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開始後,55軍165師494團進攻班莊之敵,結果苦戰13個小時,僅斃敵40餘名,俘敵7名,繳獲各種槍31支(挺),槍彈8000餘發。而自身傷96人,亡30人,沒有完成打通浦寨至班莊通道的任務,進攻失利。在兵力火力均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首戰未能獲勝,血的教訓極為沉痛。

準備再戰

經過2月17日一天的戰鬥,163師、165師將同登地區佔領大部,餘敵退守探某、法國炮臺、339高地等幾個核心陣地負隅頑抗。19日,55軍從繳獲的越軍3師12團防禦部署圖得知,擔任班莊地區防禦任務的是其第5營。判斷其在17日戰鬥中被殲一部,但沒有遭受大的損失,現有兵力估計為兩個連。根據戰場觀察,目前該敵尚無撤逃跡象,仍然依託工事企圖固守。朱月華軍長當即決定,由165師以一部兵力將其殲滅,保障軍的側後安全。165師王自信師長受領攻殲班莊地區之敵的任務後,決定使用一直擔任師預備隊,尚未與敵人直接接觸的494團3營,加強部分兵力兵器,負責殲滅該敵。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2月19日17時, 494團和加強分隊的指揮員到師指揮所受領作戰任務如下:加強師炮兵團122榴彈炮1營,85加農炮8連,師防化、噴火各一個班,統一指揮本團3營、2營4連、495團3營,在549高地至波沛和16號高地至14號高地一線佔領進攻出發陣地,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法,首先殲滅1、2、5號高地地域與國部、9、11、12號高地地域之敵,爾後圍殲7、10、13號高地和伯良東側無名高地之敵,打通浦寨至班莊通道,保障師主力翼側安全和後方部隊機動。戰鬥中,可得到師107火箭炮營的火力支援。限於22日7時前完成進攻準備。

受領任務後,494團黨委當晚即召開會議,傳達任務,分析情況,研究打法,並在軍、師首長的具體指導下進行了戰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0日晨,加強165師指揮的邢嘉盛副軍長和王自信師長親自組織參戰部隊排以上幹部進至549高地、會梅東側無名高地進行現地勘察,熟悉地形,選擇進攻路線。21日下午,軍、師首長又來到494團指揮所,組織參戰部隊連以上幹部進行沙盤作業,一個情況一個情況地推演,設想戰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處置的方法。進一步明確任務,組織協同,研究打法,制定作戰方案。針對部隊求戰心切,要求早打的情緒,反覆強調不能輕敵,要穩紮穩打。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根據勘察地形的結果和繳獲的敵12團防禦部署圖所顯示的情況,結合第一次進攻失利的教訓,師、團兩級指揮員分析了戰場形勢:班莊地區守敵位於同登翼側,比較孤立,便於我迂迴包圍。其防禦正面在班莊至13號高地一線,工事構築比較堅固,火力配系較強,而1、2號高地是其翼側和突出部,防守較弱,奪取後可直插其營指揮所。

友鄰已佔領會梅地區,我可以此為依託向敵發起進攻。團據此定下決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在1號至2號高地地段突破,沿5號、7號高地向10號高地實施主要攻擊;以部分兵力在11、12號高地北側地段突破,向11、12號高地攻擊,對敵達成合圍。首先殲滅1、2、5號高地地域和9、11、12號高地之敵。爾後各個圍殲7、10、13號高地之敵,奪取諸要點,打通浦寨至班莊的通道。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具體部署如下:

494團3營加強團100迫擊炮連、82無坐力炮連、師防化連一個組,為團主攻營,全營成一個梯隊,在549高地至波沛一線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在1號至2號高地地段突破敵防禦,沿5、7號高地向10號高地實施主要突擊,以一個連的兵力,沿3號高地向10號高地實施攻擊;一個連經郭靈、淵骨向10號高地北側迂迴,斷敵退路,並協同營主力圍殲10號高地之敵;一個連沿國部、9號高地向伯良東側無名高地攻擊,分割敵防禦體系。營迫擊炮陣地在那布南側凹地,營指揮所在那布西側高地。

