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小希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我女儿小的时候的一件事情。之前我们也一直对孩子哭穷的,从这件事情之后,我认识到哭穷教育的不当。现在分享给大家:
晚上,5岁的滋滋和爸爸一起去外面溜达。因为还要做家务,所以我没有和他们父女俩一块去。约莫一个小时左右,他们回来了。我正好在洗手间,滋滋奔到洗手间,搂住我的头,贴着我的耳朵,轻声地很严肃地和我说:“妈妈,我和你说件事。”
“你说吧,不要搂住妈妈的头,这样很不舒服。”
“妈妈,这个只能让你听见的,我们小声地说。我告诉你:爸爸刚刚买了一双鞋子,可贵啦!”
“哦,多少钱?”
“500多!”
“啊!妈妈也觉得挺贵的。”我配合地说道。
“你不知道,妈妈!本来800多,打折过后还要500多!妈妈,我就是觉得太贵了,才跟你说。爸爸这么贵的鞋怎么舍得买啊!记得你们和我说过,爸爸一天才挣10块钱!他要买这双500多块的鞋子,要挣50多天才可以挣到!”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滋滋认为爸爸这鞋太贵了,爸爸挣得太少了,这样会入不敷出。(之前我们为了防止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我们就在孩子面前“哭穷”。滋滋爸爸曾经和滋滋说过:爸爸一天上班只有10元收入,你到外面不能看见什么就要什么。如果什么都要买的话,我们家里就没有钱买米吃饭了)。
其实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刚刚开始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如果我们大人对孩子一味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会让孩子在金钱方面缺少安全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整天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担忧,她如何能无忧无虑地成长?内心变得自信强大呢?
我连忙和滋滋说:之前你还小的时候,爸爸的工资是10元钱一天;现在爸爸工作年限比以前长了,工作技能提高了,工作经验丰富了很多,另外爸爸还被公司派去进修深造过了,工资比以前早就提高了好多好多了。
“妈妈,那爸爸现在一天可以挣多少钱?”滋滋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势头。
“具体多少钱,妈妈一下子算不出来。因为我们工资还需要扣除很多的费用,比如社保,公积金,扣税等等,同时爸爸妈妈还要准备一些钱还房贷,照顾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但是你放心,爸爸妈妈挣的钱,肯定足够我们全家的吃喝开销的;你上学的正常所需,兴趣班的费用等等,这些爸爸妈妈都负担得起的。当然爸爸买一双500多块钱的鞋,我们也不会饿肚子的。”
“哦哦,那太好了。”滋滋一下子又喜笑颜开了。
建议:可以不告诉孩子具体的金额,但是一定要以坚定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父母一定会保证家庭的正常开销,孩子上学的生活,学习费用等,孩子不用担心。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孩子的内心安定了,她才会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实,现在的孩子们比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更早地知道钱的概念。关于钱的知识,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习起来。经历了这件事以后,我意识的,我们给孩子的财商教育太少了!哭穷教育是万万不可取的!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孩子“哭穷”过吗?孩子们是什么反应呢?欢迎通过评论,转发的形式参与讨论哦!
育儿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妈妈,家有学霸滋滋姐姐和萌宝味味妹妹,欢迎大家关注哦!更多的育儿欢乐和坎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有滋有味妈妈
记得自己小时候,爸爸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孩子不听话就更来气,就会在我们面前哭穷:“你们知不知道爸爸在外面打拼,很辛苦很累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你们要争气,乖乖听话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出息”。其实当时家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穷,只是爸爸觉得赚钱很累很辛苦才这样说,但是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了“赚钱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这样的伏笔。
随着自己长大,都不敢乱花钱,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鞋子包包,觉得买这些为自己的东西都有负罪感。找工作也是找很累人很辛苦的工作,那么累赚的钱也不多。有时候真的很气馁,但是又摆脱不了这种恶性循环。做舒服轻松的工作都觉得自己不配,赚钱不就应该是辛苦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做人就要踏踏实实。所以投机取巧或者股票基金彩票都与我无缘。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念真的是影响终身,而且根深蒂固。曾听说过,金钱存在的目的就是来服务生命,滋养生命的,只有感受到金钱的美好,才能轻松创造财富。
轻松踏上育儿成长
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财商的培养有误区,认为孩子要“穷养”,这样未来孩子才不会“败家”。事实上,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关于孩子的财商方面的培养既不可“穷”养也不可“富”养,而是要“智养”。财商、情商和智商同步教养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游刃有余。
过于“穷”养容易养出“人穷志短”的吝啬之人。很多家长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哭”穷,表面上孩子会理解与感受家长的“窘迫”,他们可以阶段性的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渴求”,尤其是小伙伴都有的、都吃的、都玩的东西,而他却因为家长“哭穷”而无法满足其因年段不同而有的物质需求。
