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大英帝國

高盧人、羅馬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斯堪的納維亞人等多個種族在英國的統治與融合無疑讓英國的國民性更為複雜。比如撒克遜人的合作與忠誠,以及面對失敗時毫不畏懼的勇氣,造就了大英帝國作為掠奪者與開拓者的兩面性。

缔造大英帝国 | 书评·历史

《締造大英帝國:從史前時代到北美十三州獨立》由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寫就(張茂元 黃瑋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全書共十七章六十九小節,洋洋灑灑的文字,擷取歷史的灰燼與鑽石,盡展神秘的大英帝國波瀾壯闊之成長史。

在西方的文明中,有四段舉足輕重且獨具魅力的偉大歷史:古希臘人類智慧的興起與解放、羅馬帝國作為世界性帝國的發展、大英帝國傳奇的崛起與擴張,以及北美大陸三百多年內史無前例的人口大遷移、大增長。其中,大英帝國曾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它曾統治著全球四分之一的陸地與人口。在它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被人們稱為“日不落帝國”。那麼,這個最初僅是孤懸於歐洲大陸之外的海島,究竟是如何成為後來的龐大帝國的呢?亞當斯在本書中就以時間為軸,用講故事的方式向我們呈現了帝國崛起中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歷史場景。

被羅馬人與野蠻人相繼入侵;島上七大王朝的興衰更替;共和國與君主制的政體之爭;由獨裁到立憲的光榮革命;與法國等大陸強國長達數百年的血腥廝殺;以航海、商貿和殖民而稱霸全球;北美十三州的反叛與獨立……亞當斯在書寫大英帝國近兩千年轟轟烈烈的歷史進程時除了對大量資料進行梳理與節略外,更是以社會歷史觀的視角,試圖發現隱藏在這背後的大英帝國“國民氣質”。因此,

亞當斯在分析歷史事件之時,尤為重視大英帝國的自然與氣候環境、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特性、宗教信仰與典禮儀式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亞當斯在開篇時就指出:“對英國曆史影響最大的因素,無疑是‘大不列顛是個島’這一事實。”他還特別指出英格蘭高地的山林對早期侵略者的抵擋作用,最終使第一批來到大不列顛的遷入者得以在此定居。而當地潮溼多霧的氣候將人們活動與交往的範圍囿於室內而非室外,又培養了不列顛人獨處與隱居的習性。當然,亞當斯也清醒地認識到自然環境並非單獨起著作用,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特性也是亞當斯反覆強調的一點。高盧人、羅馬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斯堪的納維亞人等多個種族在英國的統治與融合無疑讓英國的國民性更為複雜。比如撒克遜人的合作與忠誠,以及面對失敗時毫不畏懼的勇氣,造就了大英帝國作為掠奪者與開拓者的兩面性。

此外,亞當斯還通過體育競賽、宗教信仰、典禮儀式、紳士風範等角度,來達到以管窺豹的效果。比如亞當斯在文中提到,體育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原本的層次,每種戶外運動都有團隊之間的對抗、競爭,這也塑造了英國人的一個重要品質——

妥協……團隊必須相互協作;此外,這還滋生了英國政治的最大發現,那就是兩個團隊其實都只是在遊戲裡扮演各自的角色。將這個原則應用到政治上,英國人最終發現,議會中有一個有組織的反對黨的存在對於實現議會自治和監督暫握大權的政府都是極其必要的”。而如加冕禮這一類在英國已經有超過千年歷史的典禮儀式更是體現了英國人的重傳統與延續性。他們熱愛盛典,當古老的風俗出現在重要紀念日之時其意義又超乎盛典。他們“將單一事件和民族的歷史的聯結在一起。這基本上是無意識的、難以言表的,但英國人依然能夠深深感受到歷史的一體性,以及代際間生生不息的傳承”。當然,在諸多品質中,亞當斯著重分析的還有英國人非同尋常的集體責任感。亞當斯指出,在英國,人們對其他人的信賴程度較高,就如俗語所言,英國人甚至“可以結伴去打老虎的”。而這一品質也可以說是亞當斯認為的成就大英帝國的核心素養。

當然,大英帝國的崛起與締造絕非簡單統一的模式可以套用。於是,亞當斯在各個章節的整合中還簡要描繪了英國各時期主要的文學、詩歌、戲劇、建築、風俗、法制、信仰、文化等基本情況,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事件的發展,體會歷史進程的啟發,以便於更清晰地找尋大英帝國何以崛起,及其它在歐洲和世界歷史中扮演何種角色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