495團第3營加強師噴火一個班,為助攻營,在16號高地至14號高地佔領進攻出發陣地,以一個連攻殲12、13號高地之敵;一個連首先攻殲11號高地之敵,爾後協同主力圍殲13號高地之敵;一個連在亞布東側佔領陣地,向班構、魯潭方向警戒,併為營的預備隊。營82迫擊炮在班頭西北側佔領發射陣地,營指揮所在班頭南側無名高地。

494團4連為團預備隊,配置在會梅附近,進攻發起後,以一個排的兵力在郭靈南側佔領有利地形,向波班方向警戒,保障本團3營的側後安全。

122榴彈炮營配置在渠光、弄府地區。107火箭炮營在布沙村北側佔領發射陣地,團100迫擊炮連在馬毛南側凹地佔領發射陣地,以火力支援該團戰鬥。85加農炮8連在馬毛西北側公路展開,進攻發起後,沿公路向班莊方向推進,消滅公路兩側敵火力點,支援步兵戰鬥。

團指揮所於22日6時前在會梅東側無名高地開設,團後方指揮所在馬毛開設。

各部限於22日7時前佔領進攻出發陣地,9時發起攻擊。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奮勇殲敵

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後,各部隊進一步在現地具體組織戰鬥,把具體打哪個點,如何打,都明確到了班,落實到了人。3天紮實細緻的準備工作,使指戰員們任務明、打法明,對戰鬥的勝利充滿了信心。大家再一次檢查了武器彈藥,拿起水壺喝了幾口,等待著戰鬥發起的信號。22日8時50分,炮火準備開始。團指揮炮兵對6號、9號、10號高地進行10分鐘火力急襲。9時,494團3營和495團3營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對班莊地區之敵發起了攻擊。

9時18分,擔任穿插任務的494團9連進至2號高地東側山腳時,遭到該高地之敵阻擊,1排迅速將敵驅逐。前進至郭靈時,又遭敵約半個班的阻擊,1排在行進間將其殲滅,繼續向敵側後迂迴。7連未遇敵人抵抗,於9時38分佔領了4號高地及其西側一線,進展快於9連,為了不使敵人逃跑,團令7連放慢進攻速度。8連經國部,沿塔來、弄盧攻擊,未遇抵抗,在繼續向9號高地前進時,遭到8號高地、弄盧東側石山及9號高地主峰之敵火力射擊,進攻受阻。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495團7連於9時30分攻佔12號高地,殲敵10餘名。9時50分,該連以2、3排向13號高地兩側攻擊,2排攻錯了方向,3排雖然在鐵絲網中開闢了一條通路,但由於敵人火力猛烈,進攻受挫。8連於10時30分攻佔了11號高地,殲敵約一個班,爾後以部分兵力前出,以火力支援7連戰鬥。

綜合各部戰鬥情況,494團團首長認為,我攻擊發起後進展順利,為防敵逃跑,令本團9連加速向10號高地西側迂迴,斷敵退路;同時命令4連1排迅速進至郭靈南側高地,向波班方向警戒;令122榴彈炮營於11時25分對7、8、10號高地,營迫擊炮向9號高地實施5分鐘壓制射擊,支援7、8連戰鬥。

494團9連根據團的指示,加快了穿插速度。11時進至淵骨北側無名高地,發現山下小路有20餘名敵人向西南運動,2排迅速搶佔有利地形先敵開火,斃敵19名,餘敵向10號高地潰逃,該連繼續前進。12時進至10號高地西南公路時,又遇6名敵人帶軍馬兩匹向西逃竄,2排即以一部兵力截擊,斃敵2名,俘敵4名,繳獲和擊斃軍馬各一匹。13時許,該連佔領了那龍西側無名高地和淵骨北側無名高地,切斷了那龍地區之敵的退路。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7連於11時20分攻佔了5號高地,接著分成兩路向6號高地攻擊,遭敵火力阻擊被迫退回原地。經過重新組織,於12時利用炮火射擊效果,分三路再次向6號高地攻擊,由於敵火力復活,地形對我不利,攻擊未能奏效,部隊被阻於6、7號高地東側山腳,與敵形成對峙。8連於11時許攻佔班莊,11時37分攻佔9號高地,在繼續向伯良東側無名高地發展進攻時,遭到那龍東北無名高地、13號高地敵火力壓制,被阻於9號高地北側鞍部。團呼喚107火箭炮營火力壓制那龍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支援8連戰鬥。12時許,營指揮所轉移到4號高地。

