿女们都有一颗孝顺之心。而且还出了许多令人称颂的孝顺故事。最耳熟能详的是“二十四孝歌”。还有“痴儿孝母”,“休妻孝母”,“卖妻孝母”,“兄弟争孝”……等等众多可歌可泣的孝顺父母的故事,数不胜数。





山东纯爷们


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工作忙很少回家陪父母,有时我们的一句忙确忽略了父母期盼的心,没有哪个父母愿做空巢老人的,都愿子孙满堂。


我就是那个任性的人


其实对于孝顺父母来说作为子女的都很愿意,只是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之后对父母孝顺的方式各种各样了,大多数会选择在平时或每个节日给父母一些钱,让他们自己买些好吃的和喜欢的东西,但作为年老的父母最希望的是多一些陪伴,多一份关怀,所以平时有空的时候就应该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他们说说话


三毛已归来


平时少作为,过节来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