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懂“心疼人”?从这3方面来培养,让孩子“知冷知热”

上个寒假,冗长又无聊。在家人的介绍下,我去了附近一家玩具店兼职。团团是我们店里的常客,每次一到幼儿园放假,我们店员一定会看到团团妈带着团团来我们店。

听旁边的同事介绍:“你看着吧,一会儿就开始胡闹了。”果然不久,我们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妈妈,这里的东西我都看过了,我不要我不要。”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上演,而他妈妈脸上的疲惫,一览无余。

看完了团团的表现,我们应该意识到团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今,大大小小的家庭里面,孩子的地位甚至于高过大人。娇惯,纵容的坏习惯持续发展,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越来越多,具体表现在方方面面。

一、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表现在哪?

1.生活奢侈

现在的孩子,出门手上带的钱一点也不比一个大人少。“请同学吃饭,网吧,唱歌KTV”等等,今天上初中的鹏鹏这样告诉父母。语气中不见一点愧疚,觉得父母给钱理所当然,不给就不是好父母,哪里会知道父母在外赚钱的不容易呢?

怎样让孩子懂“心疼人”?从这3方面来培养,让孩子“知冷知热”

2.自我人格突出

涛涛今年考上了一所满意的高中,家里人为了庆祝这件事儿,一起到外面的餐厅吃了顿饭。然而,点菜的时候,涛涛一个人点了一大半,全都是自己爱吃的,神情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丝毫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和面子,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表现的一览无余。

3.不满父母社会地位

前一阵网上有新闻爆出来:幼儿园老师让孩子拍自家的房子和车子。这里面隐藏的含义不言而喻。而实际上,孩子们之间也有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互相攀比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输了的孩子甚至回家责怪父母……

是什么样子的生活方式,让本该是祖国未来的这些孩子,成长为这种不懂心疼父母,自私自利的人?

二、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是怎样造就的?

1.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

琳琳是家里的“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忙着上班整整一周了。不与孩子交流,孩子缺乏沟通,感情冷漠。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琳琳对父母的忙碌冷眼旁观,视而不见。

2.依赖性强,缺乏自理能力

多少孩子直到上了初中,甚至系鞋带都不会。这不是玩笑,在我身边就存在这样的例子。在家是公主是王子,不让孩子自己做一点事儿,生怕摔坏了他。严重依赖父母,最后,自己也缺乏自理能力,还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怎样让孩子懂“心疼人”?从这3方面来培养,让孩子“知冷知热”

3.爷爷奶奶辈儿的娇纵

隔辈亲,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多少爷爷奶奶愿意为了孙子孙女一掷千金。家中不富裕的资金都花在孩子身上。那么,父母呢?父母这一辈的压力来源不正是家中的这几人吗?偏偏孩子不懂,不懂得心疼!

遇到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很多家长就只是叹叹气而已,并不会想怎么去解决,大多都是认命的状态,可这样,是不对的,先不谈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会让父母很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孩子一直不懂得心疼父母会带来哪些影响

1.亲子关系愈走愈远

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是无私的,可是基础必须是孩子慢慢长大,懂事儿,动物还知道回馈,更何况是人呢?如果一个孩子在娇惯下,总是不懂的心疼父母,慢慢的父母也会寒了心的。

2.缺乏关爱他人能力

如果一个人对待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你还能指望他做些什么关爱的事儿,去心疼其他人么?这样的人,将来的工作学习中,想必也是不招人喜欢的,容易产生社交困难。

3.父母疲惫感增加

很多的年轻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候:刚刚说了小孩子的不对,本来以为他会乖乖听话,然而平时的娇纵让这个孩子无法无天,甚至于完全忽略父母的教育。这样一来,力不从心的感觉油然而生,孩子不心疼、不懂自己,自己说话又不管用,身心俱疲。

怎样让孩子懂“心疼人”?从这3方面来培养,让孩子“知冷知热”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四、想让孩子懂得心疼人,家长应从哪些方面来培养?

1.物质生活方面

每一位家长都不舍的让自己家孩子为难,尤其是金钱方面。那句著名的“挣钱就是为了给孩子用的”多少父母信以为真。然而,我们也最容易忽略一点不为难孩子,他如何知道大人赚钱的不容易?又怎么会去感激心疼呢?

2.日常情感交流

我们每天都在与其他人进行着情感的交流,促进。却很少静下心来与自己孩子谈一谈。我猜他们一定愿意听一听父母的工作状况,如果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父母,作为家长,不能忽略了日常感情的沟通交流。

3.文化教育方面

孩子们的信息接收除了大部分来源于老师和同学,此外,就是家长们的家庭教育。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父母,心疼父母,作为父母,可以提供给孩子相关课本漫画书以及视频,多方面教育。

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用心。为人父母,承担着生育养育的重任,在孩子的教育上马虎不得。孩子们小小年纪,不心疼父母,情感冷漠,这对于将来的成长十分不利。通过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反思,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到底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孩子们自身不听劝?找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父母正确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挽回亲子关系。

不知道在你们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同样出现了不心疼家人,类似于上文中提到的情况?作为父母,又是怎么应对的呢。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不妨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皮球儿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