495團7連連續向13號高地組織三次衝擊,由於敵火力較猛和地形不利,均未能奏效。營屬炮兵怕誤傷自己部隊,除在攻擊前進行火力準備外,以後再也沒有進行火力支援,以至於未能有效地壓制敵火力,部隊傷亡較大,攻擊受挫。12時許,營指轉移到12號高地北側山樑。

12時30分,團根據師加快進攻速度,16時前結束戰鬥,殲滅班莊地區之敵的指示,分析了前一階段戰鬥情況,認為:經過3個多小時戰鬥,對敵基本形成合圍,但由於敵工事較堅固,火力較強,我進展遲緩。因此團決心增強突擊力量,加快進攻速度,堅決在16時前殲滅班莊地區之敵。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從13時55分開始,炮兵對7、8、10號高地和那龍北側無名高地、伯良東側無名高地進行了5分鐘火力急襲。各連於14時再次向敵發起攻擊。14時30分,85加農炮連按照營的指示向那內北側轉移陣地,由於過於前出,又沒有組織火力掩護,先頭兩門炮在進至班莊西北側時,被8號高地敵火箭筒擊毀。

494團9連兵分兩路,1排在左,3排在右,分別從10號高地西北側和西側向10號高地敵營指揮所發起攻擊,因敵火力較強,攻擊未能奏效。為了增強攻擊力量,連長決定2排在1排和3排之間加入戰鬥,並請求營炮火支援。16時,營炮兵對10號高地實施5分鐘火力急襲,9連隨即以1排在左、3排在右、2排居中,分三路再次向敵攻擊。在炮火掩護下,於17時攻佔了10號高地,殲敵大部。殘敵向那龍村逃竄,被火力追殲。18時40分,該連在10號高地轉入防禦。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7連在炮火掩護下,以2排正面牽制,1、3排向6、8號高地迂迴包圍,採取小群多路的戰術,同時向6、7號高地發起攻擊。以營82迫擊炮和連60迫擊炮壓制敵高射機槍陣地,以85加農炮和82無坐力炮摧毀敵火力點。1排沿6號高地東側無名高地向淵骨東側迂迴,利用有利地形向6號高地攻擊,以40火箭筒摧毀了敵人4個火力點,副指導員率6、9班向8號高地側後迂迴,牽制了8號高地敵人。經過激烈戰鬥,於16時全殲6、7號高地守敵。

17時,2排在6、9班的協同下攻佔了8號高地。8連向伯良東側無名高地發起攻擊後,遭到13號高地和伯良東側無名高地主峰之敵火力壓制,戰鬥無進展。團為增強8連方向的攻擊力,令4連2排和85加農炮連前出到班莊附近地域,配屬8連戰鬥。天黑後8連3排轉為偷襲,從東西兩個方向鉗擊伯良東側無名高地。利用夜暗摸到距敵約30米處時被敵人發現,經反覆爭奪,於21時10分佔領了該高地,殲敵10餘名。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495團7連在向13號高地進攻時,因為敵人火力猛烈而且地形不利,戰至14時45分,先後組織5次衝擊未能得手。傷亡42人,連長和兩名排長負傷,4排長犧牲。16時20分,該連奉命撤至12號高地調整組織,將全連編成6個戰鬥班,準備再次攻擊。此時,營指揮所進至12號高地,營迫擊炮分隊向班頭西南無名高地轉移陣地。17時50分,營隨伴炮兵對13號高地進行了10分鐘的火力急襲。7連充分利用炮火襲擊效果,組織輕重機槍直接掩護步兵衝擊,在8連火力的支援下,於18時30分攻佔了13號高地,殲敵86名。

