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排的?

公元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借“靖难”之名,弄没了建文帝,夺取政权,年号“永乐”。为了炫耀文治,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查考。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排的?

解缙

所谓类书, 就是按类别编书。比如《四库全书》是按经、史、子、集分的类。可是《永乐大典》的分类完全不同。它是按“字”分类。当时有一部书叫《洪武正韵》,每一个韵下有很多个单字,每个单字代表一类。

比如“马”字韵,就是把以前古籍中和“马”有关的文字记载都编在一起,有医马、养马、牧马、御马、阅马、画马、买马、马政、驸马、姓马等等。

比如“老”字韵,主要是把养老、敬老、姓老的内容编在一起。有可能是一件事、一篇文、一首诗,甚至是一整部书。“老”字韵下收有一部完整的《寿亲养老书》。

比如“湖”字韵,是把全国所有湖水,像洞庭湖、太湖、洪湖、青镜湖、白米湖、丹阳湖、黄潭湖等几百上千个湖,以及和这些湖有关的事件、诗文都编在一起。还有全国带有“湖”字的地名,像湖州、马湖府、太湖县、芜湖县等。

比如“门”字韵,把古代不同等级的门,各种和样的门,像白虎门、玄武门、章台门、宜春门、礼城门等几百上千个门,以及这些门的图样、结构、类别和奇闻逸事都编在一起。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排的?

门字韵

而且在卷首还把每个韵字的不同字体写出来,楷书、草书、隶书、篆书。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排的?

乌字韵 乌的各种写法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4亿字。明成祖朱棣十分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到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明嘉靖皇帝十分喜爱此书,曾命徐阶、高拱领头带人重新照抄了一部。原本称正本,重抄的称副本。可惜这部《大典》正本一页不见,副本损毁严重。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排的?

现今全世界留存下来的《大典》副本总400多册800多卷,分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马登、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大学、美国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等。

《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本下落已经成谜,真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