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搬家,俗語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到底有什麼講究?

搬家遷墳,事大過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家國為大,家的情懷,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謂“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這句話,自古就有流傳,不僅僅是俗語那麼簡單,其中蘊含著古人們的生活經驗和對後世的一些告誡,那麼究竟含有什麼道理呢?

關於搬家,俗語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到底有什麼講究?

無大事不搬家

常聽人說,人不搬家,鼠不挪窩,並不是說老鼠要跟著人,而是說不發生大事的情況下,輕易是不會搬家的,這其中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中國人對家的感情是無與倫比的,因為中華民族起源於中原大地,大部分是農耕社會發展而來,哪裡有田地,在哪裡耕耘,就在哪裡安家。家代表著生活的地方,也代表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資源。其二,是因為中國人的人情脈絡很複雜,以血緣關係構建起來的親情關係,維繫在一個叫做“家”的概念裡,搬了家,親人回家找不到自己。

當然,世事無絕對,無大事不搬家不代表不能搬家,當遇到天災人禍,或者有升官發財,舉家搬遷也並不是少見的事情,具體事情要具體分析。

關於搬家,俗語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到底有什麼講究?

搬家耗費財力物力

搬家是件大事,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原因涉及到幾個因素:

  • 第一,是新家的選址,建設耗費精力財力。要搬家總要選好新家,過去都是自建房屋,需要一個很長的週期去建設新的房子,這個過程耗費巨大,都說蓋房子百年大計,需要事無鉅細的處理妥當,自然要將家裡的積蓄都拿出來,因此才有這個說法,就算是現代,購買新房也是一筆鉅額開支。
  • 第二,是家裡器物的搬運。要搬家就要涉及到家居和生活用品的運輸,一種情況是全部制辦新的器物,這也是一大筆開銷,另一種情況則是將老家的器具運送到新家,如果搬得近還好,如果搬得遠,運輸費用不說,路程中還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會不會遇到危險,會不會路上有損耗,都是未知數。
  • 第三,新的環境需要適應。搬了新家,所有的周邊環境都需要適應,耕田種地的農民需要購置田產,開墾土地;做生意的商人需要開新的店鋪,重新開始打開市場,鋪開商路,這都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經營才能完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收入勢必受到影響。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的根本原因。

關於搬家,俗語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到底有什麼講究?

搬家涉及到一些忌諱

除了搬家的一些硬性因素之外,還有一些軟性因素需要考慮,其一是搬家之後,面臨全新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不一定會有過去的街坊鄰居那麼親近好交往,“夜不閉戶”的事也只能放到後期了。

其二是過去的人比較迷信風水,如果老家住的安居樂業,到了新家沒有選好風水位置,那麼可能會面臨一些災禍。

關於搬家,俗語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到底有什麼講究?

不管對於什麼原因需要搬家,都是需要提前考慮清楚,做好萬全準備,避免後期出現隱患導致中間“無家可歸”。搬了新家之後,不管搬近還是搬遠,都會窮上一陣子,要發揮革命精神,勇於開拓,重新經營好自己的新生活,如果這樣,

搬家可能會緊一陣,但後續到來的,還會是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