21時10分戰鬥結束,部隊就地轉入防禦。並組織一部兵力在各高地附近地域清剿殘敵。經過12小時10分鐘激烈戰鬥,基本殲滅班莊地區守敵越軍12團5營(欠2連),斃敵220名,傷敵35名,繳獲各種槍84支(挺),擲彈筒6具,40火箭筒9具,60迫擊炮4門,各種槍彈20餘噸,炮彈2196發,地雷100箱,其它軍用物資一批。494團及加強分隊傷135人,亡18人,勝利完成了打通浦寨至班莊通道的任務,保障了軍主力進攻諒山的側後安全。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作戰經驗

494團第二次進攻班莊地區之敵,情況明瞭,計劃周密,準備充分,整個戰鬥的進程,基本上是按照預定作戰方案進行的,打得比較順利,取得了在山嶽叢林地這一特殊地形上,對越軍這一特殊敵人作戰的成功經驗,體現了作為一支優秀的軍隊所必須具備的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打一仗進一步的過硬素質。

1,掌握準確情況,定下正確決心。牢牢吸取第一次失利的教訓,根據偵察的結果和繳獲的敵人兵力部署圖,對敵情、地形進行了認真地分析研究。軍、師首長親自率領排以上幹部到敵前沿進行反覆的偵察,對敵人的具體部署,營、連指揮所的位置,工事構築和火力點的分佈等情況都掌握得比較清楚。使得決心部署符合實際情況,為取得戰鬥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2,採取迂迴包圍戰術,各個殲滅敵人。第二次進攻,集中了3倍於敵的兵力、7倍於敵的火炮(不含支援炮兵),形成絕對優勢,採取南北夾擊和迂迴包圍的部署,以主力指向敵人側後,形成圍攻,各個殲滅該敵。擔任迂迴任務的9連,以排為單位交替掩護,邊打邊前進,連續攻佔7個高地,迂迴至那龍,切斷了敵人的退路,動搖了敵人防禦,對戰鬥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攻打各個支撐點時,也是以集中兵力火力、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如7連第三次攻擊6、7號高地時,以部分兵力正面牽制,主力向敵側後迂迴,形成圍攻部署,爾後多路攻擊、將敵割裂,各個殲滅,因而迅速攻佔了6、7號高地。

3,建立統一指揮。參加戰鬥的兩個團的3營均由494團統一指揮。在戰鬥過程中,既能夠及時地瞭解各分隊戰鬥進展情況,掌握戰場形勢的變化,迅速地進行處置,實施不間斷的指揮;也能夠根據戰鬥發展的需要,及時協調各分隊的行動形成合力,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

4,周密組織協同。此戰加強了步炮協同,師炮兵前觀按照步兵的行動和要求,及時指揮炮兵給予支援。團營屬迫擊炮集中給營使用,82無坐力炮配屬到連,密切了步炮協同,有效地支援了步兵戰鬥。495團7連在攻打13號高地時,開始時步炮協同不好,沒有充分發揮炮兵的作用,以致5次攻擊受挫,增大了傷亡。後來進一步組織了炮兵火力,掩護步兵衝擊,一舉攻佔了13號高地。

對越反擊戰,494團先敗後勝,這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5,搞好通信保障。為了加強各級通信保障,採取了建立雙套通信聯絡的辦法,團對營除有兩條有線聯絡外,還建立了兩瓦專向和網路通信。師在549高地建立了兩瓦轉信臺,以確保對495團3營的指揮。此外各連還配備了兩部步談機,使通信聯絡保持暢通,保障了指揮的不間斷。

此次戰鬥的不足之處在於,由於戰鬥分界線劃分不當,接合部保障組織得不夠嚴密,造成殘敵漏網。戰前組織戰鬥時規定,495團3營向南不過同(登)脫(浪)公路,494團3營向北不過河,結果那龍北側無名高地沒有兵力控制,致使殘敵由此逃跑。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