这样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开始越来越强烈的抑制内心的真实感受,想要的不说出来,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也会感到自卑与无助,从而影响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很多孩子长大后开始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吝啬,越来越贪得无厌(因为他们小时候的物质条件不能满足)。有很多贪官就有这样的经历,当了官后被欲望迷失了方向,不正当的将财务占为己有,而内心的感受永远都是惶恐与不安的。更有很多人有了经济条件后也不敢去消费,反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所以,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哭穷”,要让孩子从小知道,父母努力工作的辛苦以及价值的体现,物品是要付出辛苦才能够获得的,所以在消费的事情上是要有规划、有控制的。
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可以带孩子去银行感受存钱与取钱;可以带孩子参加公益项目的募捐活动;可以教授孩子如何理财(把压岁钱做理财等等)。当孩子的物质需求太多时,可以让孩子做出选择,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勤俭生活。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教育秀秀看
哭穷和给孩子建立合理的金钱规则是不同的。依稀记得前几年有则新闻,父母为了怕孩子丧失奋斗,愣是从孩子出生后,隐瞒自家富裕的情况,伪装成穷困家庭,一直到孩子高考后考上大学才告诉女儿,女儿知道后直接“崩溃”了。这跟石油大亨让儿女做家务赚钱,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思维简单粗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给孩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错误的金钱观,还会让孩子在面对金钱产生无力感。因为能这么做的家长,一定会把“你看我们为你花了那么多钱,你一定要有所回报”、“咱家穷,不能做……不能比……”这种话挂在嘴边。它直接传达的核心内容是:
1、钱是恶的,只要孩子不接触钱,就不会变坏。
2、钱代表我对你的爱,这种爱需要回报。
3、金钱决定我的心情,开心与否跟有没有钱息息相关。
4、在金钱面前我没有能力做出改变。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即便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物质缺憾,每每碰触到金钱这个话题,内心也常常是无力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南山与梧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战斗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u8ddf\\u5b69\\u5b50\\u54ed\\u7a77\\uff0c\\u5230\\u5e95\\u6709\\u591a\\u53ef\\u6015\\uff1f..m4v\
小神烧香
父母在被孩子问到家里是否有钱时,通常会对孩子灌输一些诸如我们家很穷的,所以要节约、不要浪费、不要和别人攀比之类的道理。
记得老大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次送她上学,在车上她问爸爸:“为什么你的不是宝马车”?我和爸爸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过了一会,爸爸说:“以后会有的”。没想到多年后,爸爸换车时,还说起这段,其实家长对于金钱也不能释怀。
有次幼儿园老师告诉我,问她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大回答说我们是捡垃圾的,家里的钱是捡垃圾换来的。当时我只能尴尬的笑笑。
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在孩子对金钱有认知时,家长一味说道理,并且哭穷来让孩子学会珍惜,效果不明显,反而会让她在跟同学相处时,感受到一些金钱带来的匮乏!如果孩子动心的东西,在我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会痛快的答应!如果经济能力暂时满足不了的要求,我会诚实的告诉她,买这个妈妈的钱不够,以后再买!想想看有什么可以挣钱的点子?让孩子体会到金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积极启发挣钱的点子或方法!
甜宝妈妈
睿爱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您好我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很高兴回答你哪的问题
这一定不要跟孩子说这些问题 就算说 也要一个很好的状态 环境 正确的方式跟孩子沟通 对于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诺诺妈的生活日记
影响很大的,妈妈和我说,老家有一个人,孩子上大学,应该是专科类吧,他一个月给孩子200块钱,200!!!连一个月的伙食费都不够,这怎么活下去,就这么点钱,他每次打电话还说,我们家没钱,你省着点花,别乱花啊。就这样一个月200,终于在某一天爆发了,有人找上门来,说他儿子借贷款,要还13万,他问了以后才知道,他儿子因为别人的手机都是好的,自己的手机太破,就想借贷款买一个,然后钱滚钱就还了13万,后来他爸把这笔钱还了,我就想说,能还的起13万干嘛不把钱给孩子用,这种行为还是法盲的行为,我妈让他报警,他说报警人家会去把他孩子也带进去。。。。。。
虽然这个孩子借贷这件事也做得不对,但是我觉得很大程度都是这对家长逼的,孩子大了,怎么也有点自尊心,他每天吃都吃不饱,哪里来的自信自尊。让孩子一辈子都会有阴影。
Holly飘
我想问作者的是,我家孩子十六岁,前两天还提出想打暑期工,问我做什么好,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也不知道你做什么好,我们厂里也不招暑期工,我说你放心学习好就是,你未满十八岁,工厂也不会要你的,只要你认真学习,你生活上也不要太节约,学校生活伙食,自己尽量吃好,该买就买,钱不用担心,爸爸妈妈挣来怎么都够你用的”不知道我这样回答他,对吗?请老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